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啟動新一輪交通“頑瘴痼疾”整治,重點優化城區78處交通信號燈

瀏陽啟動新一輪交通“頑瘴痼疾”整治,重點優化城區78處交通信號燈

白沙路上的交通信號燈已經進行優化,在早晚高峰期,直行綠燈時長增長至35秒左右。

瀏陽日報訊(記者 謝鵬)3月11日,市民陳先生和往常一樣途經白沙路去上班,發現路上似乎比往常要更暢通,“我發現不僅是早晨我往行政中心方向遇到的綠燈時間有延長,下班回來的時候,綠燈時間也延長了。”

記者瞭解到,從3月10日開始,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啟動了新一輪的交通“頑瘴痼疾”整治行動,重點對城區78處交通信號燈進行優化,白沙路上的交通信號燈便是此次優化調整的對象。

白沙路紅綠燈,早晚高峰期綠燈時間增長

2016年,白沙路被交警部門設為瀏陽首條“綠波帶”路段,通過調整紅綠燈的時長、週期,來提高車輛通行效率。然而隨著白沙路新增了多個路口,車輛通行效率明顯下降,白沙路在早晚高峰時段容易擁堵。

為讓道路更暢通,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對白沙路瀏陽大道路口至鼎豐路口的紅綠燈進行了優化。“具體來說就是白沙路的紅綠燈以前只是固定的一套運行模式,現在改為了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三個時間段3種不同的運行模式。”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科技設施中隊民警廖芳輝介紹,這3種模式能夠更加精準地適應市民出行需求,最大程度避免出現交通擁堵。

“每天早上7點30分到9點為早高峰,下午4點30分至晚上8點為晚高峰,路上車流量大,我們相應地調整了綠燈的時間,綠燈時長由此前的26秒增加到了35秒左右。”廖芳輝表示,這意味著,擁堵時段可以多通行近10輛車。

除了紅綠燈的時間有變化外,依據白沙路的實際車流,車輛通行的方式也有所調整。以白沙路東沙路口為例,此前車輛通過該路口時,南北方向車流需分別通過,“考慮到該路口左轉車流較大,現在調整為早、晚高峰時段兩個方向車流同時開放。”

“目前,白沙路的紅綠燈尚處於測試階段,我們還會根據車流量的大小等其他方面的情況,進一步進行調整。”廖芳輝表示。

計劃優化城區78處紅綠燈,“微瀏陽”收集市民建議

目前,瀏陽城區的78處交通信號燈路口由於建設單位多、標準不統一等原因,部分交通信號燈存在不規範、不科學、不智能的情況,導致瀏陽部分交通路段容易出現擁堵,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我們想要最大限度地對紅綠燈通行設置進行優化調整,使瀏陽道路更加安全、暢通。”市公安局聯合交管中心副主任袁雁軍介紹,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優化配時、調整放行方式,縮短紅綠燈週期等方式,對全市的紅綠燈進行一次整改。

為聽取廣大市民對全市道路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策略設置、點位設置建設、管理和維護等相關工作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做好全市道路交通信號燈的使用、管理等工作。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面向廣大市民開展關於“瀏陽市道路交通信號燈”意見、建議的徵集活動。

“目前,市民針對紅綠燈的意見主要集中在綠燈時長上,綠燈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影響交通。”袁雁軍介紹,依照相關標準,15分鐘內等候了3個紅綠燈週期後仍未通過路口,才算擁堵。“瀏陽道路交通情況特殊,因此相應地提高了要求,車輛在平峰時段,等了兩個紅綠燈週期未能通過路口的話,則表示紅綠燈時長可能存在優化空間。”

但紅綠燈時長的設置,不能單獨看某一個路口,而需要從全局的交通通行來進行考慮。“理論上來說,綠燈時間可以延長,但在該路口的綠燈延長後,下個路口的車流量可能就會暴增。”袁雁軍表示,這需要交警現場調研後,方能決定是否增加綠燈通行時長,並提出具體方案。

而對於綠燈時長過長,導致非同向車輛需要等待較長時間的情況,袁雁軍也表示,綠燈時間縮短有下限,“依照相關規定,最短綠燈通行時間為道路寬度除以1.2。以一條12米寬的道路為例,則該路口綠燈通行時間不得低於10秒。”袁雁軍說,依照此標準,如果路口仍有富餘的綠燈通行時間,則可考慮進行縮短。

袁雁軍表示,目前他們正對全市的交通信號燈進行排查,市民如果有疑慮或建議,可以在“微瀏陽”微信公眾號的新聞鏈接下方留言,收到後,他們將第一時間安排專業人員前往現場進行勘察、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