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家風?母親還是父親起主要作用?

vivian大薇子


感謝題主出這麼有意義的問題。

家風是指家庭裡面行為處事的風格,具體通過這個家庭成員言行舉止體現出來。父母是家庭絕對核心,在我們年少時,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做人做事;我們成年後,父母親的人生經驗,隨時為我們指點迷津,答疑解惑。

家風是我們成長中,最重要的潛在影響因素。勤儉持家,我們從小就會節儉;善良孝順,我們就會善待身邊的每一位人;勤勞致富,我們自然而然就會充滿著鬥志;反之,好吃懶做,吝嗇小氣,賭博成風,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慢慢也就變成這樣的人。

先有國,後有家,家風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和傳承。家庭做為國家的最小的組織單元,無數個家庭的家風,祖祖輩輩累積在一起,就會形成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國家的民族精神,通過家庭的家風的代代相傳,也完成了傳承和發揚。

父母親做為家庭的核心成員,一方面是家風的言傳身教者,一方面也是家風的承上啟下者。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被問,愛爸爸還是愛媽媽?我們都會回答,愛爸爸也愛媽媽,都一樣愛。我們從小的心裡就知道,爸爸和媽媽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如何愛爸爸,也就如何愛媽媽;怎樣愛媽媽,也就怎樣愛爸爸。父母親對我們同等重要,最重要。

我們也要做好家風的傳承者,與時俱進,把新時代的,優秀的作風,融合進家風中,言傳身教給我們的下一代。讓我們家庭越來越興旺,民族越來越繁榮富強。


王山而頻道


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這就是所謂的家風。

我從小生活在縣城,所以當時和老公談對象時,家裡父母還是頗多反對的,嫌棄老公是鄉下農村人,但我後來毫不猶豫的嫁給他我主要看中的還是他的家風、家教。

記得第一次去老公家時,看到的景象是婆婆半跪在床邊給臥床不起的爺爺餵飯,動作嫻熟又麻利,而剛從田裡回來的公公則放下農具主動過來幫忙,整個過程中兩位老人沒有一點不耐煩或者抱怨。

婚前,每次從單位去婆婆家都是老公騎摩托車載著我,婆婆怕風太大吹壞我的腿,特意給我縫製了兩個護腿,還蹲下去幫我係帶子。懷孕時,婆婆怕我吃不好營養跟不上,扔下偌大的蘋果園主動回城裡照顧我的一日三餐,現在二寶出生又幫我照顧兩個孩子更是盡心盡責,從沒喊過累。

結婚6年來,我從來沒見過公婆吵過架紅過臉,婆婆總是很溫柔的跟公公說話,遇事有商有量,家庭氛圍很融洽,而我也感受了來自家庭的愛與被愛。

在對待親戚朋友上,公婆也是盡心盡力,要是知道哪個親戚生病了會主動去醫院看望,隔段時間還要電話問候。在處理鄰里關係上婆婆也奉行禮尚往來,若鄰居給我們送點水果之類,婆婆在還別人盤子時要麼放幾顆蘋果,要麼放幾顆老家的時令蔬菜,總之是不會空著還回去的。

公婆都是農民且識字不多,講不出什麼上得了檯面的道理來,但他們總是用行動,身體力行來教導我們,

善良,正直,尊老愛幼,家和萬事興是他們留給我們最好的家風。

去年剛生了二胎,男孩,當別得知我們家兩個兒子時,都會委婉的說句“生男生女都一樣就是將來壓力大,難管教”,這時,婆婆總是一笑而過,她總說兩孩子才是咱家的最大的寶貝,所以我覺得兩個孩子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經過耳濡目染定會有禮貌能成器,雖然家裡還有房貸不是太富裕,但這樣的家庭是充滿希望的家庭,我想我們一定會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所以,在家風傳承上母親和父親起著一樣重要的作用,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傳承和遵循,正如著名主持人董卿在詩詞大會上說:

