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剛結婚丈夫就戰死 為復仇獻身做間諜 救一國莊稼毀一國諜網

(說歷史的女人——第1085期)

二戰中,這位法國女間諜為盟國做出的貢獻,堪比瑪塔·哈麗。

——歷史學家。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一名法國中尉之家降生了一名女嬰,身為軍官的父親,給她取名馬爾塔·里舍。隨著年齡漸長,在軍官父親的影響之下,馬爾塔·里舍最喜歡的事情是射擊和騎馬。等她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她不再滿足於地面的射擊和騎馬,她把視野放到了更高處——我們頭頂的藍天。她想:

“如果做一名飛行員,就可以在蔚藍的天空之下自由翱翔了!”

於是,她把飛行員列為自己的夢想。

她一直在等機會,或者也可以說,她一直在尋找機會,尋找成為飛行員的機會。

19歲剛結婚丈夫就戰死 為復仇獻身做間諜 救一國莊稼毀一國諜網

終於,她等來了。

她等來了一個追求者,這個青年叫亨利·里舍,他是一名飛行員。最為重要的是,這個叫亨利·里舍的追求者,被馬爾塔·里舍的美貌和身上透出的獨特氣質所深深迷戀,已經到了願意為馬爾塔·里舍做任何事情、甚至獻出生命的地步。

當他知道馬爾塔·里舍的夢想是飛行員時,立即向心愛的愛人表示,自己可以幫她實現這個願望。馬爾塔·里舍非常開心,等著情人的回覆。

事實證明,亨利·里舍是一個說到做到的男子漢。在他的努力下,馬爾塔·里舍不僅有機會接觸飛機,而且還進行了學習和培訓,終於在1912年,馬爾塔·里舍成為法國史上的女飛行員。

當然,馬爾塔·里舍在這個過程中,也深深愛上了亨利·里舍。兩年後,19歲的馬爾塔·里舍接受了亨利里舍的求婚,這對相愛的年輕人舉行了婚禮,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不幸的是,這對年輕人的蜜月剛結束,一戰爆發了。

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知道戰爭從未給人們帶來過什麼幸福,帶給普通人的更多是生離死別,是無盡的痛苦回憶。對於亨利里舍和馬爾塔·里舍來說,他們也沒有例外。戰爭之幕拉開之後,亨利里舍就應徵入伍,隨著大部隊開拔前線。

19歲剛結婚丈夫就戰死 為復仇獻身做間諜 救一國莊稼毀一國諜網

送別丈夫離開的時候,馬爾塔·里舍根本沒有想到,這次送別,竟然是和丈夫的永別。因為,不久就從前線傳來消息——亨利里舍在戰場不幸陣亡了!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馬爾塔·里舍根本不敢相信,或者說她根本無法面對這個冰冷的消息。可是在傷心欲絕地哭泣之後,馬爾塔·里舍擦去淚水,她想:我不能讓心愛的丈夫就這樣死掉,我要親自上前線為丈夫復仇,以慰愛人之亡魂。

她是一個果敢的女子,說到做到。

她準備停當,開啟了自己的計劃。

作為一個女子,她知道自己上戰場打仗是不可能的,但是她有她的優勢,那就是可以做情報等相關工作。

於是,馬爾塔·里舍來到了法國二局反間諜機構,這裡的負責人叫拉杜上尉。馬爾塔·里舍很早就認識拉杜上尉,當時拉杜上尉認為馬爾塔·里舍是一個做間諜的好苗子,遂向其發出邀請,但卻被馬爾塔·里舍婉轉地果斷拒絕了。

可現在,今非昔比,歷史發生了變化,爆發了戰爭,深愛的新婚丈夫戰死了,她的生活和人生徹底發生了改變。對於當時的馬爾塔·里舍而言,她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丈夫復仇,儘管戰爭犧牲在所難免,但對於熱戀中情人,說這些是沒有用的。

一開始,拉杜上尉還很猶豫,因為馬爾塔·里舍的復仇心切,恐不適合間諜工作。但在馬爾塔·里舍的再三懇求之下,並且表示會嚴格遵守工作制度後,拉杜上尉也不願錯失一個好間諜,所以就答應了馬爾塔·里舍的請求。

一戰開始後,西班牙選擇了中立,但在世界大戰中,沒有絕對的中立。中立無非是不出兵參戰,但卻不能保證絕對的置身事外。正因為西班牙的中立國身份,反而成了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間諜最活躍的地帶,各國都在西班牙建立了情報網,在此收集情報。法國也不例外。

不過若論各國諜報表現最好,當屬德國。

然諜報在戰爭中的作用極其重要,甚至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此,協約國若想扳回局面,在諜報戰上,豈能落後?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拉杜上尉經過認真考量之後,給馬爾塔·里舍取了一個間諜代號,叫“雲雀”,然後派她前往西班牙開展工作,但她不用跟其他中間情報人物聯繫,凡事直接與他對接。

