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李海仓:从一贫如洗到40亿资产,47岁被刺杀身亡

欢迎关注《老赵商视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讲述过多个功成名就的富豪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不得善终的事情。

今日我们讲述山西省运城闻喜县的一位富豪,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从一贫如洗一步步成为曾经的山西省首富,2002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排行榜》第26位。

他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当地人的工作就业问题,而且自身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大量捐款。

2003年1月22日在他的办公室被人刺杀身亡。

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翁:李海仓。

我们在此一起回顾他的创业时期困难及被同村好友敲诈勒索而遇害的经历。

本篇文章将会从:艰难起步;发家致富;遇害始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山西首富李海仓:从一贫如洗到40亿资产,47岁被刺杀身亡




艰难起步:

1955年12月,闻喜县川口村李春元家中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李春元给儿子查了查家谱,给他起名李海仓。

由于家中贫困无力供应他继续读书上学,于是初中读完后李海仓就没继续上学。

1978年,李海仓先后到了东镇的棉加站、五四一厂去做了临时工。由于不是内部编制人员,没做太长时间,李海仓就从工厂回到了村里。

由于曾有过棉加站工作的经历,就被分到了村里的油坊,每天拎着40斤重的油锤榨油。夏天到来后室外温度38,39度,油坊内的温度可想而知,而且还要拎着40斤重的油锤,这个工作对于李海仓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他凭借自身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李海仓的经商能力很快展示出来。有天,李海仓去市场上去买肥皂,但是市场上已经卖光了。李家精明的三儿子李海仓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由于肥皂是老百姓日常的用品,销量一定很大,但是目前市场上还很紧缺,如果生产肥皂一定不愁卖。

他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很支持他。李海仓决定立即行动,他去了运城的肥皂厂看大门,在这里他跟着看大门的“老师傅”学会了做肥皂。李春元将家中的房产做了抵押,并和村里生产大队签订了分红协议,而后得到了村里生产大队的支持。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李春元一家早已成为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山西首富李海仓:从一贫如洗到40亿资产,47岁被刺杀身亡




发家致富:

1981年,市场上肥皂出现了过剩,早已赚到钱的李海仓决定将自家的肥皂厂关掉,转而办起了“川口综合商店”,也就是早期超市的雏形。从零售到批发,从小样物件到化工焦炭,只要顾客需要的几乎在这里都能找的到。李海仓对这个店铺用心付出,他每日盘货,进货。经过他5年的经营,1986年李海仓已经拥有了23万元的存款。

李海仓完成了从农民到商人的转变,他已经拥有了第一桶金,开始思考未来新的投资方向。

1986年,李海仓看准了焦炭的市场,而后他从李安民的焦化厂学会了焦炭的生产工艺。全家经过商量,决定未来投资焦炭生产。李海仓东拼西凑,拿出了全家所有的家当共30万元,还差10万元,怎么办?李海仓找到了闻喜县的白水泥厂投资10万入股。这样李海仓共筹备了40万元,开起来了“联合焦化厂”

1987年,当年即实现了150万元的销售额,一下子赚回来了40多万元,本金全部收回。并且实现交税40万元。

而后李海仓又与运城,洛阳铁路部门合作,自身的发展日渐壮大。

1991年,李海仓的“联合焦化厂”固定资产已经由原来的40万元,增长到了2000万元。

1992年,李海仓受到了南巡讲话的鼓舞,决定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事业,延伸产业链,创办钢铁公司。于是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成立了,李海仓任董事长。

此后,他几乎是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在黄土地上建起了占地3.6平方公里,下设三铁焦化厂、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海鑫轧钢有限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鑫鑫公水泥有限公司等七个独立法人企业,共有14个分厂,7300多名职工,拥有总资产3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0万元成本,14年创造出了30亿元。到2001年底,海鑫总资产14年翻了13番,利税增长5000倍。到2011年底,海鑫在建项目完成后,其总资产将翻14番,利税增长1.3万倍。海鑫是山西省仅次于太钢的第二大钢铁企业,经济规模跨入全国钢铁企业前20名。

2002年,李海仓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排行榜》第26位。

山西首富李海仓:从一贫如洗到40亿资产,47岁被刺杀身亡




遇害始末:

2003年1月22日,腊月二十。整个个村庄处于过年的热闹氛围中,然而上午11点40分,从李海仓的办公室中传来“砰……砰”两声枪响。在房间外的秘书以为是茶具摔掉了,而她打开董事长李海仓的办公室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已经躺着两个人,李海仓就是其中之一,躺在血泊之中。

秘书从未经历过如此的景象,惊慌地大喊大叫。很快120和警察都来到了现场,120宣布李海仓已经死亡。警察也封锁了现场,经过初步调查很快对社会公布了相关的情况:凶手是李海仓曾经的好友,冯银亮。在枪杀李海仓后,自己也饮弹自尽。

冯银亮和李海仓究竟有多大的仇恨?冯银亮做案的动机是什么?警方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对外公布了相关的情况:

冯银亮和李海仓是一个村的同学,两人同岁,曾经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 。冯银亮下海经商比李海仓还要早,他曾经开过一家小造纸厂赚了不少钱。而后由于达不到年产5000吨的标准被取缔,冯银亮亏了不少钱。他将剩余的钱全部投入到了股市,希望损失的钱能够从股市中捞回来,然而在股市中冯银亮赔了个精光。冯银亮手中早已没有钱财,而他手中却有原先工厂用地200亩的土地。他想以160-200万的价格卖给李海仓,而李海仓手中已经备了好多的土地,对他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他认为最多值100万。由于报价相差太大,两人便出现了隔阂,冯银亮认为是李海仓有钱了之后不地道,不讲朋友间的义气。他便多次纠缠李海仓,欲将其转包给他人的土地以160万元的价格强卖给海鑫集团,因遭拒绝,铤而走险,行凶杀人,李海仓和冯银亮的生命同样都停止在了47岁。

山西首富李海仓:从一贫如洗到40亿资产,47岁被刺杀身亡




李海仓的遇害在此不便评论,有人认为这是仇富引起的一次悲剧;有人认为是朋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引发的悲剧。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李海仓死而复生,山西运城闻喜县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我们下一篇将会讲述:《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迎娶2任明星,5年败光百亿资产》,欢迎持续关注《老赵商视界》。

如果您觉得内容有价值,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