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從宋朝的開始的戲劇,到了元代被蒙古韃子發揚光大,各種話本戲劇盛行。

其中就有一本《三國志平話》,也就是既有畫又有字的大本小說,現存唯一古籍的《三國志平話》在日本京都圖書館。

到了元末明初一個底層文人羅貫中,他也許為了生計或是愛好,羅貫中就根據《三國志平話》改編成了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原本《三國志平話》就有廣泛群眾基礎,更有各種戲劇版本流行在元朝,《三國演義》一經發行就一炮而紅,流行開來就成為必然。

除了底層老百姓喜歡讀《三國演義》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當仁不讓的儒家文人們還親自動手去潤色,《三國演義》從面世就有多次修注,這當然屬於夾帶私貨的做法。

到明朝後期就有了《臨江仙》這闕詞被加入到三國演義的小說裡,最終清朝毛聲山、毛宗崗父子批註勘定了《三國演義》的版本,成為一部相對價值觀正確的小說被廣泛傳看。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不過後來隨著清朝、民國又不斷的修改,最終成為現在我們讀到的《三國演義》的樣子,可以說《三國演義》的不同版本也有著歷史的演變過程,當然《水滸傳》也有類似的情況。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每年至少有200萬冊的銷售量,三國曆史中的“曹操、曹植、劉備、劉禪、諸葛亮、周瑜、魯肅、司馬懿、關張趙馬黃,貂蟬、大小喬”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就是最熟悉的歷史人物。

男生對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諸葛亮三分天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的故事是津津樂道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可以說《三國演義》的故事中,羅貫中對於關羽的正面橋段最多,其中原因很有可能是羅貫中就是山西太原人,關羽是山西運城人,他們倆屬於老鄉見老鄉嘛!

不過關二爺有不少黑歷史,其中《三國志平話》中就記載這“關羽與張飛互相殺對方的妻兒老小,張飛不忍心殺掉關羽的小兒子關索,後來還有關索找爸爸的橋段”,不僅我們開始懷疑這種故事的真實性?

在徐州會戰曹操、劉備聯手打敗了呂布,關羽看上呂布部下的秦宜祿的貌美老婆,原本關羽想自己佔有,沒想到被曹操看到給截胡了,讀到這估許多讀者有三觀盡毀的感覺,這還是“忠義兩全”的關二爺嗎?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三國的歷史故事其實從魏晉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十國關羽地位逐步上升,到了宋徽宗時期關羽被封神了;到元明清一代代的關羽再次晉封,乾隆皇帝親自封關羽為“關帝聖公”,從此關羽的地位上升到無以復加的地位。

曹操、劉備、孫權還在為正統性而努力著,關羽已經被乾隆封帝,無論民間還是官方關羽的地位牢不可破,怎麼會有“殺妻子、奪美女”不堪的橋段呢?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韓國、越南也是老少皆知,其中日本人對於三國的喜愛更甚中國,只不過日本叫《三國演義》為《三國志》,畢竟在陳壽所作的《三國志》中就有《倭人傳》。

隨著吉川英治在上個世紀30年所作的《三國志》在日本流行至今,可以說日本的《三國志》小說影響著一代代的日本人,各種三國版本的小說與讀物有上千種。

隨著40多年前《三國志》電子遊戲的橫空出世,三國遊戲更是隨著電腦流行整個東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