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衛所制有什麼弊端,為何短短的70年之後,朝廷便不得不募兵?

歷史摩天輪


終明276年,衛所制都從未被明廷所放棄,雖然明中後期的確有采取募兵制來填充軍隊缺額的做法,但這只是少數,並未成為主流。終明一代,衛所制始終是明代所採取的最為主要的軍事制度。

簡而言之,衛所在明代的設置是貫穿始終的,自洪武開始,直至崇禎亡國,明廷對於衛所的設置都從未間斷過。如成化四年 (1468年),置固原衛;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明廷平定播州之後,置威遠衛於府城;崇禎二年(1629年),奢安之亂被平定後,明廷就在水西置鎮西、敷勇二衛,及定南、柔遠、威武、赫聲、於襄、息烽、修文、濯靈八所。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衛所制雖貫穿明朝的整個歷史,但自明中期後,衛所制就漸漸衰落,其衛所軍的戰鬥力是日漸低下,不堪重用。因此,自嘉靖年間後,隨著明朝被“南倭北虜”的問題弄得是焦頭爛額,而衛所軍的戰鬥力又不足以能幫助明朝解決這些問題,最終明廷對於作戰部隊的組建,只得是依靠募兵制。

此後,自募兵制成為明代作戰部隊兵源的主要來源,明代是相繼湧現出了俞家軍、戚家軍、白杆軍、遼東軍等精銳之師。

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就不明白了,為何明初曾無敵於天下,幫助朱元璋穩固天下,幫助朱棣五徵蒙古的“衛所制”,最終會衰落成如此地步,逼的明廷只能用募兵的方式來組建作戰部隊,然後才能去應對對外戰事呢?是什麼弊端,讓“衛所制”衰落的如此之快?

其實,明代“衛所制”會衰落,雖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就是衛軍銳減、軍紀敗壞。那是什麼原因,致使衛軍銳減、軍紀敗壞的問題出現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衛所制”最核心的就是“軍戶”,只有“軍戶”充足,“衛所制”才能發揮出它該有的作用。因此,一旦缺少“軍戶”,“衛所制”不可避免的就會衰落。那是什麼原因讓明代的衛軍銳減的呢?

其一、變味的“班軍制度”,衛軍充當班軍,卻是隻進不出,由此造成衛軍銳減。所謂“班軍”,“衛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者也”,明代,各地衛所軍隊每年都需輪番赴京,編入京營操練,或保衛京師,或以備出征,此謂之“班軍”。這項制度始於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敕河南、山東、山西、大寧及中都將領,每年選一萬四千(河南)到七萬(大寧)共十六萬人,春秋番上”,自此“班軍”始成制度。

最初,明廷讓各地衛所軍隊輪番上京,只是為了檢閱各地的軍隊,然後對其進行操練,以此來增強衛軍的戰鬥力。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班軍制度”逐漸失去了曾經的目的,正如嘉靖時期兵部尚書李承勳所言:“永樂中調軍番上京師,後遂踵為故事,衛伍半空,而在京者徒供營造”,本來每年調各地衛軍輪番入京,這只是為了操練軍隊,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這些班軍卻逐漸被驅使於工役,或修築城哨、或建造城堡,如此曾經輪換的班軍,逐漸被長期禁錮在京師,不能返回原地。



而隨著大量的衛所軍被抽調入京做了班軍,卻長時間不得回原地,其原地衛所軍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衛軍銳減的問題。

與此同時,正如弘治時期兵部尚書馬文升曾言:“軍衛軍士內府各衙門匠役佔主數萬之上,見在者不過七八萬,往年京師之兵,俱在三大營操練,近年多撥做工,每佔役一二萬之上,甚至二三年不完,顧工負累,卒多逃亡,見在者強弱相半,在京軍士,疲睏未有甚於此時者也”,被調往京師的班軍因受不了這般繁重的工役,是出現了大量逃亡的情況。

如此,班軍的大量逃亡,也間接的造成了衛軍的銳減,因為班軍一旦出現空缺,則朝廷勢必就會繼續從各地衛所軍隊中抽調衛軍入京,而如上文所說,衛軍一旦入京做了班軍,因需服繁重的工役,短時間內是回不去原地。如此,班軍的大量逃亡,勢必就會造成衛軍的銳減。

其二、權貴私自佔用,其不計後果的奴役,衛軍為了活命,只得逃亡。各地衛所的衛軍之所以會銳減,有跟國家將其調往京師,驅使工役有關,也跟被權貴挪作私用有關。明代,將衛所挪作他用的主要有兩類人,其一是皇親國戚,其二就是軍隊將官。



