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封存了大量军舰,因此战争潜力很强!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军备解码


被迷你冰箱重创的“白根号”驱逐舰!退役后先当了一段时间的靶舰,然后被送到了江田岛拆船厂解体。



“春潮级”潜艇也是这样,在艇龄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就退役了,也确实是短暂封存后拖往广岛县江田岛拆解。
日本的拆船速度远比印度慢的多,“春潮级”这类2000吨的潜艇在印度也就几个星期的时间,在日本至少半年,江田岛就是美化军国主义电影《啊!海军》当中,旧日本帝国海军学校所在地,内个《江田岛健儿之歌》就发源在这里。

军舰是造价昂贵的大型武器平台,对于日本来说军舰太多也是麻烦的事情!如果根据战舰数量/吨位来衡量,“日本海自”可能要排在世界第四的位置,这么多的军舰是日本“防卫大纲”的需要,因为日本是“海洋型国家”孤悬在大海,没有相当的海上力量日本就完蛋了!所以,日本保持较大规模的舰艇数量也是正常的。

但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受《和平宪法》和美国的压制,海上力量即保持一定规模,又不能过于庞大(美国的意思是不能超过美军第七舰队)...在受各种限制的条件下,日本战舰的更新速度是较快的,因为战舰通常的服役期在30年左右,不更新战舰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落伍了,战斗力会显著下降!

那么,日本为何不对战舰进行升级改造?因为升级改造牵扯的问题太多!日本的军舰都是由“三菱”、“三井”...等船厂和其他配套企业联合建造,这些理论上算军工船厂的企业是日本的根基,雇佣大量的员工和国家税收,如果不给他们军品项目,它们就会转向生产民船,长期这样下去再想建造军舰就会出现技术倒退!而造军舰是利润很高的工程项目,日本政府将军舰交由这些企业建造也是政策倾斜。
第二点就是美国想要“薅羊毛”,都知道日本战舰的绝大多数“子系统”都是购买美国的,比如:主辅动力系统、武器系统、雷达电子系统...这些装备的购买让美国军火商赚了大钱!如果日本长期没有新舰项目,美国的军火商咋挣钱?而美国军工制造业更是美国的根基!所以,日本政府为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实际上美国资本已经渗透到了相当一部分的日本大型企业当中)也不得不将服役期不到20年的战舰退役,建造新舰来为美国企业获取利润。

“初雪级驱逐舰”的性能和战斗力,即便是
拿到21世纪也大大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海军的主力舰。

第三点,“日本海上自卫队”总员额为4.3万人,人数与海军规模不相符!二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被遏制,民众虽然反省不深刻,但总体来说还是厌战期待和平的,自卫队这个职业并不受欢迎...日本“防卫省”每年招募自卫队都要费一番心思。这个事情具体到“海自”也是一样的,日本国民早就没有了“昭和男儿的本色”!军舰造好之后总得有人去驾驶、操纵,可问题没有人军舰只能是待在港内泡水...基于这种情况,“海上自卫队”也只好以较快速度更新战舰,这样就能保证在人少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持战斗力不下降。


日本退役战舰的拆解流程图,第二行最左栏要拆解的有20万吨超级油轮VLCC和30万吨的ULCC,军舰包括:潜艇、护卫舰、海上保安厅的船和扫雷舰。

海自似乎每年都有战舰退役,在短暂的封存后都要进行拆解,因为日本国土太狭小了,还要给新退役的腾地方,港区内实在是放不了那么多的旧军舰,即便是新封存的舰也没有人力去妥善保管(战时迅速重新服役),只能风吹日晒,因为人工费太高了!而且封存军舰也是要花钱的,想重新服役还要对它进行全面的整修,代价太高昂...与其这样还不如建造一艘新舰省事儿。


总之,日本封存军舰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是在保持战争潜力,而是里面的套头事儿太多,况且在人力、物力紧张的条件下封存的时间也不长,《和平宪法》也规定日本不得将退役战舰赠送给外国(海上保安厅的船可以,但是也受限制),所以退役的战舰封存时间不长,也必须要在较短时间内拆解,以便服役→退役封存→拆解这套程序有连贯性。


皇家橡树1972


日本确实在武器服役时间方面和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比如军舰,大多数国家正常服役时间30年,但是日本20年就让它退役了,并且退役并没有进行销毁,而是进行了封存!

