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只有在家裡老實待著了。

閒來無事,將自己曾收集的一些硯臺擺放出來,細細賞玩。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是傳統文化的一種代表,當你喜歡它們並沉醉其中時,那也是別有一番趣味的。作為“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更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重點了。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端硯產於廣東省肇慶市(古稱端州),早在唐代初期就開始開採了,具體產地在肇慶市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以致密堅實幼嫩、細膩,溫潤如玉的石質,獨特而豐富多彩的石品花紋以及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而聞名於世。端硯還具有質柔而剛按之如小兒肌膚,摩之寂寂無聲響,以及貯水不凅,呵氣研墨、不損毫,發墨快等特點。可以說,自古以來端硯都是文人墨客的鐘愛。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在唐武德年間(618-626年),肇慶就已出現了依靠採硯石、生產端硯為生的工匠。當時的端硯純粹是文人墨客書寫的實用工具,石面上無任何圖案花紋裝飾,顯得粗陋、簡樸。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雲:"內邱瓷甌,端州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初唐時的硯坑稱為龍巖。唐武則天聖歷三年(700年),武則天以刻有"明合璧,五星聯珠"圖紋的端硯賜給名臣狄仁傑。狄仁傑受賞賜後得知採硯石工的艱辛勞動,便上奏請武則天下旨減去貢品數目。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宋代 端硯名聲更盛,位於肇慶市著名的七星巖後面的北嶺山一帶,宋朝人在宋坑開坑取石。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蘇易簡將斧柯山坑仔巖之石分為水中石(下巖)、山半石(中巖)、山絕頂石(上巖)三種,說"山絕頂者尤潤",就是說下岩石比不上上岩石,並認為將軍山(今北嶺盤古坑,又名宋坑)之石不及斧柯山。宋元符三年(1100年),興起貢硯。宋治平年間(1064年-1076年),坑仔巖開坑採石,並開始往水下發展(米芾《硯史》言:"治平中貢硯,取水月餘方及石。"神宗時襄陽人魏泰《東軒筆錄》載:端溪硯"岩石取於水底。")宋元符三年(1100年),途經端州的蘇軾,看到了端州採硯石工 "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的場面。可見當年端硯產出的艱辛。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除了關心民生疾苦的唐代名臣狄仁之外,傑出的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與端硯還有著一段至今為後人傳頌與讚歎的典故。

包拯升任殿中丞,奉旨前往端州地方任知州。到任不久,便聽說歷任地方官借進貢端硯為名,盤剝百姓,硯工苦不堪言。為了弄清究竟,包公換上便服去微服私訪。

很快,包拯就搞明白了原委,本來,按例端州每年只須上繳中央十塊貢硯就可以了(據宋元豐王存著《九域志》稱:“端州歲貢硯十”),而歷任地方官卻層層加碼,隨意擴大貢硯數目。沉重的盤剝,不但加大了硯工的勞動付出。也為貪官汙吏找到了中飽私囊的理由。

在調查清楚後,包拯革除濫徵貢硯弊政,專門出告示申戒那些藉機層層盤剝的官吏、士紳,不得任意擴大貢硯數目,不準向硯工攤分工錢。當地百姓得知消息喜笑顏開,奔走相告,“包青天”的名聲漸漸傳了開來。包拯在端州不足三年,恩威並施,將地方治理的百業興旺、氣象一新。

慶曆二年(1042),包拯奉調回京,離任時,端州城男女老幼都來碼頭送行。當地名流、開明士紳也紛紛攜物相贈,都被包公一一謝絕了。一片頌揚聲中,包拯與地方百姓揮手依依道別。官船解纜沿西江而下,很快就到了羚羊峽口。本來是風和日麗、萬里晴空的天,卻狂風大作,江上頓時波翻浪湧,小船在江中搖來晃去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包拯感到事有蹊蹺,但轉念一想自己為官清廉,大公無私,上天斷不會無緣無故地與自己為難。然而,又等了好一會兒,風越刮越猛,濁浪排空。包拯心知有異:莫非手下人私受賄賂,藏了什麼在船上?他立即命把隨行人員叫來盤查。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大家紛紛叫屈,七嘴八舌道:“大人一身正氣,小的人豈敢私藏?”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時,他的隨從書僮跪了下來:“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稟告,我們離開端州之前,當地一士紳特地送給大人端硯一方,因小的認為是件小事,沒有啟稟,私下替大人收了,現放在船上。”

包公聽了,陰沉著臉命書僮趕緊將硯臺取出。書僮急忙取了硯臺送上,眾人看時,只見這塊端硯外面包了黃布袱,打開來,硯身雕龍刻鳳,鴝鵒眼碧綠晶瑩,果然是方好硯。眾人正瞧得入神,包公手一揚,就將端硯拋入了江中。

說也奇怪,硯一落江,頓時風平浪靜,轉危為安。眾人這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上世紀 8 0 年代,考古工作者發掘整理包拯、包綬父子的墳墓,從出土的陪葬品中只發現了普通的硯臺,證實了包拯真的沒有從端州帶回一方硯臺。據史書記載,包公給子孫留下的遺囑中,鄭重申明——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端硯名重天下,文人雅士視其為至寶,在宋代端硯與黃金玉石價格相當,據說當時一方端硯,可以換一頂縣令的烏紗帽。士紳臨別贈硯,包拯坦然受之,也無可厚非。但“包拯不持一硯歸”,為後人樹立了良好的清正廉明的人格與“官”格。

一方端硯,不但證明了人心,也反映了民心之所向。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待在家中賞端硯話包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