家風正,則後代正

家風正,則源頭正

家風正,則國家正

希望更多家庭能建立並保持良好的家風,家教。


螺絲釘284713343


一個好的家風對下代孩子起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母親對兒女的教育方面更重要,?家父常在外 奔波,母親和兒女常年在一塊生活,形影不離,母親的一舉一動,兒女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知不覺的影響著孩子,所以母親是孩子一生第一位老師。我的奶奶和爺爺是最好的長輩,爺爺姐妹兄弟八個,四男四女,我爺爺是老五,從我記事算起,爺爺那代是個和睦的大家庭,我聽我四奶奶說,我奶奶是管家的,奶奶從不自私,對每位親人同等待遇。對待左鄰右舍很善良,通情達理。爺爺是位德高望重,思想進步,是位地下共產黨員,解放後是區長。爺爺把我的父親與叔叔交給祖國與黨,參加革命工作,報孝祖國,只因忠國,不能盡孝,我爺爺在六三年急病去世,我父親與叔叔因忙於工作沒看到爺爺一眼,家裡.有二個叔叔,一個是在公社,一個在縣工作,為爺爺處理了後事。由於上代好的家風,帶動了我們這代孑孫,我父親與幾位叔叔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好公僕,是毛主席時代的基層幹部,為公而公,兩袖清風,我母親是位最善良的母親,母親與奶奶關係特親,我父親的同志去我家,他們認為是母女關係,從我記事,我家從耒沒鬥過嘴,我母親與幾個嬸母關係非常好,互相尊敬和愛護,和睦相處,對待下代兒女相親相愛,不分你我,互相幫助,教育我們好好學習知識,將耒報孝祖國而努力!我們弟兄姐妹共十九個,都參加了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有的己退離休,有的還在努力的工作。由於父輩的影響,我們大多數是位優秀的黨員先進的工作者。我們姐妹兄弟團結一致,雖然不在同市區,但是我們的心緊相連,目標一致,為國出力,為民服務。互關互愛,我感到特別過年過節,互相問候,有時間歡聚一堂,心裡更快樂,有長輩的好家風影響,教育了我們人生道路,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大家庭!


天長地久紅玫瑰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覺得爸爸媽媽的教育都很重要。因為老爸是軍人,從小爸爸給自己講得都是堅強勇敢這樣的話,媽媽雖然是軍人,但是她給我講得和爸爸講得就不一樣,還是講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樣,而且不能太任性,特別強調要獨立,我認為他們講得都對,一個家庭首先要完整,缺一不可,這樣才能讓孩子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


我是糖糖寶貝


我覺得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比如說我當時和我前夫戀愛的時候,他對我真的很好,我沒有注意過他的家庭,然而結婚以後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和母親關係非常不好,經常吵架,這對他來說心理上有過很大的影響,以至於我們之後的婚姻,他有許多的思想和正常的人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從小缺愛的環境里長大,所以更加的對另一半要求很高,這也就是我現在的體會。如果尋找另一半的話一定要看他的原生家庭。一個家庭是否和諧,我認為還是女性佔有更重要的地位,一個能當好媽媽好妻子的人,他的家一定是溫暖幸福的。


子涵自己帶寶寶又怎樣


大家好,我是自媒體新手,很高興給大家分享這個問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也是禮儀之邦。一個國家有自己的禮儀。我們一個小家也有自己的規矩。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家風,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作為孩子在家裡,從小到大受父母很多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我們。

一個家的家風我個人認為,父母都起著主導作用,只不過他們主導的方向不通,母親在家裡洗洗涮涮,打掃房間,影響我們做事要有規律,東西該放好都放好,收拾好。有更溫柔善良的一面。父親給家裡添置東西,帶我們出去玩,做事雷厲風行,一就是一,勇於承擔。讓我們更加堅強的面對生活,面對挫折,面對這個社會。正是有他們的精心照料,我們才成為社會一個有用的人。這是我的看法,謝謝大家閱讀。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提你


一個家庭的家風,父親和母親都同樣重要。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個家庭長期培養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圍。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格局和母親的修養,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父親好比火車頭,決定著一個家庭的方向。所以,父親的格局很重要。所謂格局,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眼界和胸懷。父親的人品高尚,眼界寬闊,才能保證一個家庭大的方向不會出錯。