这里面最具代表性当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日本的潜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虽然服役数量不多,只有16艘,但是日本潜艇服役时间只有18年,基本上每年服役一艘就退役一艘。而服役18年的潜艇,至少还可以再服役10年时间,日本或许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自己真实的潜艇部队数量。

但是日本封存军舰这样的做法,对于提升日本的战争潜力来说作用不大,或者说要看日本的对手是谁!如果对付我们,就算日本封存大量的军舰,也无济于事,实力相差太大!日本要是对付韩国,这些封存的军舰等武器,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日本封存的潜艇,可以在战争时候牵制住韩国。

另外日本作为二战的发起国也是战败国,战后的军事力量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日本再拥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就连美国都忌惮日本的实力,在武器研究方面限制日本,不允许日本发展先进武器。所以日本只有自卫队,没有正规的军队,总体来说防御性质的。

而且日本处于美国的保护之下,日本境内驻扎有大量的美军,还常驻美军核动力航母,所以日本就更不需要很强的军事力量了,有什么情况,可以由美国提供军事保护,日本也就没有借口发展了。而最近美国对于日本的军事实力发展有所放松,那是因为美国需要日本来牵制周边国家!


资讯所长


日本海自这个实力其实是被严重高估了,虽然他在亚洲还算是前列,但是你细数数亚洲能瞧得上眼的国家有几个?中、日、韩、印......没了,像什么泰国、越南这类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放眼过去,日本海自亚洲第一,不过那差不多应该是八十年到到九十年代末期,现如今,亚洲第一的海军是咱们的人民海军了。现在是21世纪了,很多人还手里掐着八十年代的报纸对着海自的军舰流口水,还在和人说海自实力多么强悍。这些人对于日本人已经恐惧到了极点,换句话说其实是崇拜,嘴上骂日本人如何,实际上就是崇拜和畏惧,甚至还有很深的尊敬涵盖在里面。只要你说日本哪里哪里不行,立马跳出来骂你,就和那某某明星的粉丝一样,NC粉。

回到这个问题,日本海自的实力如何。

日本海自呢,属于一个典型的防御型的舰队,论防御能力,世界一流,论进攻能力,基本为零,甚至远不如韩国海军。韩国海军的世宗级驱逐舰上面,一百多个垂发单元,各类型导弹都有,甚至可以发射1500公里射程的玄武3巡航导弹。而这些都是日本海自非常羡慕的,但是很遗憾,全都拿不到手。

日本海自能够拿得出手的能力在于反潜和扫雷,这两个能力一个是世界第一,一个是世界第二,他这个海自被人戏称为第七舰队扫雷大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也就直接给海自定性了,他是必须依附于美国海军才能够有战斗能力的一个队伍,属于是一旦发生战争,给美军干脏活累活的,就是在前面趟雷的干活。

以爱宕级驱逐舰为例吧,他这上头有96个垂直发射单元,看上去挺唬人,但是发射的却是标准2、标准3、RUM139

这些东西,防空和反潜用的。有人会矫情,说MK41可以发射战斧,这个没问题,但是这类进攻武器,日本都是不允许有的,美国也不允许日本拥有。日本想要这种巡航导弹,是要从零开始的,而这方面,他已经落后很多年了。而爱宕级发射的反舰导弹是他的90式反舰导弹,射程150公里的小短腿,这个的进攻能力和伊朗的贾马兰大驱差不多。而你再看看咱们055大驱上面的YJ-18,五百多公里的射程,海上遭遇了,爱宕级压根就够不到055。

你就说这爱宕级有啥吓人的?防御能力吊炸天,进攻能力为零。进攻能力为零的海军,只有自己防御的能力。有人会说了,日本造船业很发达,二战时期就在玩航母。但是你造船业发达,和海军有多大联系呢?武器系统、火控系统这些,日本基本都不能自产,甚至是现代化的武器他连图纸都没有。下面这张图年头不短了,一目了然,日本海自的水平就摆在这了,离开美军,他啥也不是。

