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關羽之名可謂是天下人皆知了,引用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對關羽的介紹:“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個子高、鬍鬚長、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身正氣。可以說羅貫中這段對關羽的描述,有點迫切的想給關羽塑造一個絕對正面人物的形象。再加上小說中描述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等等事蹟,把大家的目光全都吸引到了關羽的事蹟和人品上去了,大家都稱關羽為英雄。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關羽雕像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來看下羅貫中對關羽面部的描述:“面如重棗”,所謂“重”,意思就是程度深(大),“棗”也就是紅色的意思了,那就是說關羽臉的顏色屬於大紅色的,估計顏色還要深一點,為什麼關羽的臉是紅色的呢?。一說到臉紅,大家估計只能想到幾種人,第一種,害羞的人;第二種,非常生氣的人;第三種,酒喝多的人。那麼關羽屬於哪種人呢?可想而知之以上三種都不屬於,帶兵的將軍不可能害羞,天天生氣壽命都不長,大戰不可能喝酒。所以,很多的讀者不免都產生了一種疑問,關羽這面部的顏色是不是不符合歷史事實呢?是不是小說家虛構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史書對關羽相貌的記載,《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劉備得到益州後因重用和喜愛馬超,在荊州鎮守的關羽“醋意大發”,寫信問諸葛亮,是馬超厲害還是自己厲害?諸葛亮那是瞭解關羽品性的,於是就寫了一封回信給關羽道: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諸葛亮給關羽的回信

諸葛亮這封信把關羽一頓誇,關羽看完後還把信拿著到處炫耀。不過信中對關羽的相貌描述只有“髯”,沒有其他的面部描述,只能說明歷史上關羽的鬍鬚的確漂亮。還有一點可以看出關羽是個愛乾淨的人,號稱“美髯公”,那就說明鬍鬚很漂亮。漢朝人有留須的風氣,關羽每天估計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打理自己的鬍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長髮的人,如果不去經常打理自己的長髮,最後還不成了“雞窩”了嗎?

關羽既然精心的打理自己的鬍鬚,那麼對面部的“保養”也會很細緻的,如果面部是“重棗”色,那我想是不大可能的,對於一個久經沙場的將軍來說,面對應該是黑色的。不過陳壽的《三國志》中對關羽相貌的介紹也不多,畢竟關羽和陳壽也從未蒙面,所以沒有留下說嘛細緻的描述。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河南許昌關羽石雕像

不過也不能說“面如重棗”是羅貫中虛構的,那我可要為羅貫中叫“冤”了。因為關羽紅臉最早的記載是宋朝時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丘振生先生在《三國演義縱橫談》一書中說:

宋元時期的民間藝人,已經使用彩墨化妝,以寓褒貶。南宋灌匍翁《都城紀勝》說“其話本與講史著頗同,大抵真假相伴,公忠者以正貌,奸邪者與之醜貌,蓋亦寓褒貶於世俗之眼球也。”“紅臉關公”是“正貌”。以表彰他的“公忠”!

由此看來關羽的臉就是在宋朝是被塗成了紅色,這個觀點史學界的前輩們都很認可,很多老師在談論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會採用這種說法。按照這種說法來看,關羽“面如重棗”就是被當時民間的藝人們帶到了戲劇舞臺上了。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戲劇舞臺上的關羽

我家這邊就流傳了一個關羽的民間故事,是關羽紅臉的來源,雖然聽起來有點不靠譜,要知道很多的歷史人物就是因為民間流傳的故事而被改變的,故事是這樣的:關羽年少因打抱不平,傷了人,為躲避官兵的追捕,就逃到了一個棗林裡面,被看棗園的老人收留了。關羽日夜以棗為食,喝的是滿是棗子的河水,時間長了,關羽的臉也稱了棗色。為了看棗園,睡覺的時候眼睛都是半睜半閉的,眼睛眯成一條縫,時間長了就變成了丹鳳眼、臥蠶眉。

小時候聽的故事,大家不喜勿噴,就當個民間小故事聽一下就好了。我們下面來看一下元代《三國志平話》中對關羽的描述是怎麼的: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元代《三國志平話》中對關羽的描述

《三國志平話》中可以說是把關羽的所有細節全都介紹到了,不過面部的描述不是“面如重棗”,而是“面如紫玉”。我們從上面這些資料可以看出,所有的記載都沒有《三國演義》中對關羽描述全面。隨著《三國演義》的流傳,關羽面部的顏色已經深入世人的心中,不管是電視劇、電影、畫像、雕塑,關羽都已經變成“重棗”色的臉了。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關羽的臉部換個顏色吧!

經過了千年的歷史變遷,關羽的形象經過歷代藝人的塑造,從黃皮膚到紫玉,最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關羽最後的臉色所定型了。從藝術和小說的描述上來說,可謂是多姿多彩,無可厚非的。不過羅貫中給關羽定型的“重棗”色也太不符合常理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代“武聖”關羽,可謂是橫掃三國,為何落了個紅臉“病”?

湖北荊州市關羽銅雕像

羅貫中有一個名醫朋友,叫葛可久,歷史記載關係非常好,這位名醫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位《三國演義》的忠實粉絲了,羅貫中在著作《三國演義》時,所有的手稿都會給葛可久看。就衝這一點,我就敢說他兩的關係一般般,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面如重棗”作為一名醫生,看到關羽面色的時候,第一反應應該是問羅貫中,這關羽是不是有病啊?這不符合正常的邏輯,應該勸說羅貫中改成正常膚色。(大家不要噴哦!玩笑而已!)

《三國演義》毋庸置疑是一部非常偉大的作品(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是再偉大的作品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總會有一些小錯誤或者缺點。所以我們在閱讀作品的時候要帶著為什麼去看,就像生活中要多去問幾個為什麼?來改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雖然沒有完美的人和事,但是我們還是要抱著客觀、公正、合理、科學的方法為人處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