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從19世紀到20世紀,中國文化已經邁進世界發展的大河之中。中國畫藝術向何處去?是原地不動的重複傳統還是用西方藝術來改造中國傳統繪畫?李可染先生認為:“過多的用東方西方來區分文化與藝術是會誤導他人與自己的。東方與西方,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互為彼此存在的”。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李可染先生


一、中國繪畫新語言的探索者

李可染主張,新時代的藝術必須要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批判性的接受遺產。對待傳統藝術他提出“以最大的力量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目標。樹立臨摹—寫生—創作的藝術創作理論,並在藝術實踐中解決了臨摹—寫生—創作三者之間的關係。當有人批判徐悲鴻是用西方繪畫改造中國畫時,李可染指出:“對於中國山水畫,素描不是多了而是遠遠不夠。”李可染革新中國山水畫,就是用西方素描來收拾傳統山水散、亂、松、碎,把塊面和調子引入山水畫,加強山水畫的整體感,從而達到山水畫的博大厚重,能與油畫抗衡,較之其意境卻更勝一籌。李可染這個時期創作了《灕江天下景》等大量描寫灕江山水的作品。秀麗動人的灕江山水吸引中外無數山水畫家,李可染創造性地把西畫逆光畫法引入山水畫,把西畫素描移植到水墨語言上,成功的把西方繪畫的高光通過亮與色擠出來的技法移值進中國山水畫。

李可染在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新一代“造山造物”中異峰突起,一覽縱山小,李可染的桂林系列山水成功的運用和轉換素描觀點與手法,使作品閃耀大師的大手段,呈現出大智慧。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灕江天下景


二、為祖國的山河立傳

在70-80年代,李可染在藝術道路上思索如何把有寫生特點的山水畫和包括筆墨在內的傳統表現程序加入更完美的融合,使自己的創作更具主觀性、創造性和更有中國民族精神,他在長期寫生積累的素材的基礎上。創作出《萬山紅遍》、《無盡江山入畫圖》等宏篇鉅製,《萬山紅遍》描寫的是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之詞意。畫面恢弘壯美,氣勢雄偉豪邁。該作品把寫生描繪轉到抒情性的寫意表現,畫面的物像經營更具形式感。李可染以墨色做底,紅色為主調,以硃砂輔助整個畫面,作品中黃賓虹的渾厚華滋的積墨,齊白石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塞尚的體面,結構,倫勃朗的逆光與明暗都融為李家山水式樣。可謂大膽創作之舉,使畫面動人心絃,滋潤華美而富有層次變化,表現出一代偉人毛澤東博大宏偉的精神力量。李可染在《無盡江山入畫圖》作品中題字中寫道:“吾昔年曾遊遍名山大川,近年年老體弱,不能遠遊。但每當展紙作畫 ,雄山秀水煙樹白雲盡收眼底,試圖以意描畫,歌頌祖國山河之美,一個

字,道出了李可染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展現了他作品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特色與魅力”。

李可染先生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的一代宗師,也是在中國畫教育上形成了完整體系的教育家、理論家。培養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山水”學派 。李可染一生的藝術追求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東方既白。”李可染的藝術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萬山紅遍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無盡江山入畫圖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筆者與李可染夫人鄒佩珠先生,李小可老師在北京


李可染—傳統中國畫向現代轉型的里程碑,作者李元德(大德)

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與筆者交流研討


李可染簡介: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晚年用筆趨於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李可染在平凡艱苦的藝術勞動中表現出一種崇高的精神追求:“為祖國的山河立轉”。

代表畫作有《灕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李元德(大德)

當代中國畫壇百傑,著名山水畫家。

李可染畫院選稿人、策展人、主編。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金融藝術專家。

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客座教授。

原湖北宜昌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美協會員,中國民族促進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