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手下有多位猛将,除张辽和高顺外,其余人下场如何?

大侃历史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他的武力代表了三国的最高水平。如演义中,吕布虎牢关大战刘关张三英,濮阳城外大战曹营六将,都是以少战多的精彩之处。强将手下无弱兵,吕布天下第一,他的手下部将也是非常厉害的。

其中最厉害的有张辽、高顺、臧霸、曹性、郝萌、成廉、宋宪、魏续、侯成。这九人之中,高顺统领陷阵营,地位远高于其他众人。除高顺外,其余八人称之为“八健将”。

吕布手下诸多猛将,最厉害的要数“八健将”之首张辽和陷阵营统领高顺了,他们二人是吕布手下不可多得的大将。

如关羽曾对张飞说过张辽武功不次于你我兄弟二人的话,对张辽之勇非常佩服。张辽在吕布死后,归顺曹操,大显身手,位列五子良将之首,达到了个人事业的巅峰时期,结局比较完美。

而高顺,是吕布手下特种兵“陷阵营”首领,武功高强,每次战斗都是第一个攻破敌方阵地,夺得头功之人。如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被高顺和手下曹性联手射瞎一只眼睛的。然而,由于高顺打战太勇猛,得罪曹营众将,被擒获后,和吕布、陈宫一同被斩首示众。

除了张辽和高顺这两员猛将之外,吕布阵营剩下的其他七个健将结局如何?

演义中,这七员健将,除臧霸和侯成外,其余五人惨死

臧霸,字宣高,曾经大战乐进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归顺曹操后,受封为琅邪相,掌管青、徐二州。随后,臧霸还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赤壁之战时,徐庶在军中散布西凉马超、韩遂谋反的谣言,曹操信以为真,派臧霸和徐庶两人星夜赴散关,防备马超。臧霸躲过赤壁之败,在演义中也没有了记载。

曹性,武功不怎么样,射箭功夫却十分了得,他曾经射瞎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仅凭这一点,曹性足够吹一段时间了,然而,却因此丧命于夏侯惇手上,惊慌中被夏侯惇杀死。

郝萌,为帮吕布重新和袁术结姻,突围出城时,被张飞一合生擒,押解见到曹操,诉说缘由,被曹操斩首示众。

成廉,在吕布被曹营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六将杀败落荒而逃后,他被乐进一箭射死。

宋宪、魏续、侯成三人在吕布即将败亡时,绑缚吕布、陈宫等人,归顺曹操。白马坡之战,宋宪出战颜良,战不三合,被秒杀。魏续为给宋宪报仇,拍马大战颜良,结果也被秒杀。

侯成,因酿酒被吕布责打五十大板,他便对吕布怀恨在心,偷盗吕布的赤兔马,导致吕布被擒。此后,侯成便失去了踪迹。

在历史上,这七人结局却是这样的结局:五个下落不明,一个结局很好,一个被杀

臧霸归顺曹操后,大放异彩,虽然不如张辽“五子良将之首”的成就大,足以封妻荫子了。他生前备受曹操和曹丕、曹叡三代尊崇,死后还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七月(公元243年)。

曹性,曾阻止郝萌的谋反行为,而得到吕布的赏识,被称为“健儿”,在吕布死后下落不明。

郝萌,受到袁术蛊惑,起兵造反,差点杀了吕布,被高顺及时赶来击退,在曹性的倒戈下,被斩杀。

成廉,骁勇善战,在曹操总攻下邳时,被曹操生擒活捉,并没有交代是否被杀,下落不明。

宋宪、魏续、侯成,这三人对吕布失去信心,又因吕布无故处罚,于是绑着陈宫归顺曹操,此后便没有了记载,下落不明。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结语

吕布本来只是丁原、董卓手下一员大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主公。他和王允联合,除掉汉贼董卓后,才达到个人巅峰时期。吕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离不开张辽、高顺等忠心耿耿的猛将。

对于张辽和高顺两人的结局,大部分都知道,张辽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高顺被杀。其他人在正史上结局,臧霸依旧好运气,封妻荫子,郝萌被曹性所杀,成廉、曹性、宋宪、魏续、侯成五人下落不明。

