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添益突按暫停鍵?疑受踩雷波及

時代週報記者 蘇長春 發自北京

2020年剛翻過兩個月,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就已顯現,向來以穩健著稱的險資公募竟也難逃踩入“雷區”。

3月6日,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人保資產”)發佈了關於人保添益6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暫停下一封閉期運作公告。

據Wind數據顯示,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成立時間為2019年8月7日,截至2019年末的規模為13.29億元。也就是說,該基金的“壽命”,僅有7個月時間。業績方面,該基金今年以來虧損幅度超過10%,在全行業債券基金中位列下游。

對於風控為上的保險資管來說,緣何會出現此種局面?3月6日,時代週報記者曾聯繫人保資產上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並提出採訪需求,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覆。

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不難窺見,人保添益6個月此次暫停運作,恐與人保資產踩雷北大方正違約債券有關。

人保添益債基突然暫停運作

今年3月6日,成立7個月的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突然用一紙公告按下了“暫停鍵”。

人保資產在公告中稱,根據基金合同的規定及本基金暫停下一封閉期運作的安排,本基金管理人將於2020 年3月6日對全部基金份額自動贖回。基金暫停運作後,也將暫停轉換業務。

對於暫停下一封閉期運作的原因,公告稱,截至基金開放期(2月7日至3月5日)最後一日日終,基金資產淨值加上該基金開放期最後一日交易申請確認的申購確認金額,扣除贖回確認金額後的餘額,已低於5000萬元且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則基金管理人可決定繼續進入下一封閉期或暫停下一封閉期運作。

也就是說,從中探究原因,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應是資產規模或持有人數量已經達到清盤紅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該基金A/C類份額合計規模還曾有13.29億元。

規模急劇縮水的背後,是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不佳的業績表現。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該基金A/C份額,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別為-10.66%和-10.72%,大幅跑輸同期債券型基金1.92%的平均收益。

時代週報記者還注意到,真正拖累該基金年內業績的,其實主要是今年2月25日,該基金淨值暴跌,日跌10.46%,市場一片譁然。

“債券基金淨值異常大跌,一般來說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重倉持有的債券出現違約風險,估值下調;二是或遭遇投資者集中贖回。”3月6日,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研究總監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疑踩雷違約債引發連鎖反應

時代週報記者查閱公開信息發現,2019年12月5日,人保資產曾發佈關於旗下基金持有債券估值價格調整的公告,稱公司決定自2019年12月3日起,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19方正SCP002”“18方正09”按照中債特殊估值價格進行估值調整。

與之時間線對應的是,2019年12月2日,北大方正首度被曝債務危機。當日,北大方正公告,旗下發行總額20億元的“19方正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同日,聯合資信將北大方正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A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並一起下調了“18方正09”的信用等級至A,該債券上次債項評級為AAA。

緊隨其後,2019年12月3日,人保資產旗下16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應聲下跌,為首的是人保鑫盛純債、人保鑫裕增強,兩者單日跌幅分別為7.15%和6.11%。從公開數據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這兩隻債基均重倉“18方正09”。

需要說明的是,在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債基的前5大重倉債券中,其實並沒有北大方正旗下債券的蹤跡,未披露的持倉部分是否含有尚不得而知。

進入2020年,北大方正債務危機再度生變,2月19日晚,北大方正旗下上市公司公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北京銀行提出的對北大方正進行重整的申請。同日,聯合資信再次將北大方正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下降至B,“18方正09”的信用等級也同步降至“B”。

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北大方正旗下包括“19方正SCP002”在內的24只債券,已構成實質違約,違約債券餘額高達365.4億元。

違約風險的進一步發酵,或引發投資者大額贖回。2月20日,就有投資者在該基金的基金吧中留言稱“趕緊贖回,還會再跌”。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或有佔比較高的機構客戶一次性鉅額贖回,導致基金資產跌破了清盤線。

機構投債需強化內部評級

3月6日,湖北一家證券公司非銀行業研究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其實,保險公司投資信用債標的發生違約的案例並不多見。因為險資本身作為風險偏好較低的機構投資者,對信用債的配置非常謹慎,一般固收類資產更傾向於投資利率債和優質的非標資產。

“但少見不等於不發生,2016年以來,信用債違約規模不斷增加,其中不乏一些評級較高的發行主體,人保資產踩雷的北大方正債券就曾是AAA級。這一方面說明在債券違約潮下,踩雷中招的概率加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基金管理人過於依賴評級機構給出的判斷,缺乏內部評級管理,後續還應強化自身的風險把控能力。”該非銀研究員表示。

滬上一位債券基金經理也對時代週報記者坦言,在規避踩雷違約債風險方面,首先,投研人員應加強內部對債券主體的研究深度;其次,要提升與風控部門和交易員之間的協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債券較好的入庫要求,交易策略上也能做到在風險萌芽期及時止損。

“退一萬步,如果一旦踩雷違約債又無法交易,那就只能積極參與到債券違約補償的博弈中,用法律武器推動違約回收。”該基金經理說。

對於今年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給予“謹慎”態度。國金基金認為,在資金寬鬆、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票息較高的信用債市場需求旺盛,推動收益率下行,但是信用下沉仍需格外謹慎。

“信用風險爆發呈現多樣化特徵,信用債投資仍需集中在中高資質。”該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3月6日表示。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快,影響之大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特別是對旅遊、酒店、餐飲、娛樂為代表的休閒服務業和商貿企業影響尤甚,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受衝擊程度也不低,近日,海外疫情又呈現快速擴大態勢,對於進出口企業,後續影響延續。因此,這幾類行業的信用風險有所增加。”諾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景輝3月7日還對時代週報記者稱,每年3月到二季度結束,都是債券到期償付的傳統高峰期,更需要警惕信用風險。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