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知識在彼岸,夢想也就在彼岸。”——《走路上學》

最近看到一則孩子們上網課各種奇葩表現的新聞:有個小學生聽課時抱著貓咪玩耍,也有的中學生直接在床上睡著了,還有大學生刷著影視劇聽課……剛好今天看到了部十年前的老電影《走路上學》,不禁感慨良多,我感覺特別適合現在條件變好了的孩子們看看。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這部電影改編於《南方週末》真實的新聞報道,說的是孩子們每天通過索道去對岸上學的故事。電影因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深深打動了無數人,先後獲得華表獎、金雞獎和平壤國際電影節大獎。這部電影值得我們細細品嚐。

一條鐵索,一條網線;一邊是艱苦環境裡的孩子們不畏艱險,對求知的執著,一邊是安逸的生活條件下,虛度著青春年華。為什麼我們現在各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有些孩子卻不好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了?本文就從故事的敘述技巧和主題寓意上,來討論一下電影是如何感動觀眾的,以及對現實的思考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一、用對比的敘事技巧、多視角精細描繪,孩子強烈的求知慾望

①與姐姐對比下的弟弟,聰明機智,是一個好學生苗子

電影講述的是四川怒江河畔,風光秀麗卻交通不便。姐姐娜香每天通過怒江之上的一根纜繩滑到對岸上學,瓦娃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了,但是因為爸爸不在家,怕他年齡太小獨自過江有危險。母親就一直未讓他去上學。

但是弟弟天資聰明,姐姐不會的數學題,他自己能知道用什麼方法計算;姐姐背不下來的詩句,他聽過幾遍後,就能張口背下來。

我們看到一個聰明的孩子,就因為一江之隔,阻擋了他學習的步伐。儘管他天資聰明,學什麼都快,可是面對艱苦的環境,只能是一種無奈。電影正是通過姐弟倆這種智力上的對比,突顯出了一顆本該茁長成長為棟樑之才的孩子,生活在艱苦的環境裡,就要被慢慢荒廢掉。

②對上學的姐姐早送晚接,能上學是弟弟的最大渴望

每天早上姐姐去上學時,瓦娃總是把她送到江邊繩索處。回到家中他無所事事,獨自在屋頂上對著江面發呆,唯一陪伴他的是家裡的小黃狗。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當遠遠看到姐姐放學回來後,他總是歡呼雀躍地跑過去迎接,追問著姐姐學校裡的奇聞異事。

江水對面意味著一片神奇的世界,孩子總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瓦娃也對姐姐學校裡的生活充滿了期盼,他渴望能和姐姐一樣去上學,在學校能交到更多朋友,而不是在家守著那隻小狗。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瓦娃像關在籠子裡的一隻小鳥,能上學是他心中最大的願望。

③違抗母命,私自索道過江,童真的孩子,極大的求知慾

生病臥床的奶奶,有一天突然病情加重了,慌亂中的母親想過江請醫生,可是三年前她差點從繩索上掉進江裡,所以她從此留下陰影,不敢獨自過江。

瓦娃想自告奮勇搭繩索過江,遭到母親拒絕。幸虧姐姐正好放學回來,最終把醫生請來了。不過這位醫生對坐繩索時命懸一線的感覺也是分外牴觸,他寧願走很遠的山路,也不再想做繩索過江,在眾人眼裡,過江意味著危險。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可是,瓦娃最終還是鼓足了勇氣,偷偷通過繩索滑到對面去了。他來到學校裡,踮起腳尖,透過學校裡的窗戶,貪婪地張望著。不管是同學們的讀書聲,還是美麗的支教老師,在他心中都有巨大的吸引。

一個沒走出過大山的孩子,心裡是天真單純的,為了心中上學的夢想,他竟然敢違抗母親的命令,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是他心中極大的求知慾,讓他變得勇敢起來,誰都敢冒犯。

二、 通過一個令人心痛的悲劇,震懾人心,闡述永恆的話題“知識改變命運”

①至善的親情下,與百般依戀的姐姐陰陽兩隔,孩子變得自我封閉

新來的支教老師心底善良,天已經很冷了,她看到孩子們還只穿著拖鞋,於是就給孩子們每人捐助了一雙皮靴。

娜香也收到了一雙老師送的粉紅的皮靴,第一次看到新皮靴的弟弟也愛不釋手,非要自己佔有,姐姐只好讓給他。結果瓦娃把那雙靴子當了寶,晚上睡覺也摟著靴子。

第二天上學時,瓦娃看到大家都穿著新靴子,懂事的弟弟讓姐姐坐下給她穿上了新靴子。

後來,老師看到姐弟倆那麼珍惜這雙靴子,就又給瓦娃也買了一雙男孩的鞋子。可是就在娜香過江時,鞋子從包裡掉出來,她為了抓住鞋子,不小心失手掉進了滔滔江水裡,再也沒有回來。

