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人生短暂,就请好好爱孩子、爱家人、爱工作,爱所有人间的一切。

享受你所在的今天,也不遗憾你离去的明天。

爱人、爱己、爱梦想,是如此伟大。


欢迎关注第一职场网,2020一起兑现梦想,丰盈职场。

对于一个35岁的妈妈来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简直,糟糕透了。

拖着5岁的孩子,她倚靠着隔离室,茫然着望着外面来来往往的护士们,恍然梦境。

她73岁的父亲,前几天走了,一波三折的确诊。身处这场疫情的漩涡里,她拼命着跟死神争抢着,却因病情急剧恶化,最终,父亲没能苏醒……但所有人,都尽力了!

此刻,浮现在我脑里的,依然是那天漆黑的夜里,那样冰冷的凌晨,她在微信那端,撕心裂肺的哭,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个如此骄傲的她,却这样无助与心痛……


她是我的前同事,也是我大学毕业之初,一起拼房租、一起换着穿衣服的女孩,在我们青春最单纯的年华里,我们是无话不说、最亲密的朋友。

我们曾一起,做过几个引以为傲的小项目,也曾并肩走在零下18度,踩着30厘米积雪,用冻得发紫的双手拍项目,看户型,踩现场……现在想来,感觉好遥远。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那晚,她跟我微信视频说了足足140分钟,直到她手机没电,她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家乡——武汉,在今年却像蟑螂一样被人嫌弃,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那么慈祥体贴的父亲会长辞,永远都不会再见了!她回忆起,曾答应父母带他们去云南玩,如今,天各一方……那些美好的、盘旋在脑海中,还没来得及兑现的美好,被无情地撕裂了一地。”

真的,我希望她能振作,能勇敢地迈过人生的这道坎,我知道,太难了。

我问她,你今年有什么打算?她说,“要好好陪陪母亲,但更多的还是要自己更努力,再努力一些。以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真的只是说说,但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我会痛下决心,踏实去做,而且,我希望可以获得晋升,加薪,这是我的目标!”

是的,今年的日子,恐怕老板们也不好过,大环境如此,更需要我们团结一心,努力争创业绩!

所以,我特别想分享一些,愿此刻也能帮助到逆风而行的你。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1.你凭什么能加薪?

这是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因为突发疫情,因为父亲病故,因为生活不易……醒醒吧,老板会给你涨薪?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老板会说,今年我的公司也因疫情造成了巨大损失,我跟谁要?

所以,外界再复杂,内心再苦,一定要清醒,你的价值值多少钱?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个才是永恒不变的前提。

不妨从现在想一下,在过去的2019年,你最拿出手的价值是什么?你为公司创造了什么效益?比如一个行政人员,单单只是一项办公系统的改进,减少了公司纸张的大量开支,比如网络办公,交接任务、网上可视签字,电子流程等等,提高了公司办事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大的功劳,尤其对于大企业。

如果你是销售人员,自然是业绩、数字说话,有理有据,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收益,给公司规避了多少风险……这些是你的客观业绩。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专业化,因为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立足公司的资本。比如具体职位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等,都需要经过多年发展而形成的自有规律。一个人能干什么事,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专业到底是否精通。只有你成为“专业人才”,成为“顶尖高手”,成为“大牛”,你才有向老板要高薪的资本!

第二,就是行业化,比如快消品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房地产行业、管理咨询行业、医药行业,等等。每一个行业的特征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营销渠道的建设有什么独特性,人才的管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需要你深入分析、总结。举个例子,房地产销售与快消品销售是不同的,还有做技术的,不同行业的技术,差别就更大了。

第三,就是企业化。对领导对老板一定诚实、忠诚,对工作敬业、负责。这需要你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突出,能够独当一面,更重要的是,对公司忠诚无二,能够得到老板高度信任。正是基于这种信任,老板才会重用你,才会愿意给你加薪奖励,把重要的担子托付给你。

一定要记得,薪水不是老板定的,而是在整个市场决定的,你所在的行业中相同职位的平均值,比如市场上,一个公司初级行政文员,实习工资3000,这就不少了,那老板不会给你5000,甚至10000。但是,你自身的价值你可以自己定啊,比如文员只是起点,我文案策划能力好啊,我文员转策划,那工资一定会大幅上涨,5000或10000,看你本身的能力是不是稀缺了!

以上内容,需要你拿出一张纸,一项一项的去列一下,自己最突出的是什么,自己最欠缺的是什么,自己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加分项,还需要再学习什么专业知识能有利于你加薪……这些都需要你边思考,边列出来,先打个草稿。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2.正确评估你在公司的位置,加薪的幅度有多大?

为什么要把这一项单独列出来,因为每个公司具体情况不同,我需要你审视自己在公司的位置,还有公司本身的状态,想对策。

非常客观的说,同一个职位,薪资很难涨,比如大家都是做初级文案的,工资上下不会差1000,但如果你升职了,成了文案指导,那你的级别可能比初级至少高2000,这是职位级别所带来的待遇差距。

所以,你需要认真想一想,你的职位还能否再提升一下,也就是你还能升职吗,如果你升职,需要哪些必备条件?你需要怎样证明自己的能力?

