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受热捧 相关主题基金迎来最佳配置时机

中国财富网综合(吴芃)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月制造业PMI为35.7%,低于上月14.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为2019年7月以来首次落至收缩区间。与此同时,近期各地纷纷推出基建项目来稳定经济增长,基建板块受此利好大涨。除了水泥、钢铁等传统基建板块,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也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整体看,今年各地的重点建设项目偏重于新基建项目,具有超前布局的特点。

各地重点建设项目出炉 “新基建”占比上升

近期,各地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发布,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而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项目的占比有所上升。

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今年广东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在广东此次公布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聚焦城际轨道、5G通信等。

湖南省发改委3月4日向社会公布了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据悉此次发布的首批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共75个基础设施项目、13个生态环保项目和17个社会民生项目。

另外,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公布的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清单中,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类中的重点。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基建投资是2020年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的重要方式。今年各地重点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基建”比重提高,“新基建”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相关主题基金迎来最佳配置时机

多家机构人士认为,相关主题基金迎来最佳配置时机。盘点市场上与基建主题有关的基金可以发现,目前有两只基建相关指数基金,分别是信诚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基金和广发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基金。

其中,信诚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基金(LOF)所追踪的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在建筑与工程行业中选取50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涵盖了基础建设、房屋建设、专业工程、装修装饰、园林工程等多个基建相关领域,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分别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葛洲坝、中国化学、上海建工、金螳螂。

对于基建行情的持续性,信诚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基金(LOF)基金经理黄稚认为,企业逐步复工有望带动建筑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逐渐回暖复苏。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的大环境下,基建融资改善趋势较为明确,基建板块有较强改善动力。

长江证券分析师于海宁表示,海外疫情扩散,全球产业链各环节存在不确定性。经济稳增长背景下,通信网络作为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符合经济转型方向,有望成为“新基建”的主要抓手。

关注“新基建”的同时可把握老基建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老基建板块如建筑、钢铁、建材上周涨幅也较为可观,分别上涨8.76%、7.46%、7.42%。在市场热点上,新老基建成为不少机构关注的焦点。

诺亚研究二级市场策略团队总监姜奇甲日前指出,上周以来美联储紧急降息,有望带来全球宽松重启。从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情况来看,该领域的科技龙头格局或会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市场对其进行价值重估。

中泰证券认为,基建大周期十年一轮回,而目前基建依然在小周期的格局中运行,2019年是2008年以来第三轮基建周期的下行磨底阶段,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数效应,基建投资的上升周期至少可以维持四个季度左右,构成第四轮基建周期的上升期。

汇丰晋信双核策略、消费红利基金经理是星涛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新老基建有望同时受益于扶持政策。“新基建”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医疗信息化、智能驾驶、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等;老基建包括建材、建筑、地产等均有望受益。老基建相关板块的估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海外疫情发酵后,房地产、建筑、建材的防御属性凸显甚至呈现逆势上涨的状态。从配置角度来看,短期老基建对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可能会更为有效;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基建”逐步兑现业绩后,或是较好的配置方向。(综合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