由此可见,吕布手下诸多猛将,正史上结局和演义中大不同,演义中诸多猛将惨死,而正史上却有五人下落不明,没有记载。


魁哥说历史


吕布,号称“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在三国里,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关羽、张飞、赵云,统统不是他的对手。自然而然,这样厉害的将领,他手下的猛将,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给大家盘点其中十位,并说出他们的结局。

一、张辽

张辽原本就是在吕布麾下效力,后来吕布战败被杀,投靠了曹操。张辽原本是坚决不降的,曹操也打算杀了他,幸亏刘备求救,才幸免于难。之后张辽追随曹操,曾在逍遥津大破孙权大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威震天下,成了“五子良将”之首,被誉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演义中的结局: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后,曹丕南征孙权,张辽随军作战,结果被丁奉一箭射中腰,不久就病死了。

正史中的结局:公元221年,屯兵雍丘,不久得病,公元222年病逝,谥曰“刚侯”。

二、高顺

高顺,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将领,他为人有威严,不好饮酒,有将帅风度,曾平定了吕布部将\t郝萌的反叛,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屡次劝谏吕布,结果不被采纳。

结局:吕布下邳兵败被杀后,曹操曾打算招降高顺,没想到高顺是个硬汉子,宁死不降。曹操无奈,只能将他杀死。之后高顺的首级被送到许昌城门前示众,不过曹操还是很有良心的,最后还是厚葬了高顺。

三、华雄

华雄,是关西人,他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是吕布手下健将。在汜水关前,他曾主动请缨,挑战十八路诸侯,接连杀死了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多位将领,威震一时。

演义中的结局:关羽一刀秒杀华雄,连斟好的酒还是温的,这就是“温酒斩华雄”。

正史中的结局:跟演义十分不同,华雄其实不是被关羽所杀的,“温酒斩华雄”是罗贯中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虚构的一个情节。华雄其实是被孙坚所杀。

四、臧霸

臧霸,曾是吕布手下骁将,后来投靠了曹操。曹丕即位后,臧霸被封为执金吾,食邑三千户。魏明帝曹睿时,又加封五百户,死后谥号“威侯”。

结局:吕布兵败被杀后,曹操命人到处寻找臧霸,最终找到了他。臧霸不光自己投靠了曹操,还帮曹操招降了吴敦、尹礼、孙观等人,后被封为琅邪国相。

五、郝萌

他也是吕布手下一员将领,后来在袁术的劝说下,背板了吕布。

演义中的结局:吕布被困下邳时,郝萌在护送许汜、王楷回城时,受到了张飞的袭击,最终被曹操所杀。

正史中的结局:郝萌背叛吕布后,受到了其部将曹性和吕布部将高顺阻止,最后被高顺所杀。

六、曹性

他是吕布麾下一员健将,跟随吕布南征北战多年。他曾叛徒郝萌交战,并砍去他一只手臂,深受吕布的嘉奖。曹性最大的战功,是射瞎了夏侯惇的左目。

结局:曹性射瞎夏侯惇左目后,夏侯惇大怒,最终将他杀死。

七、宋宪

他是东汉末年吕布部将,勇猛过人、武力绝人。曹操讨伐吕布时,水淹下邳。然后,吕布却对部下的生死不闻不顾,还说自己有赤兔马,渡水如履平地。最终,宋宪暗中联合吕布部将魏续、侯成等人,捆绑了吕布,开城投降。从此之后,正史不见下落。

演义中的结局:他因喝酒,被吕布杖打,于是对吕布怀恨在心,最终生擒吕布,投靠了曹操。

八、成廉

他是吕布八健将之一,演义中的他,并不出彩,在跟曹操对战时,被乐进一箭射死。不过正史上的成廉,确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他曾跟随吕布十余骑,讨伐张燕一万精兵。每次作战,他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后来吕布兵败下邳时,被曹操生擒,于是投降了曹操。

九、魏续

他和成廉一样,也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但他同时也是吕布的亲戚,跟随吕布到处征战。

结局:白马之战时,魏续为了给宋宪报仇,和袁绍大将颜良对战,没想到一个回合不到,就被颜良斩落马下。

十、薛兰

正史上的薛兰,是东汉末八俊之一,也是吕布手下健将,在屯兵钜野时,被曹军斩杀。演义中的他,在和许褚交战两回合时,被斩落马下。

总结

不得不说,吕布手下猛将,还是相当多的。然而,吕布不善于驾驭将领,又听不进劝谏,最终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真是可惜可叹!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吕布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元哥说三国