比如,我需要同时负责3个项目,我就能晋升为资深文案,那我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那好,我从现在开始就准备怎样学习、进修?是跟前辈学习还是要加入什么专业圈,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一步一步导出。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左边是纵轴是薪水和权限的增长。横轴是时间的增长。由第一身份员工角色,晋升为管理者,也就是你需要试着管事和管人。

我朋友讲的好,她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你写一篇报告,编辑一篇微信文字,那么你就有非常大的权限去发布,这个在没有给经理确定之前,一切都是由你来掌控,怎样效果更好、更突出,这个权限属于你。把每一件做到极致,随着权限一点一点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能力也在拓宽。

锻炼者作为管理者的能力,一定是系统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而不是什么事“我以为,我觉得”,而是站在你上司的角度,思考做事的方式,如果你是老板,你接到了这个任务,你觉得会怎样做更好?

当然,这是一个知识体系的能力,这也是你具备一个管理者的必备条件。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而且,非常现实的说,你会发现,越是优秀的公司,年轻化程度就越明显。Up or out !如果到了35岁还是基层员工状态,以后会在职场上也会被遗弃。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个人身上的能力由三部分构成:


1)、技能:开展一件事情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2)、知识:认知一件事情的系统理论及依据

3)、才干:始终如一的思维方式,持续优秀的能力表现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你的加薪幅度来源于你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以上这三个部分。

关于知识本身、知识积累、知识转化这一块内容,我想特别多说几点。

第一,你的方向得对。

你必须要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付出努力,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无效努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方向不能替代努力。

举个例子,有个人不太适合做销售,自己刚毕业,销售门槛低,匆匆忙忙就上岗,自己也啃了销售初级的书,你会发现,他会越学越痛苦,越做越迷茫,以至于自己都怀疑人生,久而久之,只能打回起跑线,重新开始,方向就这么重要。

第二,知识的积累。

即使选择了正确的学习方向,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依然需要大量反复练习,才有可能成为高手,没有经历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不要认为写一篇文章,只是拼拼凑凑,多么简单的编辑,真要写出让人读起来醍醐灌顶的文案,需要日积月累的文化沉淀,凭什么你的论述就能透彻心扉呢?这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日复一日,别无其它快捷。

第三,知识的有限性。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圈子,有圈子边界,不是无边无际,所以,每一种领域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且,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一定的时间,就可以快速入门掌握某一个领域的知识。

那拿房地产来说,专业知识就那么多,只要你能踏下来,3年沉淀,也能做得很资深了,而且圈子就那么几个。

第四,知识的转化能力。

知识必须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用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表达,才能真正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没有经过转化的知识,永远都只是属于别人的知识,而不是自己的知识。

这个很好解释,这几年,我以及我周边朋友,参加了很多线上课程,杂七杂八,学习了海量的课,可是到头来,从来没有转化,当时觉得某某大咖说的真有道理,这不过震撼了一下小心脏,惊叹了一下,仅此而已。从来没有过自己的脑子,认真的思考,如何应用到自己身上,真的,学再多,没有任何用,还不如把一门学专学精。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3.从现在起,带着目标工作,是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


稻盛和夫说:不是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

所以,从现在起,第一步,先设定你的目标。

这个目标越明确越好,越具体越好。你不能说我的目标是做老板,抱歉,太不靠谱了。但,假如我就想半年后,成为部门主管,那好,你先比较一下你与目前主管的能力,差距在哪里,怎样可以替代她?凭什么你可以取代她?

第二步,拆分目标。

目标再罗列具体一点,那就是把一个目标,拆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的事。但很多人却做着做着迷茫了,做不下去。我记得OKR工作法中说,易造成目标无法达成的5个因素:

① 设置多个目标但没有给目标设定优先级。

② 缺乏充分沟通,导致团队其他成员没能准确理解目标。

③ 没有做好具体落实目标的计划,只是空谈目标。

④ 没有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而去做了许多偏离目标的事情。

⑤ 轻易放弃。

所以,为了避免你半途而废,一定要落实到每周、每日上,那一张大纸,画出时间轴,时间轴上细分每一项工作,以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列出具体流程。

比如,我今天的工作任务是什么,我要怎么做?第一步先做什么,上司最关注的是什么?我手头上能解决公司最紧迫的事是什么?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你去了公司,清晨坐到办公桌上,脑海里要一清二楚。

当然,这个小指南,我以前给团队用过,你可以尝试一下:①哪些是自己今天必须要完成的;②哪些要优先做;③哪些是别人也可以替自己去完成的;④哪些是等有时间再做;⑤哪些可以留着明天做。

只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出具体流程,你才知道哪些事今天要完成,哪些事最重要,从而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正确的事情上。

