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無意中看到一條消息,說《戰神4》要發佈官方小說了。看到這個信息我的第一反應還是屬於良性的,並沒有下意識地為小說質量擔憂。包括之前暴雪的小說,我也抱著一種“仰望大神”的態度去圍觀。當然最後我也並沒有閱讀,但這並不影響我認為“應該去看一下整個的魔獸世界編年史”。

但是在某讀書平臺上那些《魔獸爭霸3之阿爾薩斯飲血紅薔薇》、《LOL之劍聖大鬧花果山》,讓人一看就覺得有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簡直讓人想跳上一曲猛男版新寶島來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我腦子不禁忍不住浮現出這麼一句話:

自帶水泥!村口集合!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就好像我們寫文章的一樣,文章內容好不好是第三觀感,第一觀感就是文章的標題。我總覺得能起出那樣名字的作者,他的文章或許不看也罷。當然可能是因為我本身並不是一個小說作者,不瞭解他實際會面臨的情況,所以體會不到起名字的“艱辛”。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我平時寫短篇文章的時候,就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寫了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但是連續工作三四個小時之後頭昏腦脹,結果在起標題和配圖上做了一些很蠢的操作,最終導致了一篇好文章被埋沒。或許小說家們也有類似的、不為人知的艱難?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熱門遊戲改編成小說其實是一個既不簡單又不討好的事情。如果作者有能力去寫一部比較不錯的小說,那他自己也一定會有構造一個合理世界觀的能力。我覺得作為一名對寫作有些自信的小說家來說,可能不屑引用別人的世界觀甚至是角色定位。一旦使用了熱門遊戲的背景,那其中的人物關係、性格、背景就全部被固定了,其實是限制了作者的想象空間,限制了作者的自由發揮。這對以靈感為主要創造力的作家來說,絕對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情。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一般來說,只有遊戲公司特定花錢去“僱人”來為自己的遊戲寫作,以粗略的故事背景,創造一系列吸人眼球而又符合世界觀和故事主線的內容。這種做法偏向於“僱傭”,屬於甲方乙方的關係,所以甲方需要付款,乙方完成委託。並不像目前網文的特點:讀者付費閱讀,作者吃閱讀量或是“月票”的方式。這種特點是文章的質量直接跟收入掛鉤,作者必須全身心地放在如何吸引觀眾、討好觀眾上,因為一旦達不到這兩點,他的作品就沒辦法帶來收益。而甲方乙方的合作方式就無法針對這一點,你只要寫了,甲方認為合格,那他就得付費。不過作為審查者的甲方必定也對質量有要求,所以這種方式出來的作品,還是可以有一定的質量保障的,比如暴雪的小說。

基於這個觀點,我對戰神4的小說也是抱有希望的。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另一種就是一些尚在成長期的作者,想借助遊戲的熱度,同時自己也少一些架構,多一些借鑑。看起來好像少費一些腦子,但是在他們寫作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地感覺到束縛。從這其中走出來的優秀作者,接下來也不會再去選擇使用別人的架構。而毫無疑問的,在他們早期走這條路線的時候,絕大部分人的內容品質都不會太高。這也是我不會去選擇那些“野生”作者創作的遊戲改編小說一樣。

當然其中也存在著佼佼者。畢竟如果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作品,那已經是經過層層篩選推薦上來的。而更多的就是在審核過程中得不到推薦,中途夭折的作品。

濃濃的羞恥感!為什麼遊戲改編的小說,第一反應就讓人覺得很尬?

我曾經看過有小說的主人公大喊一聲:“老天啊,這個世界充滿罪惡,為什麼還不毀滅?”然後天空傳來一個聲音:“你說的對。”然後全世界下起火焰雨,世界毀滅了,全書終。這結果真的讓人目瞪口呆,就是作者不想寫了,但是又要給一個結局。我只能說,如果看了這樣的書,那真的算是挺不幸運的了……而通過遊戲領域改編出來的小說,又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屬於類似這種檔次的作品。

而這些作品,光看名字就讓人覺得異常尷尬,恨不得找個土坑直接鑽進去……等等,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要有如此強烈的羞恥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