電影中,我們始終看到姐弟有著濃濃的親情,倆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共同分享。姐姐突然的離去,讓瓦娃受到巨大刺激。血濃於水,在他幼小的心靈上,親情是第一位的。他日夜想念著姐姐,對老師主動邀請他去上學,也不為所動,變得一句話也不說,徹底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一個聰明的好學生,本該有更好的前程,眼看就要這樣消沉下去。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②支教老師的堅持:越困難越需要學習知識,教育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

老師和村書記都上門做瓦娃母親的思想工作,因為他的母親痛失愛女,於是對瓦娃看的更緊,絕對不再讓他搭繩索過江。

來支教的老師三個月的期限已到,但是她為了能讓瓦娃上學,還是選擇了暫時留下來。

既然不讓孩子過江到學校去上學,老師選擇了親自到家裡教孩子。但是瓦娃依然不想開口說話,最後他指給老師看了他畫的一幅圖畫,畫中他和姐姐手拉手走過了江面上一座橋去上學。

看來,孩子從來沒有放棄夢想,只是他同母親一樣心中留下了陰影,看到大江上的繩索就會想起姐姐。影片到了這裡,更突顯了一種力量,希望工程的力量,是它能給孩子們帶來希望。他們無力對抗當地艱苦的環境,更需要外部的力量,幫他們實現理想。影評中出現的支教老師,作為一個來自大城市裡人,是有知識的象徵,也正因為她對瓦娃上學這事的堅持,給當地的人指出了“知識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

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越是條件艱苦的家庭,孩子似乎更加懂事。他們更渴望這通過努力改變生活。而有些生活優渥的孩子,卻因為家長錯誤的溺愛,讓他們迷失了方向。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三、關於電影現實反思:“習得性無助”對孩子心態的影響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過一個經典實驗:他把一隻狗關進籠子裡,給狗施加電擊,同時發出報警聲音,多次以後,即使把狗籠門打開,狗狗也不會主動逃跑,而是聽到聲音就倒地顫抖似乎被電擊了一樣。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選擇絕望地等待痛苦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理論。

這個心理現象,也可以用來分析人的行為。艱苦條件裡生活的瓦娃和娜香他們,能克服種種困難去上學,那為什麼現在我們條件這麼好了,有些孩子卻選擇逃學、偷懶不好好學習呢?

其中就有“習得性無助”情況發生,一些家長放任孩子成長,對孩子的進步和退步視而不見,長此以往孩子們會對自己的錯誤變得麻木。就如同開始聽網課那樣,即使自己在犯錯,也會感覺無所謂。

那如何激發孩子求知的慾望呢?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①從孩子愛好入手‍

孩子對求知剛開始表現在興趣上,持續的堅持便能成為一種愛好。為了讓孩子的愛好能夠維持長久,家長可以嘗試捕捉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點。我們也要讓孩子多接觸各種外界事物,多給他們機會去探索和發現周圍的世界。

③鼓勵孩子多提問‍

我們不要輕易駁回孩子的無聊提問,每一個問題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問、多探索。

⑤用書籍包圍孩子‍

閱讀是積累知識最好的方式,把書籍放到孩子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並挑選新奇的知識,刺激孩子感受其中樂趣。

②讓孩子懂得知識的作用

對周圍新奇的世界,孩子只有認識到知識多了會能力變得更強大,讓他們知道學習的東西,將來用到何處,必將更能刺激他們學習的慾望。

④引導孩子將學和玩相結合‍

寓教於樂將嚴肅的知識點,給孩子轉化為類似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動腦動手中,快樂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增長知識。

《走路上學》:艱苦條件下對求知的執著,夢想就在彼岸


四、結語

生活在怒江之畔的姐弟倆,四周是原始自然風光,書本上的知識是山外的天地,對於他們是最大的新奇,所以他們都渴望學習新知識。知識在彼岸,夢想也在彼岸,知識是改變他們命運的最好方式。

今天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的孩子們,我們也應該想法不斷激發孩子們對新知識的渴望,讓他們保持熱愛學習的激情。學習是辛苦的,遇到的困難時,亦如同攔在眼前的一條大河,夢想就在彼岸,我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方法、加上努力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