随时记录,笔记是最好的方法,只能写下来,才会真正的积累。多做记录,尤其是好方法、好经验,提升点,在记录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强固经验。这个不可以偷懒。

讲个真实的经历。我以前的上司,是公司里很有名气的文案,当然,他现在是公司赫赫有名的副总,我有次问他,“领导,你的文案为什么写得那么好?我为什么写着写着就词穷?”他哈哈大笑说,“我有一个存储匣子,里面无穷无尽。”

我以为他敷衍我,随便玩笑,后来我们一起做项目时,开头脑风暴会,他搬出了他一摞子笔记本,14、15个,真的,一点也不夸张,都是手工的牛皮厚本子,他归纳整理的特别清楚,有大类别划分,也有字母索引,关于主题、策划、金句名言、经典项目等等,当然现在有印象笔记,各种记录的APP,但是远远没有自己写记录,归纳,整理地深刻。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美国作家梭罗说,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4.不做向上管理,再努力,满分也只有70分。

为什么要说这一块,因为我们大多人都很腼腆,一路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又教育我们要为人低调、做事低调,所以,我们尽情地闷头干活,从不敢跟老板谈判工资,更不敢主动要求升职加薪。

所以,今天,你特别需要知道——“向上管理”,指的就是如何主动处理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以便在工作中能够优先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机会。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也在其管理学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要想在工作中卓有成效,必须要学会向上管理。而盖洛普公司的调查则表明,75%的员工离职,是因为和上司无法处理好关系。

向上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导致许多人职业生涯发展不善的一种现象级问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从“向上管理”层面进行突破,你才能成为职场上最重要的人,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薪水和晋升空间。

谁辛辛苦苦拼命工作,只是为了奉献,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做好向上管理,可以让你得到的最直观的收益有三种:1)、升职;2)、加薪;3)、升职+加薪。此外,你的社会地位、你的人脉圈子、你的自我价值感,都会因为你的升职加薪而逐步得到提升。

所以,工作中,这样做更容易赢得老板的喜爱:

1).站在上司角度思考问题。

这需要你事事站在对方角度想,要有思维方式的改变。

2). 重要的事要提前向老板汇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你观察和明辨事物的能力,老板最关注什么。

如果提前汇报,老板就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老板也会认为,你事事为他着想,为公司着想,也会为你升职加薪打分。

3.)功劳永远属于老板,永远不要跟老板说“不”。

有的老板爱说,你能力差一点,但你做事的态度特别好。在这些年职场经历中,我发现你先努力去做了但没做好,和直接说我不会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4.)拓展多项技能,多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

很多人为什么明明工作能力很强,但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十年八年,却碌碌无为?有个词叫能力陷阱!现在越来越专业全才,除非你做科研特别高深的专一的技能,否则,很难突破。

所以,千万不能被自身的优势和最擅长的技能禁锢住了。也不能让优势变成劣势,把本职工作做好之外,还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拓宽自己的技能面。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从现在开始,审视自己的向上管理,是不是真的做到位了?有四个步骤参考一下。

Step1.了解工作目的

以制作业务流程表为例,在动手前先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份表格?”“是做给谁看的?”“想要透过这份表格,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借以理解工作的出发点及背景。

Step2.检视过去言行

试着就以下问题,回想自己过往的经验,并写下答案:“做过什么让主管称赞的事?”“主管在哪些事上曾亲自指导过你?”“遭责骂的主因有哪些?” “主管在闲聊时是否曾无意表达了他的期望与标准?”

Step3. 分析工作现况

“主管现在最希望我(部属)做什么?”“他最赞赏的人是谁?”“他对我手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试着问自己问题,把答案记下来,寻找蛛丝马迹。

Step4. 向上司打听

做法1.探询上司对工作的看法:“上司在我这个年纪时,对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对于工作,您最重视的是什么?”

做法2.探听上司识人的标准:“您觉得刚来的新人怎么样?”(为避免上司有所顾忌,以新人为例较恰当)

做法3.正面进攻:“您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等疫情消散了,我一定要老板涨工资!”因为,生活太苦了

2020年,注定是很辛苦的一年。中年人的十字路,慢慢走散了很多人。

那位陪你长大的老人,赵忠祥走了。NBA那么年轻的明星——科比,带着他骄傲的女儿去了天国,疫情还在无情无尽的蔓延……一切都这样突然,这样措手不及。

30岁后,我们的时间被无限拨快。但其实,不是时间快了,而是你真的开始知道:一切等不及,一切来不及,一切都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以前总说: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是多么老土,又抽象的词语。现在不是了。

我们打心里珍惜那随意走动的时光——在阳光下,在风雨里,干净的空气、安全的环境。

我们开始深思,我们努力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以前觉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真的是很华丽的词语,但今天,我们开始俯身去寻找最本真的需求。

我们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深爱着家人、孩子,愿疫情快快消散,愿国泰民安,愿我们每个人,有梦想,有希望,健康、顺达——享受你所在的今天,也不遗憾你离去的明天。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