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战机飞得快,火力猛,为何空军还要装备轻型战斗机?

街角在-等待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重型战斗机虽然在很多方面都要强于轻型战斗机,但轻型战斗机在很多方面也具有优势。特别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轻型战斗机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上与重型战斗机已相差无几,而且任务灵活度更高。因此,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采取了重型战斗机与轻型战斗机配合使用,形成高低搭配。既可以提高作战能力,又可以节约成本。

(战斗机的高低搭配往往事半功倍)

相比于轻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的优点在于机体空间大,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油,可携带性能更好更全的雷达系统和电子设备,升级改造的空间也更大。此外,重型战斗机更侧重高强度的空战和多用途作战能力,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如美军的F15战机起初只是一款制空战斗机,后续则发展出了F15E这样的战斗轰炸机,可以携带11吨武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但重型战斗机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成本比较昂贵。一架重型战斗机可以携带大量的装备,自然成本就比较高,而且后续的维修保养成本也比较高,这就显得重型战斗机比较昂贵了。

(F15E战斗轰炸机)

而轻型战斗机则不同了,由于其机体没有重型机那么大,相对的维护保养也比较方便,制造和维修保养的成本要低于重型战斗机。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轻型战斗机也应用了和重型战斗机相同或更先进的系统,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要超过重型战斗机,整体作战能力也是很强大的。此外,由于轻型战斗机在设计时更多的侧重于多用途作战,所以在一些低强度作战或支援作战中,具备更好的作战效率和作战灵活性。如美国的F35战机在航电技术上要优于F22,尽管空战能力不如F22,但在多用途能力上却更胜一筹。不过,轻型战斗机受机体空间的限制,在升级改造的空间,航程和载弹量上会略有不足。

(F35航电系统要优于F22)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重型战斗机由于性能好,成本高,多用于执行高威胁情况下的高强度空战和支援压制任务。而一些低烈度空战和支援任务,则交由成本较低但作战能力不减的轻型战斗机来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分配作战支援,保证最好的作战效果。比如美国的F15F16和俄罗斯的苏27米格29,都是这种高低搭配来执行任务。高威胁高烈度的空战由F15或苏27执行,低烈度的空战和支援任务则由F16或米格29执行。而且由于轻型战斗机多用途能力出色,成本还低,对于那些小国和国防资源不多的国家来说,使用轻型战斗机显然更为划算。像F16一共出口到了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产量高达2600多架,足见轻型战斗机的实用性了。而F35一开始就是作为多国合作项目,很多国家都希望得到它。

(F15和F16是美国战斗机高低搭配的典型)

(苏27和米格29则是俄罗斯的经典战机)

因此,重型战斗机和轻型战斗机在使用和搭配上更多的是互补性的。通过战斗机的高低搭配来平衡作战能力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各个军事强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在搞高低搭配,而对于那些小国和国防资源不多的国家来说,轻型战斗机则更为实用。

(像鹰狮这样的轻型战斗机很适合小国使用)


战情解码


图片里左侧前面是中型的欧洲“台风”、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后面那架体积很大的战斗机就是美国的F-15重型战斗机,甚至是中间那架“鬼怪”也要比边上“狂风”战斗轰炸机大了一些…中型与重型战斗机体型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总得来说从战斗力来看重型战斗机普遍要好于中小型战斗机,主要原因还是重型机的机身体积大,便于升级改造,航程、载弹量、电子设备数量、主动雷达直径大,探测距离远…等诸多方面要全面高于中小型战斗机,但是大国空军的中小型战斗机装备数量仍然较多,因为重型战斗机虽然战斗力强,但是它们使用成本也是很高的!比如:2012年美国空军的一份报告显示:F-15飞行一小时综合成本是4.2 万美元,而F-16飞行一个小时为2.2万美元…到了2019年使用成本就更高了!所以,在日常空中巡逻、执行低强度战备任务…等方面来看,中小型战斗机显然要比重型战斗机经济了很多。
现代中小型战斗机也是高科技装备,并没有因为它机身体积小于重型战斗机,就表示它的战斗力弱!相反在诸多方面它要比重型战斗机使用灵活,比如:以色列空军的F-16战斗机两次远程奔袭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核设施,都是F-16携带精确制导航弹执行轰炸任务,F-15在高空担任空战警戒…所以,大国空军都是由重型机与中小型机搭档使用。


目前来看,装备中小型
战斗机的国家要多于重型机的国家,重型战斗机的采购价和使用成本非常高,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承受得起的,就算是购置了十几、二十架也因为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昂等原因,飞机起飞训练的年平均时间很短,飞行员对于飞机的熟练掌握程度也不高…最终没有完全发挥出重型战斗机的总体战斗力,完全是买得起用不起!

