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哪個國家的頂級科技強,毫無疑問美國還是當今的第一梯隊,是有且只有一個。所謂的頂級科技也是底層基礎科學的衍生品,我們來看下中美之間的差距。

應該來說我國從開開以來有比較好的成績。例如:

  • 中國的研發支出迅速增長。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已經佔到GDP的2.2%,這個支出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水平的國家,在2018年我國的研究經費已經去到了19657億元,比1995年增長了56倍,平均年增長差不多20%,我們國家在2013年研究經費就超過了日本。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 專利批准全球第一。這裡指的不是申請專利,而是許可的專利。在2017年,世界知識產權局批准的專利140萬例,中國的佔比重30%,超過美國的23%,日本的14%,韓國的9%和歐洲的8%。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當然成績已經相當亮眼,但是在基礎研究方面佔比要低於美國20個百分點,基礎研究投入也只有美國的1/4,所以還是存在結構性問題。

那麼中美差距在哪,表現在3個方面。

  • 中國的研發投入和強度均低於美國,其中投入僅為美國的1/2。2018年我的研究經費為2629億美元,美國的則為5738億美元。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 中國的基礎研發薄弱,美國更重視基礎研究,比中國更有利推動技術創新。目前中國在基礎研究只有佔比5%,但是美國的佔比去到16.9%,目前中美的基礎差距主要集中於生物技術,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方面。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 中國的高校研發佔比低於美國。目前中國高校的研發佔比只有7%,低於美國的13%,日本的12%,德國的17.3%,法國的20.3%和英國的25.3%,高校才是基礎研究的主要場所,基礎研究才是各國科技比拼的本質,企業一般都是研究應用方面的,當然我國的華為是比較特殊的,即研究基礎科學又研究應用的。


中美之間科技競爭,只是差基礎科技而已


從上面的數據對比來看我國雖然有長足的發展,於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減少,但是現階段依然與美國存在巨大差距,在中美摩擦的時候,有些人認為我們的綜合國力超過美國,這是過渡膨脹的表現,我們更要理性,客觀,全面來看待中美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仍需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