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的一座8层建筑——拉纳大厦(Rana Plaza)的坍塌,使其迅速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次事件最终造成1134人死亡,约2500人受伤,取代了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倒塌事故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建筑倒塌事故。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韩国三丰百货倒塌事故


拉纳大厦的所有者是索赫尔·拉纳(Sohel Rana),大楼里有许多独立的服装工厂,包括贝纳通集团、沃尔玛、普利马克等大型品牌的服装生产厂,共有约5000名雇员,还有几家商店和一家银行。

孟加拉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服装产业的国家之一,拉纳大厦的坍塌也被认为是服装厂历史上最致命的灾难,但其实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1

大楼的坍塌并非没有预兆。事发前一天,拉纳就发现了墙上的裂缝,于是他让自己的工程师阿卜杜尔·拉扎克·卡恩(Abdur Razzak Khan)进行了检查。


卡恩是贾汉吉尔纳加尔大学(Jahangirnagar University)的前工程师,他得出的结论是,大楼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在专家完成更为彻底的调查之前所有人都需要撤离。

当晚,他通过一家私人电视台表示他已向拉纳提出撤离的建议,同时提请政府工程师注意该建筑物,以进一步检查。第二天早上,至少一家全国性报纸刊登了他的评论。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原来的拉纳大厦


但是这却受到了拉纳及工厂老板的指责。当天晚些时候,拉纳通过媒体告诉工人,建筑其实很安全,不需要担心。工厂老板甚至以克扣工资威胁他们第二天来上班。


第二天一早,制衣工人和大厦管理人员在大厦外发生了争吵,工人们聚集在外并不想进去。最后在拉纳的保证下,工人们才开始工作,这一天共五个工厂开工。


然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上午九点左右,大楼的后部突然开始坍塌。瞬时间,除了大楼的主支柱和部分前墙外,其他部分都倒塌了,顺带压垮了临近的一座三层建筑。据报道在大厦倒塌后,只有该建筑的底层保持完好无损。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倒塌的拉纳大厦


一名目击者描述了大楼倒塌的那一刻:“大楼的一侧变得一片漆黑,倒塌的废墟上有很多灰尘,于是我们迅速跑下楼。当我们出来的时候,整个大楼都倒塌了。”有幸存者形容这是一种类似于地震的感觉:听到响亮而恐怖的破裂声音,并感觉水泥地面在脚下滚动。


事故发生后,首先到达现场的主要是本地工人,包括被困者的亲戚,附近工作场所或其他班次的制衣工人,人力车司机,商店工人等。他们试图与幸存者接触,使用任何可用的工具转移瓦砾。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工人使用一定长度的纺织品帮助幸存者到达地面


消防队员和军队人员也立马了展开营救行动,但是大部分救援行动由装备不足的志愿者组成,其中许多人没有防护服,穿着凉鞋。而且为了防止进一步的坍塌,救援工作进行得很缓慢。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孟加拉国军队一名成员协助救援行动


现场看上去就像战场,废墟下传来不断的呼救声。救援队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和起重机将被困人员从瓦砾中救出来,动用搜救犬寻找被困者。废墟边围着成百上千悲痛欲绝的亲朋好友,有人甚至企图徒手搬动瓦砾。


当天报告的死亡人数高达87人。到5月3日,据报道确认的死亡人数已达507人,许多被严重破坏的尸体无人认领,便直接被埋葬。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995年韩国首尔的三丰百货商店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数。


同时救援队已救出2437名幸存者,有些幸存者因此失去了手臂或者腿。但是因为工厂老板并没有报告确切的工人人数,所以并不能确定还有多少人失踪。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救援人员抱着年轻的尸体


搜救行动一直持续到2013年5月13日,为应对这次灾难而成立的拉纳大厦协调委员会(Rana Plaza Coordination Committee)称最终死亡人数为1134人。这被认为是孟加拉国最严重的工业灾难,全球贸易工会(global trade unions)称之为“大规模工业命案”。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一楼的银行因为及时疏散员工,并勒令第二天不得上班而无人伤亡。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孟加拉国军队成员5月14日在拉纳大厦前祷告


因为这次事故,楼内四家服装工厂负责人涉及强迫工人上班而受到逮捕,而大厦所有者拉纳将面临着违规建筑、强迫工人上班等指控。孟加拉国高等法院已下令政府没收拉纳的财产,并冻结拉纳大厦工厂所有者的资产,将这些钱用来支付工人的工资。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大楼的坍塌呢?这要从卡恩的被拘留说起。没错,就是最先警告大楼有危险的那位工程师。

