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天天嘮叨著,孩子要好好學習,嘴皮子都磨破了,打也不管用,罵也不管用,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拿孩子沒轍了啊?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俗話說教育好孩子才是自己重要的事業。我們都知道家庭情況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也不能照搬別家的,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但是,作為家長必須花精力教育孩子去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調動和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潛能和積極性。如何調動孩子學習的內在潛能和積極性呢?做家長的不妨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要讓孩子腦子裡時刻帶著三個問題學習。 其一,學習有什麼意義?其二,學習有什麼用?其三,不是不想學,可是學習太苦了,怎麼辦?孩子整天叫苦連天不學,這是情緒,感覺是想法引起的,不是事情引起的。要改的是想法。曾經有人研究過,如果你認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認識,因為激情是會傳染的。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你不是考試的機器,也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學習的理念,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多陪伴,家長要有意識的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如積極勞動、幫助別人等,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所在以便實施激勵教育,同時也要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並約法三章。其一,不管成績如何學習一定要努力,不斷總結方法。但家長在這個時候不要太在意考試成績。其二,信息經濟時代,要讓孩子學會怎樣學比他從書本學到什麼更重要,家長要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時間管理能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學的能力等。 其三,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能從很感興趣的學科率先實現突破,帶動其他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其次,家長對孩子不要大包大攬,學會放手。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學習是你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你要為自己學習,不是為了父母學習。要制定明確的界線,如寒假作業在什麼時候完成,必須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完成過程中有困難可以向誰求助等。逐漸放手讓孩子承擔責任,包括完不成作業開學後需要承擔的後果,作業錯誤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評等,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約定。規定製定好後,家長只需要和顏悅色偶爾提醒,功課做了嗎?哪門課程需要幫助,可告訴家長一起找解決辦法。只要孩子知道安排時間,知道輕重緩急,不要過多涉入,只是家長伺機尋找表揚和鼓勵的機會及根據孩子的進展情況實時指導。但家長在這個時候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著孩子讀書,更不要在公共場合對孩子進行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只要孩子在不斷努力提升的軌道就好。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再有,教育孩子讓其感受到學習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其一,家長要與孩子站在同一個戰壕裡。當孩子經歷的事情結果而意識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做家長的態度不應該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地數落孩子,應該是鼓勵的態度告訴孩子沒關係。其二,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內在潛能和動力。家長對孩子要有高質量的陪伴、關愛、讚賞、傾聽和鼓勵,創設教育的氛圍和環境,孩子的內在潛能很容易就被激發出來,這也需要給孩子進步所需要的時間。其三,家長要接受不完美的孩子,孩子在家長不停的督促監督下的表現,也許比家長放手後的孩子的表現要好,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長監督下的表現來自於外界的控制,而不是來自於內在的力量。其四,教育孩子讓其感受到成就感。這就需要做家長的好好學習一下,鼓勵、表揚和批評的語言藝術啦,俗話說有的人說話中聽,有的人說話不中聽,在這裡詳細贅述。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自然而然的就會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成就感,看到自己努力學習的成就,在這裡的成就不是以成績而論的,這裡面還包括學習時間觀念、學習方法等。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總之,這個扭轉的過程需要家長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熱情,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和積澱,慢慢的交流和磨合,這種默契性就會越來越高,只是時候不到,孩子會主動放下手機的,隨著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和家庭學習氛圍的創設,學習成績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說不定還有可能成為學霸呢?教育好孩子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業,一起加油吧!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