首先我们看一下,吕布手下除张辽和高顺外,还有哪些将领。在《三国演义》第11回,吕布听取了陈宫的建议,偷袭夺取了衮州,他命副将副将薛兰、李封留守兖州,自己则带着高顺和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驻守濮阳。因此他手下共有十一员大将。这十一人中张辽归顺了曹操。而高顺被俘以后被曹操杀死,我们就看一下其他九人的下场:

李封

曹操收服许褚后,率军前来攻打衮州时,许褚为了表功,请缨出战。结果许褚两合杀死李封,也是吕布手下第一个被杀死的部将。

薛兰

李封死后,薛兰不敢回城,向巨野逃去。结果吕虔飞马追上,将他一箭射死,成为第二个领便当的武将。

成廉

收复衮州以后,曹操又率军夺取了濮阳,然后兵进定陶。吕布出战不利,落荒而逃,成廉在混乱中被乐进射于马下,死于非命。

曹性

吕布率军围攻小沛时,刘备向曹操求援,曹操命夏侯惇率军来救,击败了高顺,结果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眼,夏侯惇反胜为败。不过夏侯惇在败走前,拔矢啖睛,冲上去一枪杀死曹性。

郝萌

吕布被困下邳后,命郝萌保护谋士许汜、王楷冲出重围,去向袁术求救。结果在返回时,郝萌遇到张飞,只一合就被活捉。刘备把郝萌押送到了曹操帐中,曹操下令将郝萌处死。

宋宪

宋宪在下邳之战时和魏续、侯成等人勾结造反,他偷偷取了吕布的方天画戟,投降了曹操。不过宋宪在白马之战遇到颜良,三合被杀,也是不得善终。

魏续

魏续和宋宪在白门楼上联手绑了吕布,做了曹操的内应。结局也和宋宪差不多,宋宪战死以后魏续想冲上去报仇,结果被颜良一刀砍死。

侯成

侯成也参与了宋宪等人的反叛行动,他负责的是盗走吕布的赤兔马。侯成在盗马以后只有吕布被押送到曹操面前时出场一次,此后没有再露面,估计是驻守某个地方善终了。

臧霸

臧霸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勇将,和张辽并列,曾经和乐进交手战平,还击败过曹洪,其水平应该和张辽接近。在曹操攻打下邳时臧霸并不在城内,而是奉命结连泰山贼寇,和孙观等人占据山东。

吕布死后,张辽去招降臧霸,臧霸又招安了孙观、吴敦、尹礼,曹操见他有功,封为琅琊相。臧霸最后一次出场,是在赤壁之战时,徐庶按照庞统的计策,主动请命去驻守散关,监视马腾,以躲避火烧赤壁之灾。曹操同意后命臧霸和徐庶一同前往,结果臧霸也是躲过一劫。此后臧霸没有再出现过,所以他也是吕布手下少数善终的武将之一。


不沉的经远


吕布比较有名的将领总的来说有九个,分别是魏续、宋宪、郝萌、曹性、成廉、侯成、张辽和臧霸。

高顺

高顺号称陷陈营,随吕布奔波征战,劳苦奋命而又忠心耿耿。下邳城破,高顺为曹操所俘,不降被曹操处斩。

魏续

吕布手下将领之一,曹操攻打下邳城时因吕布只听妻言,不从将计,而与侯成、宋宪一起背叛吕布、投降曹操。后来白马之战中宋宪被颜良斩落马下,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

宋宪

吕布麾下大将。下邳之战时吕布规定不再喝酒而侯成因献酒而遭棒责,与侯成、魏续一起投降了曹操。后来与袁绍军交战时,死在猛将颜良刀下。

郝萌

吕布健将。随布转战,引伏兵袭曹操,又于濮阳围曹操。后曹操、刘备联合攻打吕布,吕布支撑不住,谋士许汜、王楷劝布求婚于袁术,布乃令郝萌、张辽引兵一千,送许汜、王楷出隘口。郝萌将五百人,跟许汜、王楷而去。郝萌回去时被张飞发现并被生擒,刘备将郝萌押往大寨见曹操,并说了吕布要与袁术结姻的事,曹操大怒,斩萌于军门。