而现在的中小型战斗机虽说采购价也算不便宜,但使用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要低,起码目前主流的中小型机都使用一台发动机,在油耗和机械磨损、零部件供应…等方面了都好于双发的重型战斗机…也是这些成本因素的影响一般国家的空军基于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考虑,还是愿意使用中小型战斗机的。


这是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
战斗机参加海湾国家演习时与其它“海湾军事委员会”国家战斗机编队飞行时的情景,这里除了“沙特壕”是F-15之外,剩下的都是中小型战斗机,就连F-18也不是重型战斗机。

所以,中小型战斗机对于大多数国家仍然是其空军的主力机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所占份额也要高于重型战斗机。


皇家橡树1972


一般认为只有一个发动机的战机认为是轻型战机,不过对于大国来说单发战机是属于中型战机。虽然在今天我们看来像歼7、歼-8这样的二代机已经非常落伍,但是就是这样被我们认为已经完全落伍的二代机也并不是谁都能有能力装备。所以轻型战机一般是作为相对便宜的通用战机为主,就比如中巴研制的枭龙战机。而大国一般也是将单发战机更侧重于对地攻击,就比如美国的F-16,以及今天中国的歼-10。



单发战机的低空机动格斗性能都比双发战机好,而单发战机虽然在航程上略逊于双发战机,但是单发战机虽然只有一个发动机,但是维修保养难度、准备时间、造价等方面就比要双发战机要少很多,而这也是F-16能畅销全球的原因,就是价格便宜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可以接受。像F-35这么昂贵的飞机没有多少国家能大规模装备。所以轻型战机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因素。


像重型战机普遍都是空优战机,以夺取制空权为主,所以两个发动机提供的推力使得重型空优战机的速度会更快,并且装上大功率的远程雷达。但是这些重型空优战机普遍不具有对地攻击能力,像F-14、F-15(以前它可是对外宣称没有将一磅用于对地攻击)F-22、SU-27、J-11、J-20等。像以色列炸伊拉克的核设施的时候就是重型空优战机护航,F-16挂载对地攻击武器这样的搭配。所以通用性和对地攻击是目前中型与轻型战机更侧重的地方。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空军编制中有重型战机、轻型战机以及教练机、运输机的区分,对应任务性质不同,体现在轻重型战机上,两者差异特别明显。重型战机航程大、载弹量多,在多作途性方面优于轻型战机。而轻型战机更注意机动灵活性,在空优作战方面性能更强。

首先,各国根据国土防空、战略需求不同,会装备不同类型作战飞机。

如我国空军的歼-10、歼-16、歼-20等,这是我国打造现代空军的标配,被称为”空中三剑客“。分析三者任务定位如下:歼-20凭借隐形优势负责踹门,歼-10C则配合歼-20夺取制空权,歼-16就成了威猛犁地硬汉。

其次,由于采购、维护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完全大量装备重型战机。同代售价相比,重型战机至少是轻型战斗的一倍以上,同时日常飞行成本、维护费用两者差别再大。对于国防预算而言,当然是合理考虑,完全采购重型战机就等着喝粥吧。

比如美国空军中的F-16和F-15战斗机,F-16每小时飞行成本约2.55万美元,F-15每小时飞行成本约4.5万美元。大身板就意味着吃的多,用的多,虽然综合作战能力更强,但架不住太贵养不起。

随着精确制导弹药、小型弹药的出现,再加上空中加油等手段的弥补,客观上来讲,轻型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并不弱。今年印度苏-30被击落就是一个实证,还有很多实战案例也可以证明轻型战机的潜力是很大的。当然大国空军还是以多样化、轻重搭配为主,才能更好的完成不同任务。


河东三叔


重型机和中、轻型机之间存在一个经济方面的平衡,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国防方面是比较“大手大脚”的,但也不是无限制不计成本(采购成本、维护成本)。而空中力量本身就是一个“吞金巨兽”,有钱的国家重/中型机搭配,没钱的国家只能中型机甚至轻型机。