2


按理说,卡恩首先发现危险并做出警告,虽然没能够阻止伤亡的发生,但也是拯救了少部分人,他应该是功臣才对,但其实他也是灾害造成者之一。

孟加拉国家消防局局长阿里·艾哈迈德·卡恩准将(Ali Ahmed Khan)表示,经过初步调查后发现,拉纳大厦违反了建筑规范,其中最上面的四层楼是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建造的。


拉纳大厦始建于2006年,当时只获准建筑四层,但拉纳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违章加建了四层,而且这几层都没有承重墙。而当时阿卜杜尔·拉扎克·卡恩(Abdur Razzak Khan)是拉纳的顾问。


于是阿卜杜尔·拉扎克·卡恩因为玩忽职守被逮捕。此外,他的父亲阿卜杜尔·哈勒克(Abdul Khalek)和另外两名工程师也受到了拘留。

随着调查的深入,拉纳大厦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就拿建筑材料来说,拉纳大厦的柱子及其他部分使用的材料完全不符合规定,钢筋、水泥、砖块都达不到标准。

另外拉纳大厦的地基也不合格。我们知道地基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地基会因为受到建筑物压力而引起沉降,如果沉降不均匀则会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缝。而拉纳大厦60%的建筑是在被填满的池塘上建造的,从一开始就破坏了结构的稳定性。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拉纳大厦模型及建造缺陷


由此可见,大楼本身就相当脆弱,可谓一个妥妥的不及格建筑作业。

在拉纳大厦倒塌的前15分钟曾发生停电,于是位于顶楼的四台重型柴油发电机启动供电,产生强烈的震动。而当时楼内数千台缝纫机正在拼命工作着,楼体本身又如何承受这样的震动呢?这可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在这个事件中萨瓦市当选市长穆罕默德·里法图拉(Mohammad Refatullah),也因涉嫌疏忽批准这栋建筑的设计和布局而被停职。

不过,这在达卡地区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达卡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在比较稳定的粘土地区进行的,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更多的新发展出现在土壤承载能力更低的软黑土地区。然而,在不受监管的建筑热潮中,成千上万的建筑很快就被拔地而起,于是便出现了地基不足、材料低劣、设计拙劣等问题。

拉纳大厦其实只是一个缩影,恰好爆发了出来,然后被全世界所关注。


3

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孟加拉国工人待遇问题。拉纳大厦倒塌后,工人们罢工要求提高安全标准。


8月30日拉纳大厦倒塌100天后,受伤的工人和遇难者家属以及工人权利活动人士为这场悲剧举行了纪念仪式,一座粗糙的雕像上,两个拳头紧握着锤子和镰刀,伸向天空,它也是这场悲剧唯一的纪念碑。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纪念碑


但同时,他们也为工资福利而抗议。孟加拉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服装工人的最低工资约为每月37美元。国际品牌通常会被包括工资、就业福利、健康和安全等的生产成本尽可能低的城市所吸引,孟加拉国就是他们理想的目标。


孟加拉国大约有4500家制衣厂,其中包括为特易购、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品牌制造服装。可以说这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孟加拉国240亿美元的出口中,服装占80%。


与此同时,这些西方品牌和零售商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使得工厂难以承担昂贵的维修和翻新费用,而这些费用是保证这些建筑安全所必需的。


另外在此次事件中,工厂为了按时完成订单,从而要求工人冒险回厂上班,也是导致众多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这并非孟加拉国第一次出现建筑倒塌的事故。2010年,位于达卡的一栋四层楼高的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至少25人死亡,多人受伤;而在更早的2005年,也发生了一起建筑倒塌造成64人死亡的事件,巧合的是,那一次的事故发生地刚好位于现在的拉纳大厦附近。


可是即便如此,孟加拉国也没有重视工作环境安全问题。在拉纳大厦之前,孟加拉国服装业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灾难,其中最严重的是6个月前塔兹雷恩制衣厂的火灾,造成112人死亡。

那场大火引起了政府官员和许多全球公司的承诺,以加强安全标准。但是拉纳大厦倒塌事故的发生,说明之前承诺的安全保障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


而拉纳大厦事件发生后,从孟加拉国工厂购买的西方零售连锁店敦促工厂所有者提高安全标准。但是纽约大学201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孟加拉国进行的3425次检查中,只有八家工厂纠正了违规行为,并能够通过最终的检查。


其实,这就涉及到谁为工厂的安全性提高而买单的问题,是工厂方还是品牌方呢?显然任何一方都不想为此买单。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1995年的韩国三丰百货,还是2013年的孟加拉服装厂,它们的倒塌可以说是各方面因素共同“设计”出来的。危险都是有迹可循的,灾难的发生有时候不一定是因为无意的失误,也会伴随着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


但如果再不吸取教训,重蹈覆辙的话,孟加拉建筑倒塌的记录在未来也可能被破的。


一场建筑坍塌葬送1134性命:提前发现问题,为何没能阻止悲剧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