曹性

吕布健将。曹操攻打吕布徐州时与高顺一起对阵夏侯惇,高顺与夏侯惇打了几十回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射中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拔矢啖睛,复挺枪纵马,直取性。曹性被夏侯惇的英勇吓住了,不及提防,被砍下马。

成廉

吕布六健将之一,为张辽统领。濮阳之战大败曹操,被乐进射死。

侯成

吕布六健将之一,为张辽统领。濮阳之战为乐进所杀。

张辽

下邳城被曹操攻陷后被抓,忠勇正直,不服曹操而却被看中,又有刘备和关羽的保全,归降曹操后与曹操南征北战,后来成为镇守南方吴国的一方大将。

臧霸

吕布战败后归降曹操,在后来对抗东吴进犯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朕惊历史


吕布是个英雄,手底下猛将如云,除了知名的张辽、高顺之外,还有许多小有名气的猛将,如魏续、宋宪等等,吕布死了之后,他们的下场又如何呢?


咱们不妨盘点一下。

1、宋宪

吕布死了之后,宋宪投降了曹操,后来,袁绍与曹操大战,袁绍帐下第一高手颜良挑战曹操诸将,曹操未知虚实,派了宋宪出马。

当时,曹操还给宋宪加油鼓劲,夸赞他是吕布帐下第一高手,我看好你哦,宋宪听了,大喜,屁颠屁颠地上战场了,结果,三合之下,死于颜良之手。

2、魏续

和宋宪一样,魏续也投靠了曹操,袁曹大战之时,他也参加了,宋宪被颜良三合斩杀之后,魏续请命出战,要替好哥们报仇,结果一合就被颜良斩杀了,给颜良热身了。

3、臧霸

臧霸是个二流高手,曾经与乐进打了几十合,不分胜负,吕布死了之后,臧霸投降了曹操,后来在与袁绍、孙权的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封为执金吾,相当于京城公安局局长,食邑三千户,寿终正寝。

4、秦宜禄


秦宜禄之所以有名,在于他娶了一个倾城之色的老婆杜氏,这个杜氏因为长相可人,举止风流,被不少色狼惦记,其中就包括关羽。

攻城之前,关羽三番五次请求曹操把杜氏赏赐给他,但曹操却占为己有了,关羽气恼,就千里走单骑找大哥去了,杜氏成了曹操的女人。

而秦宜禄呢,老婆被抢了之后,儿子秦朗认了曹操为爹,凄凄惨惨戚戚,他也被曹操打发的远远的,干了边防守将,最后被张飞杀了!

5、曹性

曹性武艺一般,但射箭技术一流,当年夏侯惇与高顺大战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纵马逃跑,夏侯惇策马急追,结果追着,追着,没提防“嗖”的一声冷箭,正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吃痛,一下子把箭拔了出来,发现带出了眼珠子,于是就把眼珠子嚼吧嚼吧吃了。

吃完了眼珠子之后,夏侯惇发现射他的正是曹性,于是骑马追上了曹性,一枪刺死了他。

除了以上较为有名的五名将领之外,还有薛兰、成廉、郝荫、侯成等等,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一半秋色


巜三国》中吕布多谓的多员猛将,基本上也就是其手下的一猛、五谋、八健将。

八健将: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

一猛:藏霸。

五谋:陈宫,陈珪,陈登,许汜,王楷。



吕布死后,二猛之首张辽被曹操纳入麾下。其人忠厚英猛,后与关羽兄弟相称。华容道曹操被关羽截住后,张辽下马恳情,最终让关羽动容。



高顺:吕布被杀后,曹操有意留之,却遇刘备一句话:“此人从被擒获一言不语,可谓忠心不二,曹公得之必锦上添花”!

