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生妻一詞,最早出自於漢李陵的,《答蘇武書》,四漢時期,李陵因不得已投靠兇奴,漢武帝殺他全家,後來蘇武寫信勸李陵歸漢,李陵便已《答蘇武書》作為回信,表明自己的心跡,心中說到蘇武曾經出使兇努的遭遇。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早先,蘇武以中郎將持節出兇努,結果被兇奴扣留,蘇元寧死不降,後來到貝加爾湖邊牧羊,十九年來,雖厲盡艱辛,卻持節不屈,這是蘇武牧羊的故事。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丁年就是成丁之年,謂之壯年,皓首就是頭髮透白了,智老年,這句話意思說,你在壯年時出使兇奴,到老年才得以迴歸,十九年中,老母親在家中亡故,年輕的妻子也因此改嫁。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生妻的意思是,丈夫還活著,但被休的女人。在中國古代,女人地位比較低下,一般來說,女人出嫁之後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能改嫁。夫妻雙方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也只能是男方休掉女方。但是,對結髮之妻,法律和道德也是有一定的保護的。因為,丈夫休掉,對女人說是奇恥大辱,特別是榮朝以後,女人講從一而終,人爭做貞潔烈女,這種情況下,哪怕I丈夫死了,女人也不會改嫁,否則就是不貞潔,更別說被休了。所以古代的男人可以休妻,但不能隨便休,必須是妻子犯了七出之條,才符合法律,道德規範。七出看起是對女人的保護,實際上是對女人極度不公平的,因為這樣一來,丈夫有理由休掉妻子,而妻子要離婚,則困難重重,條件嚴格,還會受人唾罵,隨著思想的進步,明清時期已經有人開始抨擊七出對女人的不公,直到清未,更多有學之士開始批判傳統婚煙觀,但七出一直延續到了您國初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