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的判词看香菱的命运,高鹗的续书实在是弄巧成拙?

《红楼梦》中,对于香菱的故事结局,感觉续书写得一点也不好。甚至,早就偏离了曹雪芹的本意。这从香菱的判词中,或许能得窥一二,香菱的判词说: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在香菱的判词前,其实还有一幅画,这个是帮助解词的。这幅画曹雪芹描述说: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从香菱的判词看香菱的命运,高鹗的续书实在是弄巧成拙?

我们逐句来看。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里是暗指香菱,香菱本名英莲,而莲就是荷,并且,菱与荷是共生在池塘中的,所以说它们的根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在书中第八十回,香菱也曾自己解释过自己的名字:“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由此可见,这句话是在指香菱。

平生遭际实堪伤:稍微读过《红楼梦》的人,便会知道,香菱的遭遇是多么悲惨,从地主家的小姐,变成了下人和妾。

从香菱的判词看香菱的命运,高鹗的续书实在是弄巧成拙?

自从两地生孤木:地,便是土,两“地”,即两个“土”,所谓“生”,便是遇到、见到,两个“土”见到了一个“木”字,那自然是“桂”字了。有人说,“两地生孤木”是个林字,暗示香菱最终的结局像林黛玉一样,是悲剧的结局,我个人觉得这个解释不通,原因在下面给出。

致使香魂返故乡:香魂返故乡,自然便是死了,这句联系上句的意思便是,自从薛蟠娶了夏金桂之后,香菱便被迫害致死。画中描述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也是这个意思。

从香菱的判词看香菱的命运,高鹗的续书实在是弄巧成拙?

其实除了判词之外,从册子上的画,我们也是可以看出,这必然是在说夏金桂的,不然怎么会画“一株桂花”?导致香菱直接死亡的,也是夏金桂。如果“两地生孤木”理解成“林”,那就很难解释画和判词的后半句了。

香菱是甄士隐被拐走的女儿,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幸,连曹雪芹也觉得可怜,所以给她取名叫甄英莲(即“真应怜”)。

从曹雪芹的这首判词来看,香菱应该是被夏金桂迫害至死的。在前八十回中,香菱得了干血痨之病,身体日渐消瘦,无药可医,接着就应当是香菱被迫害致死。

从香菱的判词看香菱的命运,高鹗的续书实在是弄巧成拙?

可是在续本中,香菱一直活了下去,而且还在第一百零三回中,写到夏金桂下毒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己被毒死了。或许续本的意思是要说明“天理昭彰、善恶到头终有报”之类的意思,但这似乎将曹雪芹的格局降低了。

曹雪芹的本意,是要控诉封建宗法制度对于妇女的残害,可是续书,却成了一个包含着惩恶扬善教训的故事,这岂不是弄巧成拙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