再说说这个日向级和出云级吧,很多人在炒这个日向级出云级搭载F35B改成航母,

其实这个航母呢,美国是严格不允许日本有的,别看他卖了F35B,美国对于日本海自也是严防的。而日向级这类的舰艇呢,其实也就是个大型的扫雷舰反潜舰罢了,上面搭载12枚反潜火箭,对潜艇的威胁不小。如果这东西加上F35B改成航母呢?不好意思,东风快递查收一下。

海自的定位在于防御,挺着挨打的角色,对方来个导弹,他打下来了,再来一个,又打下来了,最后导弹打没了,我看你咋办,至于进攻,洗洗睡吧。海自没有能力反舰,没有能力对地进攻。

日本海自没了美国,就是个空壳子,连防御能力最后都会丧失,美国不会给他进攻型武器,美国不会放纵他,日本军国主义心不死,美国时时刻刻都提防他,对德国的提防都没了,对日本则是严格注意。美国把他摆着,让他看着中俄,属于看门狗的角色,而且还是套了绳子,并不是四处走四处咬人的狼。

日本海自没什么值得让人崇拜的,咱们那大平顶小平顶都够让人眼馋了,日本这个只能造出船,而造不出武器的国家的海上力量,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离了美国,他连防空导弹都没有,离了美国,他就得从头再来,离了美国,他啥也不是。


军武文斋


日本军队是典型的瘸腿军队。

也就是所谓的“重防御,没进攻”,注意,是没进攻,而不是“重防御轻进攻”。

日本海自的问题非常多,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军舰型号太多,但是数量太少,非常类似于印度的军队,一看飞机各式各样都买一点,但是后勤呢?大规模列装始终都是问题,举个例子,金刚级驱逐舰,好不好?好,当年才出来的时候,中国海军大呼不可战胜,觉得怎么也得造个十几艘,起码得造个八艘吧,不然这研发费怎么均摊啊。


然后就造了四艘。


爱宕级驱逐舰刚出阿里的时候也是的,这可是在金刚级驱逐舰基础上开发的,当年刚出来的时候,中国海军又一次大呼不可战胜,造十几艘有点夸张了,再怎么着也得造个八艘啊,不然研发费怎么均摊啊。


然后就造了两艘。


这……海军发展出一个新的平台,不大规模制造,老这么2艘4艘的造,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节省成本的办法吧。现在日本再有新的驱逐舰,中国这边有时候真的懒得关心了,如果还是这么一两艘,三四艘的下水,这研发的意义何在呢?


第二,就是刚我说的,重防御,重防空,重反潜,但是对舰攻击能力和对岸攻击能力基本没有。

简单的说,是个瘸腿海军----当然,人家自称是海军自卫队,但是就是这个自卫队的名号,导致日本海自不能独成体系,只能依附在美国海军身上。


日本海自与其说是海军,不如说是美国第七舰队下属的反潜防空部队,欠缺攻击型导弹,对舰和对岸能力几乎没有,这又怎么和水面舰艇以及如何支援登陆作战?

总不能靠舰炮吧。


美军明里暗里都在约束着日本海自,让其长处特别长,短处特别短,让其拥有相当强的单方面作战能力,又不给其全面作战能力,让其不能脱离美军的体系而存在,因此日本海自是典型的瘸腿式的海军。


这种海军,离开了美国海军的存在,什么都不是。


李建秋的世界


网上关于日本的传说很多,比如夏令营中的日本小孩儿,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填海造陆储存煤炭,一夜之间制造核武器等等。关于现代日本的军事实力更是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日本在美国的包庇下已经发展出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众多技术水平高超的大吨位水面舰艇,而且很多才用十几年的舰艇就进行退役封存,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


对此我想说,日本现在真的没有日吹们嘴里那么强,还有就是别动不动就北洋水师。想拿北洋水师做论据首先要去了解清楚那段历史!所谓的亚洲第一,只不过当时大清朝自己给的称号而已,其实除了两艘7000多吨的大舰之外,其他装备水平都已经落后于日本。再加上当时清朝腐败,北洋水师虽然能人辈出,但却训练水平不足,和当时在东乡平八郎训练之下,拥有高超火炮射击水平的日本水兵相比,北洋水师的人员作战素质要低很多。当时朝廷腐败,军事思想落后,还膨胀地以为自己第一,不输才怪!但是,100多年后的今天时代不一样了,真不需要妄自菲薄!