正如王毓銓在《明代的軍屯》一書中所說:“役使軍士當私差的,主要是鎮守總兵等官,還有指揮千戶、百戶以及許多官豪勢要。他們私下役使軍士,耕種莊田,為他們樵採、治炭、開窯、燒造磚瓦、修築私第、販私鹽等” ,當時因明朝多無戰事,所以衛所軍官多將衛軍挪作私用,或樵採、治炭、開窯、燒造磚瓦,或燒造磚瓦、修築私第、販私鹽,總之是讓他們“不務正業”。

由此,隨著原屬國家的衛軍被大量佔用,其專屬於國家的衛軍數量自然也就銳減。與此同時,因皇親國戚、軍隊將官在役使衛軍的過程中往往是不計後果的,是拼了命的奴役這些衛軍,如此,是越來越的衛軍受不了這些人的奴役,為了活命,他們只得逃亡。

其三、月糧減少,軍餉被剋扣,致使衛軍生活無以為繼,為了生存,只得逃亡。明初,因朝廷大力推行屯田,所以是糧食富足,正如李承勳在《豐財用疏》所說:“弘治以前,每邊在倉糧料,皆百萬以上,陳陳相因”,因此正因明廷糧食充足,所以發放給衛所的月糧,不但能供屯軍自食,還可給本衛官軍充當薪俸。



但是自正德年間後,因“費用俱盡,各鎮倉廩皆空”,所以發放給衛軍的月糧開始大幅度減少,此時“如米每石值銀一兩,而官散折銀六錢,是官軍每月止得米六鬥,而少四鬥,軍何得不貧?”,要知道衛軍的生存可都是靠月糧的,月糧若減少,他們的生活必定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每月僅能得到六鬥米,這幾乎是致衛軍於死地。

而就是在月糧銳減之時,衛軍幾乎活不下的時候,卻還有衛所軍官剋扣月糧,以充市價,以此中飽私囊,“俺答自通市以來,邊備懈馳。三軍月餉,既克其半以充市賞,復克其半以奉要人,士無宿飽,何能禦寇?”,如萬曆年間,與俺答通市之後,就時常發生衛所軍官將衛所兵士的月糧剋扣,然後賣於蒙古。

同時,衛軍此時不但面臨著月糧大幅度減少的困境,同時還要面臨著軍餉被衛所軍官剋扣的死境。正如李承勳在《陳言邊事疏》所說:“照得開原並各城堡逃軍,先因月糧賞賜,數年缺支,內外各官,科斂民財……以失其心。此等軍役,一身在逃,家產盡棄,妻子田地,屬之他人”,月糧的減少,軍餉被剋扣,最終逼的衛軍是連家都不要,隻身逃亡。



與此同時,不但衛所軍官要剋扣軍餉,朝中那些掌權官員更是變本加厲的剋扣本該發給衛所兵士的軍餉。如嘉靖年間,嚴嵩父子專權時,“戶部歲發邊餉,本以贍軍。自嵩輔政,朝出度支之門,暮入奸臣之府。輸邊者四,饋嵩者六”,本該發放到衛軍的軍餉,還未從戶部發出之時,就被嚴嵩拿了六成。而後,戶部發往地方後,經過層層剝削,試問到衛軍的手中還能剩多少?恐怕連一成都沒有。

如此,在月糧、軍餉皆被那些貪官汙吏剝削的幾乎是乾乾淨淨之時,為了活下去,衛軍只得是開始逃亡之路,逃出衛所,去自謀出路。

其四、南北調操,不合理的更戍制度,讓恐懼的衛軍只得逃亡。明初,建立“衛所制”時,明廷就建立了“南人而北,北人而南”的更戍制度,即南方人前往北方駐守,北方人前往南方駐守。

這項制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問題的,其最明顯的缺陷就是,南方人是適應不了北方寒冷的環境的,而北方人也是適應不了南方瘴氣的環境的,這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的問題。正如明代首輔楊士奇所言:“以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之人,往南方極邊補伍,以浙江、閩、廣、川、湖之人往北邊補伍,水土不相習,北人苦於瘴癘,南人苦於嚴寒,多至死亡”,當時多有發生北方人因不適應南方的瘴氣,南方人不適應北方的寒冷,而發生死亡的事情。



