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射北斗卫星,目标是在五月份完成导航网络


中国发射北斗卫星,目标是在五月份完成导航网络

一枚长征3B火箭周一与北斗导航卫星升空

中国长征3B号发射器星期一将一颗北斗卫星送入轨道,在5月的另一次飞行任务使该星座得以全球传播之前,将倒数第二颗卫星添加到了中国的独立导航舰队中。

据官方的新华社报道,北斗导航有效载荷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55 GMT(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55;北京时间7:55 pm)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西昌航天中心飞入太空。

一枚184英尺高(56米)长的3月3B号火箭将北斗导航卫星送入了一个椭圆形或卵形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此次发射成功。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发射了54颗北斗卫星,但是发射日期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加。北斗卫星的最初一代被设计为原型或测试平台,但中国网络于2012年开始在亚太地区提供有限的服务。

中国官员说,星期一的成功发射和5月份的后续发射将完成北斗计划的第三代卫星网络BDS-3的部署。

北斗早期的所有卫星均已结束其任务,北斗机队需要30颗卫星,以提供全球定位和计时服务。

到目前为止,中国军队一直依靠美国军方的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导航支持。

中国将北斗网络设计为GPS网络的独立版本,为中国军事和民用用户提供了一套本地系统,以防GPS信号在冲突期间中断。像GPS网络,俄罗斯的Glonass舰队和欧洲的Galileo导航星座一样,北斗系统专为全球服务而设计。

周一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将使用其自身的推进系统,将其操纵进入赤道上方22,000英里(约36,000公里)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

中国官方表示,工程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克服了困难,以确保任务成功”。

北斗网络以北斗星星座的中文单词命名,包括位于三种不同类型轨道上的卫星。

去年12月,中国将最后24颗运行中的卫星发射到了离地球13,000英里的中空轨道,这与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卫星的轨道相似。

但是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不同的是,全面运作的北斗网络将包括六个地球同步轨道的航天器,其中三个永久位于赤道上方,另外三个处于倾斜轨道,在每个24小时的轨道上向赤道南北摆动。

去年,中国向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了三颗卫星,周一部署的航天器是永久固定在赤道上方的三颗卫星中的第二颗。

周一发射的卫星是由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政府拥有的航空航天业的一部分)制造的,并基于DFH-3B卫星平台。

新华社说,北斗卫星“可以为无人驾驶车辆,精确的船舶靠泊以及飞机的起降提供服务”。“它将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金融,制图,运输,渔业,农业和林业领域。”

北斗卫星还具有通信重放功能。

中国的智能手机已经能够将北斗导航数据整合到地图和跟踪应用程序中,其他数十个国家/地区的用户也正在使用北斗信号。

中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北斗网络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参加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北京对外政策战略核心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扩展到亚太地区,非洲,欧洲和美洲的近70个国家,中国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基础设施和其他经济增长动力提供资金。

过去依靠美国GPS卫星的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是中国境外唯一使用北斗网络的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