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涨的菜价“菜比肉贵”,不安分的CPI关乎你的钱包,别大手大脚了

就在这几天,蔬菜涨价的消息尽人皆知,这又像房租一样,好像是一夜间涨起来的。

一觉醒来,香菜价格竟然飙涨到39.9元一斤,让人咂舌

这一斤接近40元的香菜价是山东寿光的某超市出现的,又有网友在网上爆料,济南的香菜价格已经按两出售,一两5元,也就是一斤50元,超过猪肉价格一倍多,“菜比肉贵”的现象出现了。

不仅仅是香菜价,其余蔬菜价格都在大幅上涨。

8月23日,在济南的某个农贸市场,茄子价格2.5元/斤,较17日(下雨前)上涨25%;油菜价格2.8元/斤,较17日上涨55.6%;黄瓜价格2.5元/斤,较17日上涨50%;豆角价格2.5元/斤,较17日上涨66.7%;芸豆价格3.7元/斤,较17日上涨23.3%;菠菜价格5元/斤,较17日上涨42.9%。

很多人看不懂了,这蔬菜咋能这么?请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然,一般情况下,蔬菜价格都是维持平稳的,但这次真的是赶上了特殊情况。

据报道,8月19日夜间至20日凌晨,受台风“温比亚”过境影响,寿光市不少地方出现了强降雨,截至20日5时,市区降雨量超过264.3mm。同时,几个上游水库连续告急,弥河寿光段遭遇了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洪峰,最大过境流量达每秒2250立方米之多,水位持续暴涨,并出现倒灌的情况。截止22日晚间,积水仍未褪尽,仍有数座村庄浸泡在积水中。

飞涨的菜价“菜比肉贵”,不安分的CPI关乎你的钱包,别大手大脚了

当地发布的灾情及救灾信息显示,此次灾情共造成20多万个大棚受损。

受灾地区是山东寿光,这被誉为“中国蔬菜之都”,无论是产量还是对外输送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样的蔬菜产区受灾,就能直接对蔬菜价格造成影响。

来自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数据显示,当前蔬菜日交易量由灾前8月17日的2935吨增至8月24日的3280吨,增幅为11.7%;蔬菜均价由灾前的2.48元/公斤涨至2.78元/公斤,涨幅12.1%。

但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深入分析下,这个菜价到底怎么涨上来的,还能不能持续涨。

实际上,寿光受灾只是一个导火索,加速器,让菜价上涨这个事儿,摆到了台面上,媒体竞相关注,成为尽人皆知的新闻。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蔬菜价格的上涨,也不是完全因为寿光受灾,更为重要的是,蔬菜价格早已进入了上涨周期,而且这轮菜价上涨,还是全国性的上涨!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从7月初开始,全国蔬菜价格连续7周上涨,8月10日开始的一周,农业农村部对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的价格监测显示,黄瓜、芹菜、大葱、大白菜和白萝卜价格环比涨幅较大,黄瓜涨幅最大,达到9.0%。

北京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最新公布的一周数据显示,8月17日,该市场蔬菜平均价是2.10元/公斤,周环比大幅上涨7.14%。

看日期!8月19日夜间至20日凌晨,台风“温比亚”过境寿光,而菜价上涨明显是出现在山东寿光受灾之前,这就说明了,菜价在此前已经形成了上涨趋势。

对于这轮全国性,持续性的菜价上涨,原因在哪儿呢?

刚才已经说过,对于蔬菜这种农产品而言,“靠天吃饭”是必须的,也就是说,根本涨价原因还是天气因素。

由于过去几个月,天气高温炎热,一下雨就是大雨暴雨,这将直接导致蔬菜产量不足,而且持续的高温天气,还容易增加病虫害,使得很多蔬菜存储起来很困难,很多蔬菜质量下降,无法上市,能够上市售卖的也就被称为优质菜源,这些优质菜源被收购商加价抢购,导致了菜价出现了全面上涨。

蔬菜这种农产品,由于产区和销售区往往距离较大,在运输途中,也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导致蔬菜损耗。

除了天气因素以外,那就是通货膨胀因素,或者说人民币贬值影响。我们还记得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CPI物价指数,已进入了2时代,也就是物价上涨了。

房租猛涨就是物价上涨的一个领域,如今,在通货膨胀出现苗头,但宏观经济调控存在滞后性的周期内,菜价的上涨就受到了多方面物价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通货膨胀将使得房租上涨,由于蔬菜储存也需要仓库,房屋,所以租金上涨就提升了蔬菜的存储成本。

蔬菜也需要运输,汽油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或者以人民币计价的其他服务价格的上涨,都构成了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

另外,蔬菜从生产到流通,中间也有收购方,代理方,销售方,在这轮蔬菜价格上涨中,是不是也有中间商囤积居奇,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因素。

这些中间商,主要利用的手法和炒作股票差不多,一方面利用短期蔬菜市场受灾供不应求局面,抬高收购价影响市场,一方面从农户手中购买大量蔬菜囤积,制造更紧张的供求局面,等蔬菜价格过高之后,再抛出手中囤货,获取差价。

像这样的手法,在此前的蔬菜价格猛涨的过程中,都被使用过。

比如此前出现过的“蒜你狠”行情,大蒜价格被抬高四十多倍,就是有很多大蒜的经销商,鼓励蒜农惜售,再大量囤货,等蒜价大涨后再攫取大量利差。

当然,由于这种人为炒作因素,导致的蔬菜价格猛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蔬菜价格往往在炒作者出货后,或者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后,价格暴跌,回归正常。

由于经济和通货膨胀都具备周期性,真正要我们警惕的是,这轮蔬菜价格的上涨到底是不是新一轮通胀周期的起点,通货膨胀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开始从金融市场向普通商品蔓延,这才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由于物价构成因素本身存在很强的联动性,比如刚才说的,房租上涨导致蔬菜的存储成本上涨,国际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涨,蔬菜价格上涨就会导致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价格上涨,餐饮业,外卖业成本也会上涨,提价就成为了可能。

最近网上很多网友感叹说,自己已经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影响,“消费降级”现象出现,原来吃一顿饭500元,现在只想花100块,省着过还是比较好的。

有部分网友还说,年轻人准备好过苦日子吧,物价上涨就别大手大脚了,勒紧裤腰带没错。

看来,已经有不少人感觉到通货膨胀,以及周围物价在上涨的大环境。

从经济学角度讲,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通胀,一旦进入通胀周期,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CPI虽然进入2大关,某些普通消费品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趋势,部分消费品通胀率还是很高的,但这还不足以构成全面通胀。

全面通胀是CPI连续上涨,环比增幅逐渐抬高,CPI超过3警戒线,人们对于物价看涨预期非常强烈,显然,我们现在还没到这种时期。

后续我们可以密切关注统计局发布的CPI指数,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强调前瞻性,相信最近一段时间,对应的调控政策也会密集出现,以遏制通胀在普通消费品中的蔓延趋势。

对于我们而言,勒紧裤腰带什么的,说得还是太玄乎,但是省吃俭用,开源节流,这确实是理财的正道,也是通胀时期对冲高生活成本的简单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