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沒有可能再次分解?

素格布藝軟裝設計


印度在近代歷史上確實解體過一次,就是在1947年,英屬印度殖民地分裂成為“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印巴兩國當年走向分裂是因為宗教問題,到20世紀,當時整個南亞次大陸一共有三大主要宗教,分別是: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當然南亞也是佛教的發源地,但是到了此時佛教早已經衰弱了。

這三個宗教互相都不太對付,其中信仰印度教的教徒和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人口最多,這兩個宗教爭鬥的也最為嚴重。在建國前夕,兩大宗教信徒經常爆發慘烈地宗教屠殺,數十萬人死於宗教衝突,就連聖雄甘地也沒能調和兩大宗教之間的矛盾。

(圖中綠色區域是穆斯林聚集區,紅色的部分則是印度教徒聚集區)

1947年英國印度總督L.蒙巴頓提出了關於兩大宗教分別建國的《蒙巴頓方案》,根據此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各自獨立建國,英屬印度被分成了兩個國家。

在各自獨立之後,印巴因為歷史問題和克什米爾問題至今一直保持對立,大規模的戰爭前後打了三次(三次印巴戰爭),小規模的邊界衝突則是月月有,週週有。

平心而論,如果印巴不分裂,印度將成為南亞一個巨無霸國家。但現在因為有巴基斯坦在西北擋著,極大地牽制了印度的野心。那麼印度有沒有再度分裂的可能性呢?

答案:幾乎沒有。

由於印度民族眾多,所以印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權徹底地控制過整個南亞次大陸,即便是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莫臥兒王朝,也沒能真正的統一整個印度。而印度的誕生,則必須要感謝英國人。如果不是英國征服了這裡,並且將這裡整合為一個國家,恐怕現在的印度版圖上就是諸國林立了。

鑑於歷史原因,在建國之後印度選擇了聯邦體制,將全國劃分為有27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

在聯邦制國家中,中央的權力是來自於地方的,因為與中央集權制國家不同,聯邦制國家是由許多小國家聯合組成的,所以地方政府保留了很多權力。而印度的27個“邦”,就類似於美國的50個“州”,邦政府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印度閱兵式上有許多的民族方陣)

在印度的這些邦中,東北部的幾個邦獨立傾向一直非常嚴重,當地的武裝部隊也是層出不窮,印度中央政府雖然多次派重兵圍剿。但面對當地複雜的地形,以及打了就跑的游擊隊,印度政府始終無法用武力消滅這些反政府武裝。

但是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暴力武裝對抗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主流。雖然印度政府很難剿滅這些民族武裝,可這些人尋求獨立的希望也非常渺茫。而更讓這些獨立分子頭疼的是,伴隨著印度國力的強大和國民教育的普及,當地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熱衷尋求獨立了,他們開始漸漸地認同自己印度人的身份,不願意去參加游擊隊了。

沒有新鮮的血液,隊伍就不能維持下去了,而且大家忙活了幾十年了,到了現在也沒買上買車,這些武裝的大哥們也需要給手下的兄弟們找條出路了。於是面對中央政府拋出的橄欖枝,許多武裝都相繼選擇招安,搖身一變為當地的合法政黨,開始了自己奔小康的幸福前程。

印度在建國之後,不斷的強化英文教育,加強愛國主義宣傳。到今天為止,大多數印度人對於國家的自豪感還是非常強烈的。凡是去過印度的朋友都深有體會,印度人對自己的國家非常自戀,孟買再不努力,十五年後就要被上海超越了!這份自信絕對不是一般人能駕馭得了的。

(印度金融中心——孟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