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如何回答“為什麼要轉行”這類問題?

格理致知


面試是求職的必經之路,除了常見的問題,面試官還會針對你的履歷設計提問。

題主由初級程序員想換公司轉實施,面試時可能便要回答“為什麼要轉行”這類問題,那麼如何回答最為合適呢?以下是個人關於題目兩個角度的解讀。

一.面試官所問的原因

1. 瞭解你的轉行動機

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曾說過:“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或許今天還處於風口浪尖的吸金行業,轉眼就已是明日黃花,因此轉行在今天已經是見多不怪了。

然而轉行並不是“說轉就轉”的,倘若新舊崗位完全沒有相似之處,求職者又是否能通過學習,使自己滿足新崗位的需求,這都還是未知的。

企業競爭是瞬息萬變的,其中人員的調動、跳槽甚至轉行都已經成為了今天的常態。

面試官所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是為了瞭解你的轉行動機,繼而幫助做出是否要錄用的決策。

在求職者回答“為什麼要轉行”這類問題的表述中,面試官可以分析其中的匹配度,感受到求職者面試的準備充分程度,進而用作求職者入職與否的參考。

2. 探問你的生涯規劃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其實行業之間的界限已經不是那麼明顯,而是相互滲透的,這為轉行帶來了可能。

然而通用的技能終究還是少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分工間依舊有著諸多的不同,由初級程序員轉到實施也是如此。在選擇轉行前,求職者就需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瞭解行業與崗位發展前景,做好細化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求職者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鬥的策略,合理地選擇行業和職業。

轉行現象儘管已經日漸增多,但根本上還是會帶給人一種不踏實、不穩定的感覺,面試官自然要探問你的生涯規劃,以免求職者再次將新崗位作為跳板再度轉行離職。此時求職者做出誠懇靠譜的回答,能讓自身在面試過程中獲得巨大的優勢。

3. 考察你的職業修養

“素質冰山”理論認為,個體的素質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識、技能僅僅代表表層的特徵,不能區分績效優劣;而水下部分的動機、特質、態度、責任心才是決定職場人士成敗的關鍵因素。

面試官的工作是為企業篩選與尋覓最佳的人才,他們不僅僅注重求職者的專業能力與學識儲備,也關心求職者的職業修養。

職業修養具體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職業素養在面試中是一個重點。

職場人士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通過回答問題的外在表象,面試官可以考察出內在的職業素養。“為什麼要轉行”這類問題與泛泛的常見問題不同,它是針對於個人的問題,最能看出求職者真實的職業素養。

二.求職者所答

1. 對於舊崗位的認知

正如上文所述,求職者找到面試官真正的意圖後,便可以展開針對性的回答,其一便是求職者對於舊崗位的認知。

題主由初級程序員換公司轉行實施,面試官難免對你的忠誠度、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產生懷疑,你對於舊崗位認知的表達,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的疑慮。

無論求職者是因何原因選擇轉行,都需要客觀真實地介紹舊崗位的背景,講究表達的方式與尺度,切記要慎談或不談上一家的負面評價。

面試的核心在於向面試官傳達一個合理可信的故事,求職者如果能講好這個故事,那麼面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求職者需要表現出舊崗位與新崗位所相似之處,著重體現自身在兩者共同部分的成績,使面試官認可自身的任職條件。講好的故事外,求職者同時也要講好這個故事。

在求職者圍繞舊崗位做出闡述時,其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是面試官想要了解的,求職者不卑不亢、冷靜自然地侃侃而談,則會成為面試中的加分項。

2. 對於新工作的展望

面試的過程就是說話溝通的過程,回答問題的第二部分,就是表達求職者對於新工作的展望,正確地向面試官傳達自身對新工作的訴求。

面試官會通過求職者給出的信息來輔助篩選,求職者簡歷上的信息畢竟較為有限,確切具體的信息藉由求職者自身表達,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能考察求職者的能力。

面試官希望在求職者身上看到明確的求職目標與積極的求職態度,那麼求職者就要表現出這些。

求職本身就不是漫無目的的,在找準目標崗位的同時,也要對新崗位所擁有的企業文化、企業理念與企業制度有所瞭解,尋找最契合的那份工作。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求職者能做到坦誠真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調自身對這份工作的適合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而面試官也會更加認可你的應答,向你伸出他們的橄欖枝。

以上是老夏對於問題的理解,根據題中存在的可能出發進行分析,給出個人觀點,希望能夠為你提供參考,歲月靜好,願你幸福!!!

歡迎【關注】老夏分析師,分享職場規劃、運營技巧、思維邏輯,團隊管理的實戰類知識.

每天進步一點點,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