與此同時,再加上因交通工具的落後,南方衛軍前往北方駐守,所要走過的路程少則千里,多則萬里,路途可謂是艱難無比,且當時朝廷所發的盤纏又根本就不可能支撐到目的。由此,當時的衛軍活了活命,多是選擇在前往駐防地的過程中逃亡,而這就出現了“逃死者多,到衛者少”。

總之,明代的衛軍之所以會銳減,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衛軍受不了朝廷與權貴的雙重剝削,其不但要忍受月糧、軍餉被剋扣過半,生活無以為繼的命運,還要忍受著朝廷與權貴所給他們帶來的沉重的雜役,因此就是在這樣的多重壓迫下,如若衛軍還不懂自救,那等待他們的命運恐怕就只有死亡。而在此時,能救衛軍自己的方法,就只有逃亡,逃出衛所,才有一線生機,如此隨著衛軍的大量逃亡,“衛所制”的衰落也就無可避免了。

其次,“衛所制”會衰落,還與衛所軍隊的軍紀日益敗壞有關。衛軍的軍紀會敗壞,這與衛所將官的腐敗是分不開的。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支軍隊要想軍紀嚴明,其將領是至關重要的,若軍隊將領能以身作則,奉公執法,那這支軍隊的軍紀絕對不壞,但若是他們自己貪汙腐敗,知法犯法,那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支軍隊的軍紀勢必也就會敗壞。



而事實上,自明中期後,隨著朝廷日益腐敗,衛所的那些將領們不可避免的也走向腐敗的道路,“今京營諸將,多賈人子,厚金帛,結中官權貴而為之請託者耳!夫彼既輸財於此,不得不取償於彼,故有索月錢需常禮,恣意誅求,若以為當然而不可易者。故國家歲漕東南之粟數百萬石以贍兵,而兵歲出月糧之半以贍將”,為了升官,他們是拼命的剝削著底層兵士,從而利用這些剝削而來的錢財去賄賂朝中重臣,以此來獲得升遷的機會。

而此時底層的兵士因被剝削的厲害,他們的生活早已無以為繼,此時擺在他們眼裡的選擇,要嗎就是逃亡,要嗎就是兵變,要嗎就是去剝削比他們地位還低的貧苦百姓。如此,此時若還留在衛所的兵士,基本上就是那些只知魚肉百姓的兵士,因此試問就是這些只知魚肉百姓,卻不思訓練的衛軍,他們的軍紀能好到哪裡去呢?

因此,試問衛所的軍隊多數都是這麼一群只知魚肉百姓,卻不思訓練,軍紀敗壞嚴重的衛軍將士,“衛所制”豈能不衰落呢?

如此,這也就難怪,為何到了明中期,明廷會利用募兵去組建作戰部隊了。究其原因就在於明代的衛所軍隊已是不堪重用,先是兵額嚴重不足,再是其兵士又多是混吃等死,直知魚肉百姓的弱旅,試問就是這樣的衛所軍隊,明廷如何拿它去作戰呢?讓他們上,明軍只會打敗仗,只會輸得很慘。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明中後期“衛所制”雖有諸多弊端,但這些弊端多都是人為導致,其制度本身卻是沒有多大缺陷的,相反還有諸多的優點。而對於明代而言,衛所制最大的優點無疑就是能幫助明廷在最快的時間內實現對新佔領地區的絕對統治。

首先,我們都知道明代的“衛所制”有兩個特點,其一是“世襲”,你一人入了“軍戶”,你的妻子,你的兒子,就都是“軍戶”,你和你的兒子,孫子,直至明代亡國,都是大明士兵。其二是“兵農合一,守屯結合”,就是衛所軍既是兵,又是農(一般情況下,一個衛5000餘人,至少4000人專職種田,千人專職日常操練),是既負責駐守,又負責開墾。

因此,試想,若朝廷在某地置一個衛,或一個所,這會發生什麼?比如說朝廷在某地置衛,那麼也就是說至少有5000餘衛所軍進駐此地,而如剛才所說,衛所軍因是“世襲制”,所以都是拖家帶口的,他去哪裡,其家庭就去哪裡,因此說句不太嚴謹的話,朝廷雖說只是派了5000餘人去鎮守這裡,但實際上卻是讓5000餘戶入駐這裡,也就是說保守估計,一旦一個衛進駐在某個地方,至少有二三萬忠於大明的軍民在此地鎮守。而隨著時間的逝去,最多十年的時間,這個數量至少會翻上二三倍。



