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奇妙的旅程。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大家行色匆匆來來往往,都在尋找一條通往幸福人生的康莊大道。 然而,有很多人在追尋中迷失了方向,不知所往;還有很多人因選擇錯誤,從人生的巔峰墮入深淵,讓人扼腕嘆息。
路遙筆下的高加林就是這麼一個人,因為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錯誤,從而抱憾終身。高加林是路遙小說《人生》中的主人公,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上世紀80年代,在陝北農村發生的故事。
主人公高加林是村裡唯一有文化的青年,高中畢業後因沒考上大學、留在村裡當了一個民辦教師,可後來被村支書的兒子替代,高加林一下子從一個知識分子變成了農民,這一身份的轉換讓高加林措手不及,但此時善良美麗的劉巧珍的出現,濃濃的愛情喚起了他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正當高加林決定好好做一個農民的時候,叔叔的復員燃起了他的夢想,他的下屬馬佔勝為了巴結他的叔叔,利用關係讓高加林當上了縣機關記者,後來上學時就曾暗戀高加林的黃亞萍開始重新追求高加林,在黃亞萍和劉巧珍之間,為了前途,高加林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選擇了黃亞萍,跟巧珍分手了,黃亞萍也跟深愛他的張克南提出了分手。
正當他們沉浸在對美好未來的幻想中時,張克南的媽媽揭發了高加林的“走後門”行為,讓高加林又重新回到了他曾經奮力擺脫的土地,而這時深愛的巧珍已經嫁做人婦。
路遙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人生路上,人永遠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下一刻,夢想可能變成現實,然而,稍有不慎,夢想又會化為泡影。
1、高加林的人生,是一曲事業與愛情交織的二重奏。
高加林是一個有文化、有能力、有理想,努力上進的好青年,他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幹出一番事業,他不想再像他的祖祖輩輩一樣,為了維繫溫飽而困守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
然而,在命運面前,高加林卻無能為力,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捉弄。
高中畢業後,高加林在村裡擔任民辦教師,他的教學水平深受大家好評,他本來打算過幾年通過考試,成為國家正式教師,但才做3年民辦教師,就被村支書的兒子給頂替了,無奈他只能做會農民,這是他人生路上的遭受的第一次打擊。
教師的工作沒了,高加林非常難過,因為他失去的不僅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也是未來的人生希望。
好在這時,高加林遇到了淳樸善良的農村姑娘劉巧珍,巧珍的溫柔、善解人意讓高加林暫時走出失業的陰霾,也讓他不再執著於必須走出山村的想法,幻想跟巧珍在農村裡大展拳腳。
不久後,高加林的叔叔轉業回鄉做了領導,高加林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次轉機。為了巴結領導,叔叔的下屬馬佔勝給高加林安排了一個縣城裡通訊員的工作。高加林本身就非常有才華,通過這個機會,很快在縣城裡大展拳腳,成了小城裡的明星人物。
在高加林事業越來越好、越來越得到認可的時候,老同學黃亞萍的表白,讓高加林陷入了糾結,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選擇了跟自己志趣相投、能讓自己事業有更大發展的黃亞萍,放棄了劉巧珍。
然而,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愛情,是建立在拆散黃亞萍與其舊情人張克南的基礎上的,正當高加林摩拳擦掌,準備再上事業的新臺階時,張克南的母親告發他走後門進城工作,使得他不得不重回那片生養他的土地。
等他回來時,巧珍卻早已嫁為人婦,一切都晚了。
高加林的人生,好像黃粱一夢,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從原點出發,最後又回到了原點。
2、以前讀《人生》厭惡高加林,現在重讀《人生》理解了高加林的選擇
高加林之所以那麼嚮往城市生活,是因為他有遠大的理想,他有文化、有能力,夠努力,他不想一輩子做一個農民,他想憑藉自己的能力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大膽淨化水井;衝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劉巧珍自由戀愛。用實際行動,一路向前追著理想奔跑,所以,當他可以利用叔父的關係,進入城市做通訊幹事時;當他為了知識青年黃亞萍,拋棄農村女子劉巧珍時,他只是為了抓住人生的機遇,實現階層身份的跨域。
但是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忘記了最初那個正直的自己,在膨脹的慾望中,喪失了自己。然而,“不正當”的工作機會、“不純粹”的戀愛關係,就像小孩子吹的泡泡,一擊就碎。
出於一種身份上的焦慮,高加林擔心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所以他喪失了自我,變得勢利、浮躁。但諷刺的是,他卻並未得償所願,反倒加速了人生的悲劇,同時失去了愛情和事業。
真正讀懂小說《人生》的人,都不會過分責備高加林。相反,還會同情高加林,因為任何個人的努力,在命運面前都顯得無足輕重。
讀《人生》中高加林的故事,其實也是在捕捉生活中自己的影子。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如高加林,要麼身不由己,要麼在多個選擇中的某一個下漸行漸遠。
作家艾倫·狄波頓在《我愛身份地位》中提到:深藏在我們內心的害怕,其實是勢利產生的唯一根源。
當現實條件不滿足個人需求時,高加林害怕自己的理想遙遙無期,也沒有勇氣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更無法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所以他才走上了“喪失自我”的道路。
3、高加林的失敗,源於內心的自卑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
高加林有才華、有理想,被人頂替了工作,他本該繼續努力,並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他卻沒能守住自己、也沒能守住愛情。因為骨子裡自卑,所以高加林雖然理想遠大,也還是在現實中喪失了自我。
對於高加林而言,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不盡如人意。他既想堅持自己的理想,又不知道貧窮的自己,在現實面前,是否有堅持下去的意義。因為自卑,所以他不相信,甚至懷疑自己;所以才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自我。
在現實面前,有人像高加林一樣,因為自卑而喪失了自我,最後落得悲劇離場;而有些人卻可以把現實的苦難,作為動力,成為支撐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可以勇往直前。
作者路遙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願意直面苦難、超越自卑,甚至在飢餓中踽踽獨行的人。路遙將內心底層的自卑,化為筆下的高加林,通過高加林在自卑的折磨下,喪失自我後的悲劇,表達了自己對年輕人勇於超越自卑、積極勇往直前的希冀。
正如宗元所評: “從現實的巨大落差中產生的心理失衡便激發為一種頑強不屈的抗爭力量 ,渴望通過對環境的改造 ,徹底改變目前的屈辱狀態 ,自此 ,自卑感便轉化為面向人生的倔強的進攻姿態。”
雖然小說中的高加林被自卑打敗了,甚至喪失了自我,但是現實中的路遙,卻成為了困難面前的強者,他不僅用自己的才華,在文壇上佔據了一席之位;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華麗的蛻變。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會是筆直的,總會遇到岔路口。我們總要面臨一些矛盾與選擇,那一刻,往往是艱難卻又關鍵的。我們磕磕絆絆地走著,而後懂得人生如逆旅;亦或生如夏花地活著,躲不掉暴雨驚雷。
人生就是在諸多選擇中不斷地前行著,選對了就享受成功喜悅,選錯了就承受失敗的懲罰。
人生就如一場電影,這場電影中,我們扮演著許多角色,沒有編劇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
閱讀更多 家有小萌娃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