从理论上讲,重型机因为体型和起重量比较大,所以作战能力方面先天优于中型和轻型机。比如发动机推力大、作战半径大、机载雷达功率更大、载弹量更多,在中距离空战当中同代的重型机对中型/轻型机有相当大的优势,所以无论是初始性能还是后期改造余地,都是重型战斗机更有潜力。下图为同框的F-15和F-16,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体型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重型机性能出色带来的是成本的提高,这个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重型战斗机基本都是2台大推力发动机,而中型机有双发中推力发动机或1台大推力发动机,轻型机则只有1台中推力发动机,发动机数量直接导致最后成本的高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空军展开LWF项目(先进战术战斗机),该项目启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F-15“鹰”重型战斗机采购价格过于昂贵,无法全面替代数量多达2000架的F-4“鬼怪”机队,所以以轻型战斗机与F-15形成搭配。而该项目中参与竞标的是诺斯罗普公司YF-17双发轻型战斗机和通用动力YF-16单发轻型战斗机,最终使用1台F100发动机的单发YF-16更符合美国空军经济方面要求赢得竞标并改名为F-16,而F100发动机同样应用在F-15战斗机,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F-16的采购成本,单机成本比YF-17便宜25万美元(1975年币值)。F-15E型1998年采购成本为2990万美元,而F-16C/D1998年采购成本1880万美元,每架相差1100万美元。下图就是编队飞行的YF-16和YF-17

除了采购成本之外还有维护和升级成本,就像上面提到的发动机数量问题,2台发动机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自然比1台发动机要高。2012年,美国F-16C的小时飞行成本在22315美元,而重型的F-15D为41799美元,达到将近2倍的关系。而重型的Su-30使用的AL-31F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单机成本在500万美元,如果2台全部达到寿命更换一次发动机就需要1000万美元的成本。Mig-29中型战斗机使用的RD-93中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成本大概在240万美元左右,只有AL-31F的50%。

所以综合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无力维持重型战斗机的国家就购买一些较为先进的中型或轻型战斗机,所以Mig-29和F-16这类中轻型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非常热销,还有JAS-39“鹰狮”、法国“幻影-2000”等等都是军购常见的“明星机”。就拿F-16来说,仅美国空军和国民警卫队就装备达到939架,另外26个使用国和地区还拥有2665架。而F-15相对少一些,美国空军大概450架,另有6个国家装备不到600架。对于中小国家来说,同样的钱可以购买数量更多的中型轻型机,比直接购买昂贵的重型战斗机要来的实在。越南,采购低配版的Su-27和Su-30重型战斗机总数不到48架,而且由于没有独立大修能力,只能从俄罗斯请专业团队维护,所以考虑到成本问题这些重型战斗机的出勤率一直非常低。直到越南A32工厂在乌克兰帮助下具备中期维护能力后才开始逐步提高的出勤。所以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不敢将全部机队更换为重型战斗机,必须保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型轻型机来平衡任何和成本之间的问题。


当然,随着电子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型轻型机的作战能力也是不断的攀升的。比如F-16E/F Block60/62已经开始装备AN/APG-80主动相位阵雷达,利用信息优势配合AIM-120中距弹完全可以在超视距击败早期三代中型重型机。而F-16V在装备AN/APG-83型主动相位阵雷达的前提下更换武器挂架后极限可以携带16枚空对空导弹。他们作为轻型机的作战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F-16A/B和早期型的F-16C/D。完全可以和F-15进行高低搭配,甚至轻型机干脆直接执行灵活度较高的任务,比如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袭“塔姆兹-1”核反应堆就是由F-16执行,由F-15担任警戒。


雏菊西瓜Peterpan


所谓的重型战斗机与轻型战斗机之分其实是不存在的。典型的美国F-15和F-16被认为是轻重搭配的典范而苏联时期的米格-29和苏-27则是被认为是苏联对应之举。但实际上美国只用F-15做防空战斗机,F-16在美军里面只能“扔泥巴”。海军的F-14才是专门空战F-18是要去扔反舰导弹和铁炸弹的。苏联的米格-29是前线航空兵用的而苏-27是国土防空兵专门订制根本就不是一个军种。只有那些限于技术水平,财政经费,政治关系不能装备双发重型战斗机的国家才会装备所谓的轻型战斗机。即使如此能够得到重一点的型号时也是不遗余力的比如马来西亚等。中国隐身战斗机目前也只有歼-20一个型号,所谓轻型隐身战斗机也根本没有装备的意思。FC-31到现在仍然是只能顶着外贸的旗号。之所以这样其实是因为轻型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实在是无法与同技术水平的重型战斗机相比较,即使处于数量优势也会被重型战斗机击败。而在已经有了重型战斗机设计后再装备所谓轻型战斗机非常不经济。要花一大笔型号研制费用,培训更多的人员,采购更多的设备,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却战斗力下降!因为买能打赢敌人的重型战斗机的钱被打不赢的轻型战斗机消耗掉了!这得是什么样的猪脑🐷子才能下这种决策啊!