其实自二战以后,受到《和平宪法》限制的日本在美国庇护下,其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如今的日本自卫队已经是世界顶级军事力量,多个权威排行榜将其排进了前十。甚至还有不少机构认为,如今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作战能力已经超越了衰落的英国。不过美国并没有完全将日本的枷锁打开,而是通过限制其军事力量的规模和军工企业的发展,来控制日本的军事。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海上自卫队舰艇的科技水平,日本几乎是建造一艘新舰就会退役一艘老舰。这样一来,海上自卫队的规模维持不变,但是装备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日本海军的退役军舰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进行拆解,出售,而是保养到位之后放进了船坞。这种做法的目的很明显:日本想要规模更大的海上力量,但是有迫于美国等国家施加的国际压力,之后用这种掩人耳目的办法,将还比较新的舰艇就退役封存,从而给新建造的舰艇空出位置。


来看看日本海军究竟封存了些什么牛鬼蛇神,究竟有多大规模▼。

日本近几年封存的舰艇并不是很多,远没有网上说的重新服役可以让海上自卫队规模翻倍那么恐怖。近几年日本主要封存的主战水面舰艇如下: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退役封存两艘:DDH141,DDH142;村雨级驱逐舰三艘:DD107,DD108,DD109。我查到的比较新的就是这5艘,并没有网上传的那么邪乎,毕竟日本虽然富裕,但也比不了美国那般家大业大。


而且这些舰艇已经明显开始落后,现在服役可以发光发热,但是等到几年后拉出来重新服役绝对是会落后于世界其他海军强国的主战舰艇的。就以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为例,设计较为保守,虽然是直升机母舰,但却是驱逐舰的船体,感觉就是一款试探性的应急产品。所以一等到出云级和日向级这种专业直升机母舰形成战斗力之后,日本立马退役了已经落后的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在我看来,退役军舰重新服役或许可以应一时之需,但是对长期来说,提升人员素质,装备水平,扩大海军规模才是硬道理!
这才是牛X的退役封存舰队,日本那点东西根本不够看。

日本这种做法是学到它的老爹美国的,美国除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现役海军之外,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退役封存舰队。很多人认为,日本这些舰艇封存之后,等到战时拉出来就可以参加战斗,可以大大提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但其实,日本目前的退役封存军舰规模还有限,而且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领土纵深,国防动员能力,资源丰富度等因素有关。能够多拉出几艘退役军舰作战,和战争潜力的强弱关系不大。


赤焰哒哒哒


日本刁滑得狠。

面对岛国的现实。

重视发展海军。

大力建造舰艇。

一般舰使用二十五年左右就封存。

用新舰及时补充。

表面上看,日舰现役数增加不多。

实际上,加上封存的舰艇。

日舰数量可观。

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日本人心机极深。

造了数艘直通式甲板的两栖舰。

用来糊弄世人。

随后大举采购F35战机。

利用该战机能垂直起飞的特性。

立马变成了拥有数艘航母的海军。

日本还超编配制军官数。

为将来的战事提前做准备。

一旦有战事。

只要征召士兵,配属给军官就行了。

就能短时间的快速扩军。

日本暗藏野心,怀有报二战一箭之仇的梦想。

故,不得不防。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海自封存军舰这个“梗”到2019年还有人在疯传,封存军舰之前就是“海军舰艇只服役十年就去封存,有的造好后象征性服役几年直接封存”……这两个说法不知道都流传了多久了,也不知道出处是哪里,反正一群人也不查查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就跟着high起来了,high完了在抛出一句:战争潜力很强,分分钟成为世界第一。恐怕日本海上自卫队看到这些言论都会吓一跳。既然有些人那么喜欢“封存”,那么我们一步到位:日本水下还沉着高达,随时能拉出来毁灭地球……



