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曾是一個貧困旗,貧困人口最多的時候有14.2萬人,貧困發生率達到了42.4%。很多夫妻都選擇外出務工,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在家裡。但從2016年起,扎賚特旗溫都爾村外出務工的人卻大幅度減少,村民在家門口的收入甚至比打工還高。而這一切,很多程度上都是因為這個名叫陳建鈞的小夥子。


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陳建鈞出生於扎賚特旗的溫都爾村,這是一個特困村,在這裡一個10平方米的屋子裡要住8個人,他就在這裡長大。他和大多數同齡人的童年都不一樣,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讓小小的他早早有了擔負家庭重任的想法,“輟學打工,供妹妹讀書。”幸運的是,他在鄉里鄉親和當地愛心公益組織的資助下完成了初中學業。

  初中畢業後,陳建鈞就沒有在上學而是選擇了出去打工,背起行囊離開了這個生活了16年的地方,在外面,每天過著撿破爛、收廢品掙錢謀生的日子,他很累,也很辛苦,由於年少時受過鄉里鄉親的幫助,再苦再累,他都沒忘記當一個志願者的青春志向。

  汶川、雲南、四川雅安地震災區,三屆亞運會、全運會體育賽事現場,俄羅斯冰雪節、上海世博會園區,遍佈他感恩樸實的志願足跡。12年來,志願服務共計40餘次,社會無償志願服務超過3萬多小時,累計行程10餘萬公里。


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2016年初,陳建鈞放棄了在城市的優越的生活,毅然決然的回到了溫都爾村,當時農村裡的大部分只剩下一些老人孩子,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出去,他們就沒辦法養家餬口,出去,孩子和老人雖然成為了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但還有一口飯吃。老人和孩子年老體弱的,3000畝林地都閒置起來了,陳建鈞覺得與其讓林地荒廢著不如利用起來,敢想敢幹的他定下決心要建立合作社養殖生態雞場。

  經過調研,陳建鈞發現周邊地區發展笨雞養殖的合作社很多,烏雞養殖卻是空白,於是,陳建鈞立刻聯合家鄉9位返鄉青年出資承包300畝閒置杏樹林,申請成立了興安盟地區第一家烏雞養殖孵化專業合作社。短短兩年時間裡,利用家鄉杏樹林下特有的綠螞蚱+穀物粗糧餵食散養的烏雞和土雞,滿足當下人們對食物品質和營養的要求,市場反響非常好,於是他註冊了“草原鴻德”和”綠螞蚱林地雞”商標,養殖規模從最初的烏雞1萬隻、笨雞5000只,發展到了3萬隻。


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我寧可自己少掙點,也不能讓跟著我乾的貧困戶不掙錢!”為了讓家鄉的貧困戶共同受益,陳建鈞通過“產業帶動、合作致富”的精準扶貧模式,採取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品牌、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標準、統一銷售、分戶飼養的“七統一分”模式幫助貧困戶飼養,進入產蛋期再由合作社收購雞蛋和種雞。“我們現在帶動4個鄉鎮126 戶貧困戶,為他們免費發放200只雞雛,然後按照80元一隻烏雞、2.5元一枚雞蛋的價格進行回收,確保他們戶均增收5000元—20000元。”

  陳建鈞聯合張和平還打造了一個“烏雞主題園園 ”,,遊客在這裡面可以體驗撿雞蛋和抓雞的樂趣,還能品嚐美食。烏雞主題園一下子成了生態園的新亮點,陳建鈞和張和平實現了雙贏。陳建鈞乘勝追擊,又把烏雞和烏雞蛋一起,賣給了旗裡其它中高端消費的餐館、酒店和超市,一隻烏雞賣到了168元。


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2018年3月,一場蝗蟲襲來,弄得農戶苦不堪言,農戶不敢散農藥,怕牛羊吃了散農藥的牧草死亡,這樣就得不償失的,所以正等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興安盟農牧局到扎賚特旗調研災情,陳建鈞趁機說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烏雞是捉蟲高手,農牧局決定採購陳建鈞的雞苗,免費發放給農戶,散養在草原上吃蟲,等雞養大了,陳建鈞再以80元一隻的價格回收。陳建鈞的養殖規模一下子多了一倍,而且成本大大降低。陳建鈞根據現代房車的特點建造可以移動的雞舍,為一些大型養殖戶解決了草場大,範圍廣的問題。


內蒙古小夥的百萬創業項目-“烏雞養殖”


  市場打開了,養殖規模也有了,陳建鈞心裡有了更大的夢想。2018年,他帶著雞蛋進了北京城。找到了在北京經營酒店的穆慧妍。得知陳建鈞做了多年志願者,在家鄉創業,穆慧妍很感動,當時就定了148箱雞蛋。藉著這個機會,陳建鈞的雞蛋在北京也有了消費群。這一年陳建鈞的銷售額達到140多萬元,給社員們分了兩次紅,跟著他養雞的農戶們都賺到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