危笑刺容


这里指的重型战机,太宽泛,我只谈重型战斗机,如F15糸列、苏27糸列、F22和歼20型等,一:重型战斗机主要优势在载油量大,作战半径远,雷达口径大,功率大,性能先进,作用发现目标距离远,可先敌开火,可同时跟踪更多的目标,二:重型战斗机载弹量大、挂架多,不同弹药品种也多,能挂各种重型巡航导弹,相互组合就更多,更能适应不同的作战对象和环境。载油多、载弹量大就可以留在战区持续作战时间长很多,可在战区来回巡航,寻找战机。换成轻型战机飞到战区打一个照面,就要飞回去加油、加弹了,远的地方还去不了,腿太短,不是任何时候多有空中加油机的。如中型中程轰炸机要前出轰炸敌方目标,你没有长航程重型战斗机,你就无法伴飞护航,你的轰炸机飞出去离开护航重型战斗机,就只有挨敌方截击战斗打的份。而且重型战斗机,机动性,推重比也不比轻型战斗机差,大部分技术性能只有更好,当然一分钱一分货,重型战斗机比轻型战斗贵多了,但轻型战斗机能完成的任务,重型战斗机一般都能完成,但重型战斗机能完成的任务,轻型战斗机有时就不能胜任了,总之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军费有限的国家,主要用于国家本土防卫作战的国家基本可购多用途轻、中型战斗机就可以了。但大凡有远程护航需要之国家,有全球战略需求之国家,国土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海洋领土面积巨大的国家都需要大型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拒敌于国土之外。(而且还更需要有隐身重型战略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最少200吨)。


东方宁


关于军事装备建设,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军事经济效益比。具体点讲就是产生的军事效益与投入的资金与人力成本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越划算。虽然军效比有时并不能行成量化指标,但定性分析还是比较清晰的。

(图片来自航空新视野)

同样,双发重型战机与单发中轻型战机就存在军效比的问题。双发战机载弹量大,航程远,能安装功率更大的雷达,作战综合指标相比单发战机是有先天优势。双发战机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双发动力战机更安全。比如歼-11系列、歼-15、歼-16等。



单发中轻型战机优点也很突出,主要体现在制造与维护成本低,可以大批量装备。多装一台航空发动机就要多出数百万美元,服役后的耗油与日常维护也是多花不少钱。单发战机定位比较单一,一般以空优为主,航电火控等设备也相对简单配备,这又省下一大笔钱。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单发战机与双发战机承载飞行员数量相差无几,大规模的单发机队有助于保持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我军飞行员年度平均飞行时间已经超过150小时,这与我军大量装备歼-10、歼-7等单发战机是分不开的。



先进的单发战机战力同样彪悍,足矣对付一般安全威胁,与双发重型战机编队作战,还能利用重型战机的性能优势,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所以,重轻搭配的路子是比较适合大国空军的。


红龙军团长


兔哥回答,战斗机的轻重型号之分,主要是以空重来区别,重型战斗机通常都是双发动机,大载油量,因而航程远,机体大,载弹量也大。重型战斗机在留空时间上同样也具备优势,打击力度强,是主力型的作战飞机,特别是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更是能够携带大型的导弹,炸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海上目标进行打击。而轻型战斗力,和重型战斗机比较而言无论是航程,载弹量和机体都小于重型战斗机。



轻型战斗机多采用单发发动机,速度上也多落后重型机,但轻型机并不意味着比重型机就全面落后,轻型机机体小但确非常灵活,而且价格也要比重型机便宜很多,便于大量制造,特别是战时,能够以较短的建造周期快速投入作战,从这个角度来说,轻型机的优势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重型机的确和轻型机比有技术上的优势,但只所以还发展轻型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曾面考虑。

(一)性价比;轻型机虽然性能不及重型机但使用费用也低,战争是打钱,这一点都懂,而轻型机的价格比较低,便于大批量生产。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费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都是有限的,都用来制造重型机自然就必须减少装备数量,而数量少了又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因此,轻型机就是属于高低搭配的低端产品,而且价格低,可以多生产,作为一种低端耗材使用。

(二)生产周期短,战时方便大量生产,轻型机的技术性能低于重型机,无论是机体所用的材料,还是其它的必要设备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能够多批量生产。特别是战时更容易制造,其材料消耗和生产周期都比重型机要节省也多。战争就是打后勤,打资源,不看你有多少先进武器,而是看你能否满足支撑战争所需要的武器供给。历史上许多的战争的胜负都是有后勤,经济决定的。战场上无论先进还是落后,武器都是消耗品,再先进的武器没有数量支持也没用,二战中盟军的很多武器性能都落后于纳粹德国,最后胜的却是盟军。