吐槽的话说完,其实海上自卫队真正用于战备封存的军舰其实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退役后排队等待拆除或靶舰击沉,举几个例子吧:

  • SS-562“朝潮”号潜艇1983年3月退役,1984年在古沢钢材拆解
  • SS-563“春潮”号潜艇1984年3月退役,1985年在东海船坞拆解
  • SS-564“满潮”号潜艇1985年3月退役,1986年在古沢钢材拆解
  • SS-565“荒潮”号潜艇1986年3月退役,1988年在古沢钢材拆解
  • SS-583“春潮”号潜艇2009年3月退役,2010年在久屋产业拆解

  • SS-585“早朝”号潜艇2011年3月退役,2015年在久屋产业拆解

  • SS-586“荒潮”号潜艇2012年3月退役,2013年在久屋产业拆解

  • SS-587“若潮”号潜艇2013年3月退役,2016年在久屋产业拆解

  • DDH-143“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2015年退役,2017年12月江田岛拆船厂拆解

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总之海上自卫队的军舰基本上退役后就是拆解的命运,有的不舍得退役就暂时转为练习舰继续使用,有的拆解前还能当靶子发挥一下余热。比如上面提到的SS-585“早潮”号常规潜艇在2008年转为练习潜艇,2011年3月退役,4年后拆解。DDH-143“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在2015年退役后于2017年6月成为XASM-3反舰导弹的靶舰,同年12月送往江田岛拆船厂拆解。

还有DDG-168“太刀风”号驱逐舰2007年1月退役后于2009年6月作为靶舰被鱼雷击沉,连拆船厂都省的去了。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待潜艇或水面舰艇并没有之前网络上流传的那样把退役军舰都封存。特别是潜艇部队,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是世界上平均服役年龄最短的,目前是19年退役,但即便这样这些年轻的潜艇也基本都是拆解的命运而不是大量封存,而且大部分都是退役后仅仅一两年就拉进了拆船厂。实际上,整个海上自卫队的潜艇部队只保持4艘左右的封存数量。

至于水面舰艇部队,其实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面舰艇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神乎其神,那些所谓“服役10年、服役15年、新船就直接封存”的说法基本都是无稽之谈。我们直接看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龄超过20年的舰艇以及服役年龄就知道这个问题了:

  • DDG-173“金刚”号导弹驱逐舰(1993年)

  • DDG-174“雾岛”号导弹驱逐舰(1995年)

  • DDG-175“妙高”号导弹驱逐舰(1996年)

  • DDG-176“鸟海”号导弹驱逐舰(1998年)

  • DDG-171“旗风”号导弹驱逐舰(1986年)

  • DDG-172“岛风”号导弹驱逐舰(1988年)

  • DD-101“村雨”号驱逐舰(1996年)

  • DD-102“春雨”号驱逐舰(1997年)

  • DD-103“夕立”号驱逐舰(1999年)

  • DD-104“雾雨”号驱逐舰(1999年)

  • DD-151“朝雾”号驱逐舰(1988年)

  • DD-152“山雾”号驱逐舰(1989年)

  • DD-153“夕雾”号驱逐舰(1989年)

  • DD-154“天雾”号驱逐舰(1989年)

  • DD-155“滨雾”号驱逐舰(1989年)

  • DD-156“濑户雾”号驱逐舰(1990年)

  • DD-157“泽雾”号驱逐舰(1990年)


  • DD-158“海雾”号驱逐舰(1991年)

  • DD-130“松雪”号驱逐舰(1986年)

  • DD-132“朝雪”号驱逐舰(1987年)

  • DE-229“阿武隅”号(1989年)

  • DE-230“神通”号(1990年)

  • DE-231“大淀”号(1991年)

  • DE-232“川内”号(1991年役)