曹操听完,下令将高顺斩首。



郝萌:曹军抵近下坯时,郝萌受吕布之托去请袁术帮忙,半途中遇张飞被打败,后被曹操下令和吕布一起被斩首(三国里有说叛吕被杀,说法不一)。

曹性:偷袭曹营时射瞎了曹操爱将夏侯惇的一只眼睛,吕布兵败后被俘,也是和吕布一起被杀,夏侯惇亲自动的手。

成廉:被徐晃擒获,虽至死不降,但因与张辽交好,曹操特准回乡耕田。

吕布在下邳被围时,宋宪、魏续和侯成一起投了曹操。由于这仨人的临阵倒戈,致使吕布失去了犄角,最终兵败。



官渡之战,宋宪奉命守白马,在交战中和魏续均被颜良斩于马下。候成在官渡之战后失踪,被曹操列为失踪人员(张辽说受伤落马后被踩成了肉泥)。

吕布兵败被擒后,藏霸只身逃进深山。最后被曹操派人以礼相待,备足吃喝放在山石之上,并许诺绝不刀兵相见,以诚待降,三日后,藏霸归降曹操。



曹喜武力不在张辽之下,官渡时委以重任据青州,免了侧翼之忧。曹丕时代,官居列候(一方霸主),曹丕与其多次斡旋(其功高震主,曹丕欲释其权)均不成。



后藏霸看出事态不妙,主动易帜,曹丕赏了他一个油水极大的官品,最后善终。

陈宫:拒不降曹。

曹无奈下,挥泪命徐褚将其斩首。

陈珪、陈登父子里应外合,破了吕布,降了曹操以后为帐下谋士。

王楷:吕布死后,携家隐居,巜三国》里没下文。

许汜:许汜原本就是曹操手下,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叛迎吕布。下坯被围时,吕布派其与王楷一同前往袁术军中求援。得知吕布败后逃到荆州,后不知去向。

另外,除张辽藏霸及八将以外,和吕布一起被斩首的还有曹豹(曹性弟)、陈卫(陈登弟)两位名将等。



吕布城破被俘后当天被杀,高顺与陈宫多活了一天。

吕布、陈宫、高顺的人头被送到许都悬挂在城门口示众三天,后曹操派张辽迎回厚葬。

其实,吕布极其部将均毁在貂蝉之手。

吕布连三次战败不出,曹操大军随渐渐包围了下邳,陈宫建议吕布“出屯于外”并截断曹军粮道,自己和高顺“闭守于内”,以便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然而貂蝉确趴在吕布怀里说:“高顺与陈宫向来不合,如果让他们两个一起坚守城池的话,万一将军出城后,他们就可能降曹,将军若出城,恐怕就成了丧家犬了”!



一番云雨后,吕布听其言闭城不出。魏续、候成、宋宪知道后心灰意冷下感到失望,遂在一次犯错被杖责时被手下鼓动叛曹。致使吕布无力再战下投降,也促使手下二十多员大将死走逃亡伤。


骁勇34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吕布手下二十位猛将,除张辽高顺外,其余十八人下场如何?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字奉先,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也,其武力世间少有。不过题主所说吕布手下有二十位猛将,我不能苟同,如果非要给个数字,吕布手下应该有八个猛将,号称“八健将”。

他们分别是张辽、臧霸、魏续、宋宪、郝萌、曹性、成廉和侯成。不是还有一个高顺吗?是有,不过他不属于这八健将之一,而是吕布陷阵营中的训练官和指挥官。如果说要有区别,八健将属于冲锋陷阵类型的,而高顺属于调兵遣将类型的。

对于这九个人,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张辽了,他还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吕布在白门楼上被绞杀后,曹操念其人才难得,便招降了张辽,就这样,张辽从此在曹操麾下南征北战。

那么其他八位最终下场如何?下场都不太好。

臧霸

严格来说,臧霸并不算是吕布的部将,他只是依附于吕布,有着极大的独立势力。之所以与吕布联合,盖因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吕布被曹操击败后,臧霸败逃,曹操曾招降臧霸,还将青州南部和徐州北部的地区交给臧霸,一直到曹丕篡汉自立,臧霸还依然在这片区域有着自己的势力,不过大不如以前了。这种现象类似于张绣,不过其结局被张绣好多了。

魏续、宋宪、侯成

反水三大将,这三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对了,魏续还和吕布有着亲属关系,因此在吕布军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不过在吕布被围困下邳城时,这三个人突然间就反水了,不仅抓了吕布的智囊陈宫,还抓了熟睡的吕布,就此投降了曹操,后来就没有什么消息。估计也没有受到什么重用,这样的反骨仔谁敢重用?