馬爾塔·里舍暗藏為夫復仇之心,來到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

當時德國率先在西班牙建立了很龐大的間諜系統,想打入其中並非易事。

但馬爾塔·里舍心想: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只要拿下德國在西班牙間諜機構的負責人,那就等於是打入了敵人的心臟。

於是,她直接把目標鎖定在了馮·科爾貝格男爵,此人對外的公開身份是德國駐西班牙的海軍軍官,但實際上這個身份不過是個幌子而已,他正是德國在西班牙的間諜系統的首腦。

經過調查後,馬爾塔·里舍發現馮·科爾貝格男爵最大的愛好是騎馬,並且經常到聖塞瓦斯蒂安的馬場騎馬,但他從來不騎普普通通的馬,他對馬的要求比較獨特,只對別人都駕馭不了的烈馬感興趣。

為此,聖塞瓦斯蒂安馬場的老闆為了迎合這位特殊顧客的需求,專門買來一匹純種土耳其品種的烈馬,取名“雷帝”,此馬皮毛如火,性子暴烈,不善騎者若騎它就是拿生命在開玩笑。因此,當馮·科爾貝格男爵不來馬場的時候,這匹烈馬都只能呆在馬廄裡。

但是,一天下午馮·科爾貝格男爵騎興大發,再次來到馬場騎馬,可是他在馬廄裡,卻沒有看到雷帝。這讓馮·科爾貝格男爵很驚訝,他抓住馬伕問自己的馬呢?馬伕指了指外面的馬場,說雷帝被一位女士騎走了。

什麼?女士?馮·科爾貝格男爵又生氣又好奇,快步走出馬廄,但眼前的一幕讓這位自稱“歐洲第一騎士”的馮·科爾貝格男爵驚呆了。

只見烈馬雷帝被一位身材修長的美麗女子騎著,並且順從地按照女子的指令在馬場上盡情奔跑。馬蹄揚起一層煙塵,倩女英姿颯爽。尤其當時天色已近黃昏,斜陽晚照之下,更是顯得無限迷人。

19歲剛結婚丈夫就戰死 為復仇獻身做間諜 救一國莊稼毀一國諜網

馮·科爾貝格男爵的心臟,在那一瞬間,不由為之一動。

他對這個熟練駕馭雷帝烈馬的女子身影動心了!但在女子下來烈馬,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的心更是為之一動,因為這位女子不僅馬上英姿颯爽,而且面容更是傾國傾城。

馮·科爾貝格男爵男人那本能的征服欲,蠢蠢欲動。

為此,他主動跟騎馬的女子打招呼,稱讚她高超的騎馬技術。

至此,通過騎烈馬,馬爾塔·里舍的初步目的,基本達成。但打入敵人心臟,還要繼續努力。

當馮·科爾貝格男爵和馬爾塔·里舍聊天的時候,馬爾塔·里舍開始編造自己的悲慘經歷,甚至希望能夠得到馮·科爾貝格男爵的幫助。

對於馮·科爾貝格男爵來說,他正求之不得呢!他立即安排這位女騎士做了德國駐西班牙使館的秘書。

當然,馮·科爾貝格男爵也不是吃素的,他也有自己的目的。他的原來目的是想把馬爾塔·里舍先安排做使館秘書,然後逐步將其培養成自己間諜網中的一枚棋子。當然,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這位美女騎士培養成自己的情人。

不管馮·科爾貝格男爵怎麼想,他所有的願望,都在無形中幫助馬爾塔·里舍更快更深入地打入敵人的心臟,而這正是馬爾塔·里舍的工作核心。

馮·科爾貝格男爵為了更好開展間諜工作,也為了能和自己的情人馬爾塔·里舍日夜相守,他專門購買了一處房子,讓馬爾塔·里舍在這裡開了一個美容院。當然美容院不過是個門面,實際不過是德國在西班牙的間諜匯聚地,他們在這裡向馮·科爾貝格男爵彙報工作,以及接受馮·科爾貝格男爵指派的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馬爾塔·里舍以美容院女老闆自居,表面若無其事,認認真真做生意,但實際卻竊聽到了許多重要的情報。比如她竊取到了德國情報機構獨有的密寫劑樣品,解決了法國等協約國無法破解德國情報的難題。不過,這些情報都不算什麼,她真正突出的成績有兩件:

第一件是:救一國之莊稼。

日久生情,也生信任。隨著感情的深入,馮·科爾貝格男爵對馬爾塔·里舍的信任越來越強,於是,當上頭安排一個重要任務的時候。他安排了自己最信任的馬爾塔·里舍去執行。

這個任務非常重要,事關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成敗。如果敵國得逞,那麼協約國的損失將十分慘重,甚至會出現因為糧食不及不戰自潰。因此,此任務之艱鉅性不言而喻。馬爾塔·里舍當然也很清楚自己肩上的單子有多重。

在前往阿根廷的船上,馬爾塔·里舍每時每刻都在想自己身上攜帶的兩件東西:一份密令,兩瓶藥。

密令中是德國情報機構對阿根廷活動的德國間諜的新指示,而兩瓶藥則是“象鼻蟲”。所謂象鼻蟲,是一種可怕的農作物害蟲。德方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阿根廷是協約國的後勤糧倉,以此蟲毀掉阿根廷的莊稼,不僅懲罰了阿根廷,也使得協約國的軍糧出現嚴重不足的問題。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

馬爾塔·里舍向法國彙報後,拉杜上尉給出的指示是,絕對不能讓2瓶象鼻蟲進入阿根廷。

那麼怎麼辦?

