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股市行情对当下的启示

2003年的“非典”是冠状病毒第一次对人类发起袭击,时隔17年,2020年与人类再次狭路相逢。资本市场遭遇“黑天鹅”,全球股市猛烈回调。本文用数据和逻辑为大家梳理市场的真实情况,供各位参考。

2003年“非典”股市行情对当下的启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搞懂历史,方能应对当下。

复盘2003年,看看当时市场发生了什么。

2002年12月第一例病例发现,到2003年7月,全球确诊和疑似都不再增加,宣布彻底结束。这8个月的时间里,总体股市除了最初一两月的疫情恐慌外,随后并没有持续杀跌。疫情7月份结束后,股市从1580跌倒1300,跌幅17.7%;然后2003年底至2004年初,又从1300涨到1783,涨幅37%;随后一年从1783跌到998,跌幅44%(这一波算是熊市了,然而跟疫情已经没关系了);随后是2006年和2007的大牛市。

2003年“非典”股市行情对当下的启示

说完历史,对比当下。

考虑宏观市场,应该考虑整体资本回报率。对比发现这两个年份里,3年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并无太大差别,也就是资本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基本上是持平的,只是GDP增速目前慢了下来,会拉低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情况,但我认为这个因素影响的没有前面两个多。

社会资本预期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再看市盈率的差别,当前市盈率比2003年便宜了一半还多。

2003年“非典”股市行情对当下的启示

如果说2003年的疫情后,股市跌了一整年的话,那大概率因素是因为股市本身高估太多,有回调的风险,疫情只是加速了估值修复的时间。

对比当前,数据上可以看出,估值修复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在就很便宜。

那么,GDP增速可能的下降是否会导致再次大幅杀跌呢?从数据上看,目前国内复工有序进行,疫情基本得到遏制,新增病例湖北以外已经连续几天个位数增长。第一季的服务业,旅游,餐饮,运输基本上是抹掉不少增速,但是也要看到国家保增速的决心。而且,大家都知道GDP会受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就已经反映到股价上了。疫情过后,中国的动员能力,大国担当会让世界刮目相看,真正认识中国的实力,促进中国的影响力,长期看是有好处的。

那么,当前的下跌仅仅是市场的情绪恐慌,投资者用脚投票投出来的。


回到个股,对于优秀的公司,最近的调整从长期看,反而是非常好的买点。“在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要敢于买进”,而是别人恐惧,你更恐惧,那你怎么挣到钱呢。


好了,以上是我对疫情影响的逻辑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特别说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为个人投资心得的记录,本人不对信息的不准确或遗漏承担任何责任;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构成交易和投资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