曹性

虽姓曹,但不是曹操的宗族。能力虽然没有多大,不过他好歹也曾射瞎过夏侯惇的眼睛,但这是《三国演义》虚构的,真实历史上,夏侯惇的眼睛是被流矢打中的。当然了,《三国演义》是这么写的,夏侯惇被射瞎眼睛后,一怒之下,就把曹性给斩于马下。

郝萌

也是个反骨仔,不过因跟随吕布时间不长,也不算个背叛者。不过他在造吕布反的时候,的确打得吕布一个措手不及,让吕布等人从厕所逃出,最后被高顺给擒杀。

成廉

成廉应该算是吕布手下最早一批的部将,是史书上真正提到过与吕布一起冲锋陷阵的亲随,也算是吕布军中的老人。不过后来吕布被曹操逼退到下邳之后,成廉不幸被曹操给活捉。

高顺

可惜了这个带兵的人才,高顺所带出的陷阵营,可堪和曹操虎豹骑一战。而且在吕布军中,真正有大将之才,除了陈宫之外,就属高顺了。在演义里,高顺是和张辽齐名的,但其实吕布信任高顺比较多。不过可以在白门楼一起和吕布被杀。

总的说来,吕布手下并没有什么多出色的人才,他的败亡是迟早的事儿。


青史回声


检点一下吕布麾下的众将。突然发现,曾经效命于吕布的人才还是蛮多的,列出来,一点都不比袁绍、曹操差。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吕布居然败亡的如此之惨。

看来,还真不能怨天尤人,确实是吕布自己的问题。

把曾经在吕布麾下效命的武将列出来:

1.华雄

这是早先吕布的部下,武艺十分高强,原著说他身长八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兼有四种猛兽的优点:力量、矫健、速度、敏捷。



汜水关斩鲍忠,梁东击孙策、斩祖茂,虎牢关杀俞涉,斩潘凤,大发神威。

结局:在虎牢关被关羽温酒之刻斩杀

2.高顺

实际上,在吕布的帐下,高顺的地位和受信重程度远比张辽强得多。在军队中,高顺的地位仅次于吕布,他是有独立领军的权力的,经常作为吕布的偏师使用。


高顺忠诚厚道,作战勇敢,武艺也不错,他还有着相当不错的领兵能力,是个将才。

结果:下邳城一战,与吕布同时遭擒,不降被杀。非常可惜,如果活下来,成就当不在张辽之下。

3.张辽

曾在吕布麾下效力的各位部将中,张辽的成就算是最大的了。在吕布手下时,就是八健将中的高级将领,归顺曹操后,屡建战功,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后来成为独当一面的重将。逍遥津一战,八百破东吴,威震江东。


结局:随曹丕征吴之战中,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伤重不治而亡。

4.臧霸

在吕布麾下时,臧霸是与张辽地位相平的高级将领,部下领有三名健将。臧霸武艺不错,曾与乐进三十合战成平手。臧霸的领兵能力也不错,是个将才。

吕布败亡后臧霸归降了曹操,上阵次数大减,影响力渐弱。

结局:赤壁之战前期,受命与徐庶一起离开赤壁战场,率兵去守长安,从此后随徐庶一同消失了踪影。

5.成廉

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濮阳城一战,多次与曹军作战,也是一员骁将。

结局:濮阳之战,吕布被曹军众将围殴败走,成廉则被乐进一箭射死。

6.郝萌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随吕布征战多时。

结局:下邳城突围战,为张飞生擒活捉,被曹操下令斩杀。

7.曹性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随吕布征战多年。与曹军对阵中,曾一箭射中夏侯惇的眼睛。