  • DE-233“筑摩”号(1993年)

  • DE-234“利根”号(1993年)

在全部47艘现役的水面作战舰艇中,舰龄20年以内的舰艇为21艘,只占全部的44%,一大半都已经达到20年以上的服役期。“朝雾”号服役已达31年(整体服役28年以上)、“阿武隈”号服役30年(整体服役26年以上)、最老的是“松雪”号,服役已达33年。至于所谓的“宙斯盾”舰,其实最老的4艘“金刚”级最年轻的也已经达到21岁,目前也只有2艘“爱宕”级和正在建造的2艘“摩耶”级算是非常新。这样看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现代化舰艇其实不算多,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占比上看,网上那些“只服役10年、只服役15年、新船就直接封存”的说法不攻自破。下图为DE-232“川内”号,舰龄达28年


至于为什么自卫队不大量封存舰艇?

资金

其实封存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仍在那里就不用管了,封存本身出来要拆除易损和精密零部件之外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去维持。而海上自卫队本来就没有那么资金,原本日本想用“秋月”级替换包括“初雪”、“朝雾”、“村雨”这些80-90年代的老舰,但由于数量超过20艘,压力非常巨大,所以想要继续维持庞大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将仅仅服役10年、15年的军舰直接退役,更不要说再掏出一部分钱来维持一大波“僵尸”舰队了。而封存军舰启封也不是从岸上拖下去就能直接使用,封存前拆掉的精密设备都要重装,必要时要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造,这又是巨大的花费。

政治监管

另一方面,受到《和平宪法》以及《日美安保条约》的影响,日本的各方面军事力量都是严格受到限制的,包括潜艇以及驱逐舰数量都是一个定数,不是想建造多少就能建造多少、想封存多少就封存多少。所以实际日本在海上力量的发展仅仅是作为美国海军的“出头鸟”,所有作战都是依托美国的作战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允许日本拥有比美国亚太地区更强大的海上实力和潜在海上实力。既然是在美国的作战体系之下,日本也没有必要承担那么经济代价封存那么多的舰艇,这样只会带来日本国内的压力和美国的不满。

所以封存舰艇根本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日本本身作为主权不完整国家没有太多的决定权。而且新时代的日本国民对于参与自卫队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大,从2000年后日本自卫队的招募就一直处于“困难阶段”,即便有双休、假期、早8晚5、退休保障的福利待遇下,2015年日本自卫队的大学生应征人数只有7334人。而2018年日本防卫大学毕业生中竟然有25人拒绝加入自卫队服役。在这种情况下,海上作战这种高技术装备本身对有经验的人员要求数量非常大,就日本现在的情况即便封存再多的舰艇也没有用,因为到时候根本就无法开动。

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按理说日本应该发展一支全球性、战略性海军,但是一直以来日本都被美国进行各种限制和技术封锁。除了美国直接向日本的军工企业进行资本渗透以及直接出售武器之外,对日本自行研制的武器也是控制着核心部件的命脉。而日本也在战后长时期受到限制而出现了很多技术断档。虽然日本仍然野心不死,但现在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雏菊西瓜Peterpan


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所谓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退役及封存的说法,至今仍有一大群人在大为鼓吹日本军事实力强劲的说法。

首先 日本海上自卫队封存了大量军舰?

首先美国不瞎,日本退役的军舰及潜艇都在美国的督促下拆除了。


其次,所谓日本军舰艇服役15年的说法更是子虚乌有,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服役于1993年!

按照这个逻辑,金刚早该退役了,但是时至今日,金刚依旧是日本海利的主力战斗舰艇之一

第三,封存舰艇指望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外面有些痴心妄想,一艘舰艇被封存就证明其性能已经落后于时代,继续服役得不偿失。

所以才可能被封存,

更何况封存和扔垃圾堆是不一样的,想要封存舰艇首先就是需要卸下所有的燃油弹药,拆除所有易损坏的零件儿,对缝隙进行封闭,日常对军舰进行维护与保养,防止其因为弃质过久导致的漏水频发。

而且封存后指望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根本不可能。

首先需要安装,安装那些被拆下去的零部件,重新装载燃油弹药,检修各零件,重新招募人员,你不会以为舰艇是随便拉过来的人就能操作的吧?