如此,隨著此地忠於大明的軍民的數量猛增,大明對於此地的控制勢必也就會越來越牢固。因此,“衛所制”顯然是有助於讓大明在最短的時間去控制新佔領的地區的,想想看,貴州為何會在明朝才被中原王朝完全控制住呢?還不是因為明廷在這裡設置了數量眾多的衛所嗎?正是洪武年間在這裡置五開衛,置五開前、五開後、五開左、五開右、五開中、平茶、黎平、中潮、銅鼓、新化亮寨、平茶屯、龍里、新化屯、五開中左、五開中右、五開中中等16所,讓數十萬忠於大明的軍民直接入駐貴州,這才有了永樂時期順利在貴州設省,對其進行直接控制的結果。

事實上,明代之所以能牢牢控制住湘西、川南、雲南、貴州、廣西等對於之前的中原王朝算是偏遠的地區,靠的就是“衛所制”。當時,在這些地方,明廷需要面對著永不落幕的苗變侗變土家變,可真正能席捲半個省的存在卻是寥寥無幾,而這正是因“衛所制”的存在。“衛所制”讓大明在這裡擁有了遠比少數民族要多的忠於大明的軍民,如此,少數民族無論如何反叛,大明也都能牢牢控制住這裡。


澳古說歷史


衛所制度本身就不是長久之計。作為特殊戶籍的軍戶,沒有限制人數,而且對基層軍官的監管不力。

衛所制下的人就是軍戶,就是給一些變成軍戶的農民田地,但是要這些軍戶的承擔兵源、物質等供應,以此來降低其他戶籍的負擔。朱元璋說的“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慄米。”

核心其實是加重了軍戶的負擔,以此來降低其他戶籍的人的負擔。

這要有足夠的田地、獎勵等作為支撐。

而且不是每一家都願意的,憑什麼要求他們出人參軍打仗的同時,又要求他們提供軍隊物資?尤其是後面軍戶的數量增加,而田地不夠的時候,承諾的東西沒到位,反而要求先履行責任。幾乎就是空手套白狼。

而且軍戶裡的低層軍官確實世襲,如果朝廷有所鬆懈,就會出現低級軍官佔據軍戶的財產,而戶籍制又終身限定了他們的身份,形成類似於沙俄農奴制的情況,歷來“奴隸”軍的戰鬥力都是很差的。

所以軍戶們找機會就跑,朱元璋、朱棣兩位強勢的皇帝在位時都禁止不了,用軍戶的家人要挾也沒用。

一般軍戶沒希望,壓力又大,朝廷也沒有足夠的田地來履行承諾,卻要他們繼續履行責任。所以在死板的環境裡,明朝衛所很快就崩潰了,平時守一守地方還行,要是打起來就各種不行。


黑眼歷史觀


衛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的制度,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朱元璋的作風是喜歡一切制定訂在那,一成不變,控制的死死的。

他禁止的海外貿易,因為過多的經濟文化交流會導致人口數量,稅負不好統計,更不好管理,倭寇之患一時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國門關起來,不要跟外面交流,就保持國內的自給自足就好了。

衛所制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衛所是明初最末級的的軍事管理小單元。民眾分為軍戶和民戶,軍戶世世代代要派一男丁當正兵,再派一個子弟隨行,負責以保障其生活並供給正軍之生活,如果正兵身死,家裡需要再派一男丁頂上去,另外還要帶上妻兒以安其心。換句話說如果生在軍戶,不光自己一輩子命運註定了,連帶自己的兄弟,妻兒命運都變了,並且是世襲,幾代人都這樣了。

衛所制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就是不擾民,它是一種寓兵於農,守囤結合的軍事制度,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因為軍戶有自己的土地,自己負責養兵,與農戶是分離的,就是兩個獨立的體系,並不像摹兵制那樣由政府向全國徵稅,完了用徵來的稅錢招摹士兵,衛所制是軍戶強制承擔保衛國家責任,並且要自給自足,摹兵制是全國人民交稅養兵,兵是自願去當兵的。

為什麼短短70多年,衛所制就消失了呢?

衛所制看起來讓人民負擔減輕了,人民不再害怕被抽壯丁要免費服役了,但是對那些軍戶來說可就不公平了,誰願意一出生命運就被定格在那裡,生活困苦,社會地位低下,況且還世世代代無法改變?任何人終其一生都是為了突破現有的生活困境,讓子女過上不一樣的生活,成為高一階級的人,但是在朱元璋這種統冶理念下可能實現嗎?