结局:射伤夏侯惇后,被夏侯惇吞睛后,一枪搠死。

8.侯成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追随吕布四处征战。

下邳城被围,侯成违背吕布戒酒令,被吕布杖责。于是侯成策动魏续和宋宪谋叛,白门楼擒住了吕布,归降曹操。

结局:归降曹操后,再无形迹。

9.宋宪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追随吕布多年。

下邳城被围,宋宪、魏续和侯成谋叛,白门楼擒住吕布,投降曹操。


结局:白马坡一战,与颜良对阵,只三合,被颜良斩于马下。

10.魏续

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他还是吕布的亲戚,随吕布四处征战。

下邳城被围后,他与侯成、宋宪背叛了吕布,发动白门楼之变,擒住吕布,投降了曹操。

结局:白马坡一战,魏续为替宋宪报仇,与颜良对战,被颜良一个回合斩杀。

11.李封

吕布手下将领。曹操征徐州期间,吕布偷袭兖州,得手后命其与薛兰在兖州镇守。

结局:薛兰、李封率兵外出掳掠,城中空虚,曹操引军而来,薛兰、李封引兵出城迎战,李封挺戟出阵,被许褚斩杀。

12.薛兰

吕布手下将领。曹操征徐州期间,吕布命其与李封同在兖州镇守。




结局:薛兰、李封镇守兖州,曹操引军而来,薛兰、李封引兵出战。许褚斩杀李封,薛兰急回,被李典拦住。薛兰不敢回城,逃往巨野,被吕虔追来,一箭射于马下。

13.孙观、14.吴敦、15.尹礼、16.昌豨

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为泰山四寇,支持吕布与曹军作战。但被许褚以一敌四击败。

结局:陈登施“离间计”,吕布上当,杀散了来支援他的四寇,此后四人不见踪迹。


17.张邈

曾为会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之一,本与曹操交好,因担心曹操对其不利,被陈宫劝迎吕布叛曹。

结局:吕布势微后,张邈投奔袁术,再无形迹。

18.张超

张邈之弟,也为会盟讨董十八路诸侯之一。后与兄长一同叛曹,张超驻守雍丘。

结局:雍丘被攻曹操攻破后,张超自杀而死。

吕布手下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实力一点不比曹操、袁绍差。但吕布确实统帅能力不足,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兵败身死,树倒猢狲散。


馋嘴肥猫铲史官


按照通常的说法,吕布有高顺和八健将,八健将为:张辽、臧霸、郝萌、成廉、曹性、魏续、宋宪、侯成。借着这个问题,星火辰就说说历史上吕布帐下诸将的实情和他们的结局。

一、历史上的高顺

高顺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投奔的吕布,都不是很清楚。反正知道高顺很能打仗,几百人的陷阵营,就能让他屡战屡胜。历史上的高顺虽然对吕布很忠心,却屡屡像个大老哥一样教训吕布,难怪吕布对他不太亲切。演义中高顺与张辽好像齐名,其实高顺受吕布的信任程度远远超出张辽,后来被曹操所擒,被杀。

二、关于吕布八健将的记录

1、张辽:和吕布同乡。既是八健将之一,也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三国演义》中的张辽基本上和正史描述接近。需要说明的只是,张辽最初在并州丁原手下的地位并不比吕布低太多,还归附过董卓,后来才进入吕布帐下。因为张辽的复杂经历,虽然在吕布军中地位较高,但却应该不是吕布最亲近的将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曹操杀高顺而留张辽。

2、臧霸:历史上的臧霸就其实际影响力来说,甚至不比吕布等诸侯小,甚至可以算是一方诸侯了,但三国演义把他只是写成了吕布的八健将之一。真实的臧霸曾经纵横于青徐地带(徐州北部),是当地的地头蛇,还和吕布作对过。他和吕布后来的关系,绝不是臣服,最多算是联合。吕布死后,曹操招降了臧霸和他那些兄弟们,甚至却不得不把青徐一带交给臧霸等人管理,直到曹丕即位后,臧霸等人依旧在这一带有很大的势力,是当地的实力派人物。需要说明的是,官渡之战时,臧霸在青徐一带有力的打击了袁绍的军队,使得曹操不用分心东顾。