我的父親是一個地道的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他對我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麼事情,不做則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猶記得那是暑假的時候,跟著父親去播種玉米種子。我負責播種,施肥,父親負責挑糞。

剛開始時,我還很認真,乾的很賣力。後來太陽出來了,曬得火辣辣的。我就開始不耐煩起來了。加上又快結束了。於是,該播3粒玉米種子的,我4、5顆的播。果然快了很多,一會兒就把種子播完了。

我很得意地跑到樹蔭下,躲著大太陽。父親挑著擔過來,問我,你都播完啦?我說,是的。後來我看到父親在撿多餘的種子。

父親對我說,你多播了種子,一是浪費,二是以後還要多花時間來撥出多餘的幼苗。做什麼事情,不做就算了,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我聽了一句話也沒說,臉上火辣辣的。誰說,沒文化的人就講不出道理了。我覺得父親樸實的話語裡,蘊藏著深刻的大道理。

從此以後,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先預估自己能不能做到。不能做到就不去碰。如果決定去做,那麼再大的困難也要想辦法克服。力爭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把事情做到最好。

父親是山,母親是水。高山巍峨,大海包容。

一個家庭的家風,離不開父親的格局,也離不開母親的修養。

父親是偉大的,也是粗獷的。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遠遠不如母親來的和風細雨。

好的母親,一定同時也是一個好的女人。她會把學習成長貫穿在整個人生中。

娶到一個好的女人,可以幸福三代人。好的女人,能很好地侍奉公婆,巧妙地處理好婆媳關係,不讓自己的男人受夾板氣;可以是男人的賢內助,也可以是溫柔如水的小女人;是孩子的好媽媽,更是孩子的好朋友。可以說,娶到一個好女人,真的可以旺三代。

女人一旦把學習和成長作為終身的事業,她勢必會不斷完善自己,時時反省自己。她會內外兼修,通過控制飲食,合理運動來保持自己的身材;她也會通過讀書,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不斷的努力,把自己慢慢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她管理孩子的學習,不是大聲的吼罵,而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當孩子做錯事情時,絕不會粗暴地對待。而是給孩子講清道理,讓她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家庭應該是溫暖的,和睦的。這樣,男人在外面的打拼,才有動力和意義。男人和女人,好比兩扇門。男人向左,出去打拼;女人在右,守候家庭。

所以,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同樣重要。父親的格局,母親的修養,決定了一個家庭家風的走向和傳承。


一杯清茶的小屋


回答第一個問題:

如果把家風比作是一個圓,那麼,家規就是圓中點那個中心點。俗話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家,好的家規一定會讓一個家庭樹立起良好的家風,相反,如果一個家庭裡沒有家規或者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家規,那麼,這個家庭肯定不會形成良好的家風。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一個家庭,我認為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都會對一個家風起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讓孩子們在朝夕相處,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至因為如此,中國許多家庭父母都在德操、勤儉、尚學、習性等方面堅持不懈給孩子做出樣子,讓孩子去效仿,從而讓孩子在效仿的過程中形成規則感。長此以往,良好的家風便一脈相承,代代相傳!





洲哥閒聊


一般來說,“家風”是一種由父母(或祖輩)所提倡並能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

我們目前的家庭結構再不會出現大家庭,三口之家家風的傳承更多的靠父母的影響,而父母親依靠自己從先輩薰陶中得到的定力,結合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而這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家風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家風對於一個家庭或曰家族來講,它是一項比金子更珍貴的精神財富。

家風的重要性──那環繞父母心靈的氣氛,也瀰漫於整個家庭之中,而且影響到家庭中的每一部分。

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皮皮文化傳媒


母愛偉大!父愛如山!

母親是子女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所有的生活作風。興趣愛好。來源於媽媽的教育和培養引導。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風造就了子女的優秀。

母親慈愛。通情達理。成就了家庭的溫暖。一家人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