实际上,启封封存舰艇可以看作对战斗力的一种补充,因为就算起风后的舰艇,战斗力已经落后于时代开始,其还是可以用作护航,或者对陆支援任务的。(比如说美国在二战期间启封了一大群一战期间的平板驱逐舰用于护航任务,这些封存舰艇,极大的减轻了美国现役驱逐舰的负担)但是指望利用封存建立快速提升战斗力太痴心妄想了。别的不说70年代的舰艇防空能力有垃圾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更何况战争潜力,说的又不是现有的武器装备,而是你在遭遇战争时候紧急爆兵的能力,比如说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和日本的军事实力看起来绝对没有两倍。

二战打完以后,美国表示不行,太多,养不起的。

为啥美国在二战期间的战争潜力吊打日本?

山本五十六看到德克萨斯的油田,看到美国的大把大把的船坞,山本56就明白了,如果日本不能在短期内结束下,就那么日本必败然后战争潜力可以总结为工业总产值,水泥产量,钢铁产量,船坞数量,高素质人口,然后这些方面的冠军分别是我国,我国,我国,我国以及我国.....对工业产值这方面,如果一个算一个都得被我们摁的抽


啸鹰评


第一哨兵回答。日本海上自卫队封存军舰很正常,也是战争潜力的一部分,要说战争潜力很强,那就不一定了!

一、封存军舰这一现象各国基本上都有

美国、俄罗斯都有军舰、战机坟场。各国淘汰或退役了的军舰都会封存,也可用来对其他国家出售,也可以用来军事演习打靶销毁,也可以从军方转交给地方执法部门使用,也可以存进公园或博物馆,等等。



二、日本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一直想东山再起

二战后和平宪法限制了日本军力的发展,但日本一直在法条的边缘寻找着突破的空间,往往军舰使用时间不到寿命的1/3,就宣布退役封存,这样就等于突破了宪法对日本总军力的限制。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加上日本国土面积小,对外扩张侵略思想一直不灭,一旦战争需要,封存军舰可以进行加工改造后投入战争,可缩短新造军舰的时间周期和经费消耗。



三、日本战争潜力较强,体现在多个方面

仅仅是依靠封存军舰的数量,来说日本的战争潜力很强,是很狭隘的想法。关键是日本的重工业技术发达,制造能力比较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军力,制造和改装装备。日本高新技术优势比较有优势,可以对已经封存军舰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战力。还有日本的经济等等。



四、日本总体战争潜力并没有优势

日本是一个岛国,工业技术再厉害,到国家总体可用资源有限,仅仅依靠自己国家有限的资源是不行的。二战时期,日本侵略用的资源都是在他国掠夺来的,资源短缺是日本的硬伤。还有就是人,军舰再多,操作军舰的人也不够!


第一哨兵


不完全是这样,战争潜力涵盖多方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各类技术水准较高的主力驱,护舰40余艘,潜艇20艘及数艘准航母,总吨位约60万吨,实力已稳居世界前几位,反潜实力更是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而且日本现役舰只舰龄短,更新换代快,很多服役没有超过15年的军舰就提前退役封存,这些军舰经保养能随时补充,扩大现役舰队实力,这也是种变象隐藏实力的作法,但是这种做法只能在战争初期起到快速补充,并不决定战潜力。

战争潜力,要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工业能力,自然资源,对外关系等,这些东西才能真正转化为战争潜力。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实力在太平洋地区是不弱美国的,其航母数量及舰载航空兵更是力压美国,但是战争爆发后,美国凭借超强国力,动员起巨大的战争资源,形成压倒性优势,打沉一艘军舰,马上有十艘来补,而日本本土资源贪乏,工业能力有限,军工生产赶不上战损,只能越打越弱,战败是迟早的事。

所以战争潜力不是存多少军舰,飞机,坦克就有多大,而是看综合国力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