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印象深刻的是他写的一篇叫《少年闰土》的文章,"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便是闰土,很多人认为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应该是虚设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鲁迅先生确实有这么一位童年玩伴,名叫章运水

初识闰土 成为少年玩伴 友谊深厚

初识闰土是在家里祭祀的时候,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家里的长工忙不过来便带着自己的儿子前来一同帮忙,因为五行缺土,长工便叫做闰土,那个时候没有身份悬殊的概念,也没有世俗的限制,鲁迅先生和闰土年纪相仿,再加上鲁迅先生童年的玩伴很少,俩人很快便玩作一团。

一个是在农村乡野间长大的孩子,一个是生长在衣食无忧富贵家庭的少爷,两人在一起时有太多的好奇之处,闰土能捉小鸟雀,海边捡贝壳,瓜地刺猹......闰土的心里好像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吸引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经常带着闰土见识那些在乡下老家没有见过的东西。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年后便是俩人分离的时候,闰土的父亲工作已经忙完,自己一个人能够打理,在闰土离开之后,鲁迅先生每日便盼着与闰土再次相见,盼着再与闰土捉小鸟雀,诉说各种有趣的事情。这个与鲁迅生所在家庭有关,每日在一抬头只能看见四方天的屋里,幼小的心灵渴望着有人陪伴,不止每天只有枯燥无味的书本陪伴,也需要一些乐趣,闰土成了鲁迅先生幼时的要好的玩伴,给鲁迅先生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一丝丝乐趣。

这个时候闰土的父亲时常提醒儿子称呼的问题,告诉他要喊少爷的,但孩童的思想里还没有这个概念,天正无邪,鲁迅一直喊闰土"闰土哥",丝毫没有芥蒂,谁都没有在乎如何称呼对方,幼年的鲁迅先生和闰土,眼神里都充满着儿童的童真,炯炯有神,没有受到世俗的玷污,也没有隔阂。

三十年后 再见闰土

由于闰土的父亲身体不大好,后来就回了老家,不干长工了,鲁迅和闰土也相互寄送过几次礼物,后来便没了音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过面。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这一隔便是三十年,再次见到闰土,鲁迅先生的内心无比激动,脑海里浮现的是童年桩桩件件的趣事,和那个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紫色的圆脸的闰土。但在真的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已经没有当年那个模样,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双眼呆滞无神,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为了生活,也不断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困境,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找多份工作,一大家子的重担沉重地压在了闰土一个人身上,日子虽说还过得去,但是闰土已经变得麻木。

灰黄色的脸,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的通红,头上依旧是带着毡帽,手不再红活圆实而是又粗又笨开裂像松树皮,鲁迅先生一眼便认出了他,依旧是情不自禁地喊着:"闰土哥",闰土愣了一下,态度立马放地恭恭敬敬喊道:"老爷",正是这一声"老爷"彻底打破了这么多年鲁迅先生的期盼。

闰土不再像当年那样能说出很多新奇事情,变得寡言少语,不断地吸着手里的旱烟,俩人再也无法肆无忌惮的随意称呼,而是产生了厚厚的隔阂,是因为已经长大了,不是十一二岁的少年了?还是因为当时年纪太小说出的话都是童言无忌?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闰土晚年生活的凄苦

晚年的生活,闰土可以说是过得很艰苦了,五个孩子的嘴要吃饭,周家老宅已经没有人住了,所以闰土被辞退了,原本闰土自己还有好几亩田地的,再加上自己打点零工,日子勉强还能度过,在1934年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干旱,使得当时庄稼颗粒无收,又有人不断上门逼债,在不得已之下,闰土把田地卖了,应一时之需。没有了田地的闰土生活更难了,只能靠着租田地来耕作,再加上不断打一些工来补贴家用。

越是艰难的时候,生活总喜欢开玩笑,长期的劳累下,再加上贫穷,闰土的身子始终是扛不住的,背上生了一个大泡,当时又没有及时去医治,导致大泡不断溃烂折磨着他,想去医治的时候,医生也没有办法了,最终他还是扛不住了,不久便撒手人寰了。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闰土子女后代华丽转变

鲁迅先生对于闰土依旧还保留着童年的那些念想,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闰土哥"或者是一句"迅哥儿"。后来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成立了鲁迅纪念馆,因为鲁迅先生和闰土儿时关系,馆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闰土的后代在鲁迅纪念馆都能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从这个也能看出当年鲁迅先生和闰土的情谊深厚,使得馆内定下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

考虑到章贵,也就是闰土的孙子这层关系,便聘请章贵当了鲁迅纪念馆的馆长,章贵是三十年之后鲁迅先生与闰土见面时带着那个叫做水生的孩子的儿子,也就是闰土的孙子。加上章贵为人憨厚老实,又积极上进,勤奋学习,完全胜任了馆长的这个职务,章贵一直着力于鲁迅先生文章的研究,对鲁迅先生所写的书籍都认真阅读过,对其文章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新中国的成立也让章贵的生活获得了机遇,但更多地是自己去不懈努力中获得的,从1954年2月到1993年11月,章贵在鲁迅纪念馆一干便是40年,一直干到了60岁退休,这是对祖一辈情谊的延伸,也是对祖辈的一种感激之心,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感恩的,章贵怀着一颗坚守的心,守着鲁迅纪念馆,相比于闰土的生活,闰土后代可以说是华丽大转变,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们无法预测多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心中依旧保持着那颗不变的心。像鲁迅先生那样,在那个时代,想守着童年的童心,可无奈现实太过于残酷,鲁迅向往着自由的生活,却只能呆在屋里四角的天空,就像天似乎只有屋顶那么大,闰土来了之后改变了他这个想法,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

被周家辞退,“闰土”晚年凄苦,其后代却因这一关系,受益终身

鲁迅先生的心里一直都有闰土的存在: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际的瓜地上,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钢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