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和二氧化氮成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新挑战

臭氧和二氧化氮成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新挑战

图片来自原文

2020年1月16日,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CREA)发布《2019年中国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 in China 2019)报告,分析了2019年中国空气污染的趋势、进展和挑战。研究发现,2019年冬季,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空气污染水平降至目标水平。然而,随着工业产值、煤炭和石油消耗的增加,以及臭氧水平的持续增加,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空气污染水平出现反弹。

(1)冬季行动方案使北京和上海周边地区取得进展,全国其他地区出现反弹。2019年冬季,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两个地区都有望超额实现冬季污染控制目标。由于冬季前三个月细颗粒物(PM2.5)浓度升高,汾渭平原无法实现冬季污染控制目标。随着工业产值和化石燃料消费的不断攀升,除上述重点区域外的其他地区,尤其是南部城市的PM2.5水平有所增加。

(2)自2015年以来,PM2.5治理取得重大进展,但新挑战不断涌现。2015—2019年,全国PM2.5和二氧化硫(SO2)污染控制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且超过了空气污染治理计划设定的目标。臭氧和二氧化氮(NO2)成为新的挑战。臭氧污染日益严重,NO2污染控制进展缓慢,这将抵消由PM2.5污染控制带来的公共健康效益。西部省份的煤炭工业扩张减缓或逆转了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的成就。氮氧化物控制缺乏进展以及臭氧增加的事实表明了依赖末端治理政策的局限性——这些污染物更难通过过滤器控制。为了保证PM2.5治理进展,并且降低臭氧和NO2浓度,减少污染能源的使用至关重要。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3期,廖琴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