(三)性能能满足国土作战需求,轻型机只是和重型机比体格单薄点,并非落后很多,虽然跑的不远但在家门口可是有天时地利的优势,能利用任何机场,甚至公路起降。虽然对地对海打击力度不及重型机,但对空缠斗并不落后多少,特别是现在体系作战中,在预警机的支援下,完全可以和重型机较量一翻。即便是战损可能高于重型机,但有数量保障,因此,真正打起来,最后胜的很可能就是轻型机。


(四)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大国都不是只装备最先进的武器,而是平衡搭配。如美国已经有了F22,F35却依然装备大量的非隐身战机。F16就是F15重型战斗机的低配角色。这样做除了省钱还有就是保证战时能够有充足的供应。以美国的F22为例,的确是先进的不得了,总有报道吊打其它机型,而且是大比分领先,如果真是这样干嘛还装备其它落后的机型,来1000架F22岂不是能打遍天下无敌手?想当年F117也是吹得神乎其神,不照样被打下来。战争是武器发展的催化剂,F22战在的隐身技术不也是已经被打破了吗?所以,一旦打破了隐身外衣就没有优势可言,但高昂的价格反而是成了一个拖累。这也是美国停止生产F22的一个原因。兔哥把话放这,如果美国研制出六代机,也不会装备很多,并且也不会退役全部五代机甚至是四代机。所以,轻型机作为一款低端产品,有其特有的优势,会伴随着重型机的发展而发展,永远不会退出空中舞台。



兔哥42928


各自在战场上的定位不同,功能侧重点不一样,任务目标不同。属于高低搭配,合理配置,便于发挥各自的长处,扬长避短。世界主要强国👍通行作法。寡民小国弱国,根本玩不起重型战斗机,只有世界主要强国👍大国和经济非常发达国家才能同时装备得起重型和轻型战斗机等。美俄印日韩德英法意西瑞挪巴南非等这些主要发达国家,同样有很多存在有装备不起重型战斗机的情况。

比如,我们国家同时装备有五代机四代机三代二代机,而且二代机数量还很大,空军海军航空兵均有使用,也比较广泛。一般边疆和海域海疆使用二代机或三代机来日常巡逻巡航,战斗值班,有紧急情况,立即请求支援,出动四代机甚至五代机来威慑对手,让其知难而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即使美日这些发达国家,同样也有这样的情况。日本🇯🇵装备有F4,美国装备也有部分老旧机型。以减少昂贵的四代机五代机使用寿命。机体也是和人体一样,有一定的寿命,早用多用频繁起落势必造成机体使用寿命到期早报废。

而很多小国弱国只能装备大量的二代机,勉强维持现状,国力不足以支持重型战斗机;国家战略也没有那么多需要长距离大载荷的重型战斗机来维护,战略纵深也不大,很多内陆国没有海洋权益需要维护,领海保护,有轻型战斗机就满足国防需要。

同时装备有重型和轻型战斗机,基本都是经济发达,有大量海洋权益海洋利益需要维护保护的国家。远海大洋深处轻型战斗机航程不足,加油机也不是一般国家玩得起的装备。装备有加油机,还需要预警机等其它辅助机种来配合辅助。一般装备这些重型机的国家,基本都是经济总量GDP比较靠前的十多个不到二十个国家。配齐全部机种的国家,不会超过10个。否则,装备了也是摆设,好看不好用,玩不起。

比如五代机,现在一架飞机就是近20亿人民币,飞行一个小时就是50万人民币,一辆豪车没有了,这还是才飞行一个小时呀!若果一天飞行多个小时,一天多少钱呀?大家可以想象的到。

相对而言,二代机或轻型战斗机,总成本综合成本低很多,而且少太多了。一般不发达国家都是装备轻型战斗机或比较落伍的二代机。一个小时飞行费用不超过二三万,多的不超过五万,算非常便宜了,且后期维护保养更简单成熟实用。

当然,这里说明一下,并不是轻型战斗机就一定与二代机划等号,就一定属于落伍机型。显然不能这么认为,主要看型号和配置及生产出厂日期远近有关。部分最新型号二代机,配置比较新型雷达电子系统和装备新型武器装备,也是不便宜的。特别是欧美生产的机型,同样也是非常费银子的,也并不便宜,相对而言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