既然軍戶看不到希望那隻能自己做逃兵了,逃兵數量一多,衛所制也就玩不下去了,又重新改成了摹兵制。


歷史隨筆


募兵是因為衛所戰鬥力下降,逃兵多。我覺得衛所最大的弊端就是太死板了,沒有活力,當國家進入了一個穩定期,安逸緻死,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思。


首先說衛所的主要職責就是守護疆土,國家召令各個衛所派人然後逐漸匯聚成大軍,而且衛所是一種地理單位制,就像是一座城一樣軍和民是兩個體系,直到這兩點才能繼續往下講。

在大明前期衛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屯兵戍邊能夠自產自足這樣就解決了糧食問題,而大大小小的衛所就像是一顆顆釘子釘在邊疆上。明太祖驅逐北元和朱棣大規模的用兵都是用的衛所軍,所以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國防從主動進攻變成了防禦政策,所以打仗少了,邊疆的衛所還要好的多要防備敵人來襲但是內地的衛所不用再被徵調出兵武功自然就荒廢了,這些百戶和千戶就變成了剝削的土財主了,這就是死於安樂。

軍戶變成了將領的佃農,而朱元璋的規定又是軍戶不能夠轉回民戶世世代代都要遭受這樣的剝削。一個孩子生下來這輩子的職業就安排好了大家覺得這樣是合理的嗎?所以說衛所制度太死了。


衛所已經變成了一種土皇帝,軍事不僅僅是單位還是地理單位,在明朝統計土地的時候數據往往相差很大就是因為有的統計衛所有的不統計。換個理解就是衛所是獨立在政府之外的,比如現在的軍人犯法是由軍事法庭審判而不是人民法院審判的道理一樣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簡單說就是戶口不一樣。

軍戶生活太過於貧苦吃也吃不飽咋能打仗?說一點大家就知道軍戶的生活情況了,明朝時軍戶只能和軍戶結親因為民戶都看不起他們。社會地位低,生活貧困就是明朝軍戶,所以導致大量的逃兵。明朝後期軍戶逃亡非常多,有的衛所百分之八十的都跑了,大部分人數都是定額的50%以下所以募兵不稀奇。(我記得是正統二年開始募兵的)


有人說明朝府兵制和衛所制度一樣,都是輝煌一段時間然後改成募兵了,其實他們有本質的不同,唐朝府兵都是要經過審核的,關隴子弟優先,基本上最少都是富農家庭,而且能當上府兵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所以雖然府兵和衛所都被募兵接替但兩種制度崩潰有很大的不同。


何以知世


衛所制可以看成是府兵制和屯兵制的結合體,明朝建國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穩定了社會經濟。衛所制是世襲罔替制,當官的永遠世代當官,當兵的永遠世代當兵,想讀書科舉經商發財門都沒有,而且承受更多得賦稅兵役勞役,可以說衛所制裡的軍戶等同於奴隸。幾十年後衛所制崩潰也是必然的。


用戶174629721


首先不得不稱讚一下朱元璋這個草根皇帝。元末明初時期,經過百多年的動亂,基本都處於百廢待興。

因而就需要一個好的制度來鞏固國家的統治。而經過元蒙近百年的統治,其文化、經濟、政治等基本處於斷層狀態,要想扭轉這種頹勢就必須要有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在那種啥都沒有隻有人得時代,朱元璋想到了一種戶籍分籍制,所以明初有了獨一無二的農戶、匠戶、軍戶等戶籍分類。

明初這種戶籍分類是很有效的,可以利用最少的資源幹更多的事,於是在明洪武二十多年間,經濟、文化等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軍事方面更是沒費一米一錢就能養活百萬軍隊,鞏固了剛剛建立起得明帝國,使之活了下來。

然而朱元璋規定戶籍之間是不能隨意轉換的,甚至在明朝早期還不能參加科舉,可以說這種戶籍制度極為古板不靈活的。

明英宗時期是一個分水嶺。土木堡之役京營精銳全軍覆沒,國防遭受重創,國防政策也隨之發生轉變,有主動進攻(積極防守)轉變為防禦政策。可以打的仗少了,衛所被徵調出兵的機會沒有了,久而久之軍戶也變成了農戶,成為了那些個百戶、千戶的佃農,而且因為戶籍的關係只能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這樣傳下去,造成的後果就是逃兵。

軍戶是這樣,匠戶也是這樣,以至於明朝的火器雖然先進,但質量特別差,軍隊都不敢使用的結果。

一種制度如果不能順應當時的國情進行靈活轉變,衰落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