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 ——學習魯迅《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一文


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 ——學習魯迅《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一文


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 ——學習魯迅《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一文


在寫輿論監督文章時,有些人認為,一些狠話、極端的話,咒罵的話……,等等,才會使文章更加有力量,其實恰恰相反。

筆者認為,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才更有殺傷力,腐敗分子才更加害怕。

魯迅先生當年曾經寫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的雜文,值得我們學習:

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 ——學習魯迅《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一文


“尤其不堪的是結末的辱罵。現在有些作品,往往並非必要而偏在對話裡寫上許多罵語去,好像以為非此便不是無產者作品,罵詈愈多,就愈是無產者作品似的。其實好的工農之中,並不隨口罵人的多得很,作者不應該將上海流氓的行為,塗在他們身上的。即使有喜歡罵人的無產者,也只是一種壞脾氣,作者應該由文藝加以糾正,萬不可再來展開,使將來的無階級社會中,一言不合,便祖宗三代的鬧得不可開交。”

“不過我並非主張要對敵人陪笑臉,三鞠躬。我只是說,戰鬥的作者應該注重於‘論爭’;倘在詩人,則因為情不可遏而憤怒,而笑罵,自然也無不可。但必須止於嘲笑,止於熱罵,而且要‘喜笑怒罵,皆成文章’,使敵人因此受傷或致死,而自己並無卑劣的行為,觀者也不以為汙穢,這才是戰鬥的作者的本領。”

沒有理智的謾罵,不但不可能使你的對手服氣,還會降低你的人格,因為有汙言穢語的存在,你的文章也不會有更多的網站願意轉載。

動不動就用粗野的話罵人,不僅僅是理屈詞窮的表現,更是素質低下的表現;那些在道理上說不過人家就破口大罵的人,很難讓更多的人聽進去自己的觀點。

可以說,罵人也需要藝術,罵人也是一種藝術,魯迅先生就把這種藝術貫徹到自己的雜文裡面,所以,魯迅先生的雜文至今讀來,仍然有戰鬥力,仍然令人振奮。

你罵了他,還能夠讓他聽進去,還能夠讓他接受,這樣的罵,才是成功地罵,這樣的罵的文章才更加有戰鬥力。

筆者當年寫的一篇短文《腐敗法院簡介》,不但流傳甚廣,而且,被當時筆者監督的法院院長複印打印下來,說明了這篇短文已經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凡是極端的詞彙不要隨便用,凡是極端的話不要隨便去說,要儘量有更加準確的詞彙和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愛憎,你的文章才會有力量,你說的話才會有更多的人聽。

理智的話才更有力量 ——學習魯迅《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鬥》一文


筆者時常遇到這樣的事情:我費盡心思寫了有力量的文章,反而被委託我的當事人給改的一塌糊塗,讓筆者哭笑不得。你的水平如果真的很高,就沒有必要花錢找我來寫了,讓我寫就應該對我有充分的信任。

請記住:只有傳播的廣,你的文章的力量才會顯現,要傳播的廣,你的文章的詞彙和句子就必須優美,連你的對手都愛讀,你想不成功都困難。

好的文章也許並不一定馬上就會很快傳播,這就像金子可能會被埋沒一樣。但是,不好的文章肯定不會得到久遠傳播。

其實,筆者當年也曾經不止一次辱罵那些王發的法官和法院,並且還將一首打油詩《秀才遇到無賴》寫進了上訴狀,還被他人轉載。也是被他們氣得失去了理智。

此文如果能夠給大家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2018年1月16日星期二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