立春將至,“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這是為什麼?

今天是2020年元月27日,是正月初三,五九第一天,離2月4日,即農曆正月十一日立春節,還有8天。時至立春,也就是真正意義的春天到來了,氣溫開始緩慢回升,大雁開始從南向北遷徙,河邊的柳樹開始發芽了,河裡和池塘裡的冰開始變薄消融,水裡的魚兒在歡快地遊動,田間的麥苗開始返綠,開始生長,田邊的小草也開始發芽、泛綠、生長。這就是春天的力量,春天的魅力。~

立春將至,“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這是為什麼?


“春打六九頭”,今年的立春剛好是六九的頭一天,五九的第九天,即2020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日。因此,在農村留下了古老的俗語“春打六九頭”或“春打五九尾”。這兩句俗語,在時間上說法都是一致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其實質“立春”、“數九”等等是與農曆曆法是一脈相承的,基本上是完全一致。所以說,“春打六九頭”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是固定的規律性節令。在農村有一古老的俗語“冬至跑不出年內是鐵板上釘釘”應證了“春打六九頭”的正確性。~

立春將至,“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這是為什麼?


“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的意思是,立春節到來了,時值春天,太陽光照向地球北極逐漸移動,氣溫也隨之而來的上升,大地動植物開始復甦,春耕農業生產在即,耕牛加緊催膘壯體,準備春耕,牧童開始忙碌起來。過去十幾歲的小孩子一般在家放牛,立春後,氣溫還比較低,天氣有些冷,經過春節期間,小孩子已經玩慣了,一旦立春,他們每天都要開始放牛了,沒有時間玩耍,因此小孩子非常害怕放牛。~

立春將至,“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這是為什麼?


大地氣溫回升,所有動植物開始發生一系列的改變。首先,水的溫度上升,冰消雪融,冰河開始流水了;河邊的柳樹枝梢開始發芽;小麥和油菜開始返青生長了;路邊的小草發芽變綠。在過去,耕牛是農村生產的主要畜力,立春後,耕牛馬上要投入春耕生產了。因此,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立春後越冬的野生青草開始生長返青,是耕牛的重要草料來源。所以,立春後放牛的牧童每天都要趕著牛,去找野草地放牛催膘。所以,農村就留下“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的俗語。

立春將至,“春打六九頭,牧童怕放牛”,這是為什麼?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