馬爾塔·里舍,在船隻即將到達阿根廷的時候,她忽然想到了對策:把象鼻蟲在海水中浸溼之後,然後再晾乾,重新裝入瓶中。這樣以來,象鼻蟲的樣子沒有破壞,但藥效已經失去。

這一辦法,看似簡單,但是意義重大。象鼻蟲的失效,使得破壞阿根廷莊稼的目的失敗,不但挽救了阿根廷的莊稼,而且同時也是解決了協約國的軍糧問題。

此外,還有那份可惡的密令,馬爾塔·里舍也不能讓它落入阿根廷的德國間諜手中,因此她根據指示,替換了一份密令,不過也將密令在海水略作浸溼。

就這樣,等馬爾塔·里舍抵達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她就一本正經地通過正常程序,把2瓶象鼻蟲農藥和一份密令交給了阿根廷的德國間諜負責人繆列爾。當然,她也解釋了圖中風高浪大,曾經打溼了密令。眾人對馬爾塔·里舍的解釋,沒有任何懷疑。

第二件是:毀一國之諜網。

馬爾塔·里舍的間諜生涯,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和不幸。

事情發生在1917年秋天,因為同盟國的反間諜工作很猖獗,導致協約國的間諜系統中出現了信任危機,法國二局表現很明顯。當初把馬爾塔·里舍送到西班牙的拉杜上尉,對馬爾塔·里舍產生了懷疑,但與此同時,他也不能倖免遭到懷疑,甚至遭到指控為德國服務而被逮捕入獄。

這使得原本只對拉杜上尉的間諜馬爾塔·里舍陷入一種非常危險的境地,首先她失去了上司,其次是她的工作如何開展,失去了指導。

但偏在此時,馬爾塔·里舍又十分不幸地遭遇車禍,車禍奪去了她的一條腿。在此境遇之下,她知道,自己的生涯就此結束了。為夫復仇,雖有成績,但最終也使自己陷入絕境。

但馬爾塔·里舍在絕望之餘,仍然希望能為自己的祖國做一件事,這時候的她已不僅只想著為夫復仇了,她的視野開闊心胸寬廣,她的心裡多了一份責任,和對祖國的義務。因此,她決定在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之前,最後再為祖國貢獻一次力量。

她的野心很大,要毀掉德國在西班牙一國的間諜網絡。

但此事絕非易事,最初她原本想打開馮·科爾貝格男爵的保險櫃獲取間諜名單,然她多方搜尋,終沒找到。這時候,她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但也是更殘忍的辦法,可以說是置死地而後生的辦法。

馬爾塔·里舍找到德國駐西班牙的大使——拉第波爾親王。

19歲剛結婚丈夫就戰死 為復仇獻身做間諜 救一國莊稼毀一國諜網

​她向大使攤牌,抖露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她是馮·科爾貝格男爵的情人,手中握著德國在西班牙的全部間諜名單;

第二件事是她把這些間諜名單,全部已經交給了法國。

德大使聽罷,驚得一頭冷汗。原因是西班牙作為中立國,有一項規定是任何參戰國在西班牙進行間諜活動是違反西班牙法律的。而德國在西班牙的間諜行為若被法國掌握,那麼法方公之於眾的話,西班牙將會引發可怕的外交醜聞。因此,如果德國不撤回自己的間諜,西班牙政府就會採取武力措施了。

所以,德國大使聽罷之後,立即下了一道密令:令所有在西班牙活動的德國間諜全部撤回。

作為諜報頭子的馮·科爾貝格男爵當然也不能倖免,但是如此巨大的工作失誤,讓其深為蒙羞,在回國途中,因“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而開槍自殺。

馬爾塔·里舍憑藉自己的聰慧,順利毀掉了德在西班牙一國之諜網,對祖國和協約國的意義十分重大。

結語:

前面說到馬爾塔·里舍和自己的上司拉杜上尉被冤枉,但戰後,他們終被昭雪。拉杜上尉出獄後,寫了一本回憶錄,詳述了馬爾塔·里舍的功勞。法國政府於1933年授予馬爾塔·里舍政府榮譽勳章。

至此,馬爾塔·里舍總算得到了一個公平的對待。

回顧她的人生,在19歲之妙齡剛結婚丈夫就戰死沙場,起初為復仇獻身做間諜,但在逐步的工作深入中,她救一國之莊稼,又毀一國之諜網,可謂成績卓著。並且,能夠在榮譽中善終,也算是間諜中比較難得的。(文/說歷史的女人·花滿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