3、曹性:曹性的结局不是很清楚。《三国演义》中曹性是射瞎了夏侯惇的眼睛,而事实上,这事儿是虚构的。历史上的曹性因为平叛之功(郝萌之乱),被吕布用来取代郝萌。

4、郝萌:郝萌不萌!他可是吕布的叛将,曾经率领其手下河内兵造吕布的反,搞得吕布逃跑去投奔高顺,后来,郝萌被高顺擒杀,而不是像演义里那样被张飞拿下。

5、成廉:成廉、魏越两个人,是史书上真正提到的与吕布一起冲锋陷阵的亲近骁将,他们曾以数百骑冲破了黑山军的数万大军。后来,曹操亲征吕布时,成廉被曹操活捉。

6、魏续:魏续在吕布军中地位较高,因为他和有亲属关系,吕布曾经把高顺的陷阵营交给魏续带领。魏续又是反水三将之一,擒住了陈宫等人,投降曹操。

7、宋宪:反水三将之一,后来投降曹操。

8、侯成:反水三将之一,后来投降曹操。

三、吕布的其他将领

1、陈宫:他的故事,演义和历史差别很大,陈宫没有捉放曹过,他是大概曹操入主东郡或是入主兖州后才投入曹操帐下的,后来因为曹操杀名士的事件,又引诱吕布来占兖州,背叛曹操,这才投入吕布军中。历史上关于陈宫和吕布的关系比较混乱,他对吕布到底是忠心,还是心存二志两种记载都有。反正,后来曹操想留下他,他却不愿为曹操效力,只求一死。

2、侯谐:吕布手下的彭城相,大家虽然知道的很少,但彭城对徐州来说十分重要,此人绝对是吕布亲信大将,后被曹操活捉。

3、魏越:上面的成廉一条提到了,历史上真正的猛将,结局不清楚。

4、薛兰:曹操和吕布在兖州交锋时出现,后薛兰被擒杀。

5、李封:与薛兰相同。

以上一共是十四人,皆为史书所记载,至于三国演义中是否还有虚构的人物,欢迎朋友们补充。


星火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哪里有20位,主要是高顺和8大将:张辽、臧霸、郝萌、成廉、曹性、魏续、宋宪、侯成。

一个个来看:

张辽:曹操破吕布于下邳后,张辽部领吕布军余众归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张辽是个很优秀的将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张辽与关羽被派往救援,大败袁军。

203年,张辽随曹操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联军,连连获胜。

经历赤壁之战后,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和七千余兵卒驻守合肥。

张辽大败孙权的主力,力保合肥,挡住了东吴北伐。

随后张辽长期负责对付东吴,曹操死后,曹丕也重用他,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食邑至二千六百户。

张辽最后在222年病死,大概50多岁。

臧霸:

臧霸其实是地方割据势力,迫于吕布的军事实力暂时归顺他而已。

在曹操击破吕布之前,臧霸就已经脱离吕布大军,稍后投靠曹操。

他被曹操任命为琅邪国相,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由此,臧霸还是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在官渡之战期间,虽然袁绍对臧霸百般拉拢,后者还是站在曹操一边,得到曹操的信任。

赤壁之战以后臧霸同张辽联手对付东吴,立下很多战功。


曹丕称帝后,臧霸被封开阳侯,良成侯,受到重用。

臧霸在明帝曹睿即位后去世,也是善终了。

郝萌、曹性

这两人都是吕布部将,郝萌是叛徒,曹性则是忠臣。

建安元年六月,郝萌突然谋反,率领士兵打入吕布所治理的下邳府,一直打到厅事阁外面。吕布惊慌之下带着妻女逃到最信任的高顺军中。

高顺询问是谁谋反,吕布认为带兵叛将是河内口音,而吕布大将只有郝萌是河内人,因此锁定是他叛乱。

高顺带着军队第二天击溃郝萌军队。

郝萌慌乱之下,要拉着部队去投降曹操,结果部下将领曹性效忠吕布,拒绝离开。

双方激战,曹性被郝萌砍成残废,但郝萌自己也受伤。

高顺趁机将郝萌的军队歼灭,杀死了郝萌。

曹性虽没有死,但断了一直胳膊,成为废人,无法继续从军,只能隐退。

成廉

吕布的大将,他在吕布麾下带兵和曹操在下邳激战,结果吕布兵败,成廉被俘。随后没有记载,可能是被斩首了。

魏续、宋宪、侯成

此三人都是叛徒,其中魏续与吕布还有亲戚关系。然而在吕布被围于下邳,眼见就要灭亡时,魏续和宋宪、侯成等反叛吕布,将陈宫、高顺等人擒捉,投降曹操,致使吕布失败及为曹操所杀。

随后三人就从历史上消失了,应该是曹操给了了一些钱财和虚职,让他们隐退了。

毕竟擒获自己的主子交给敌人的将军,曹操也不愿意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