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軟殼或脫殼不遂的原理及解決方法

養蝦人都知道,南美白對蝦的生長必須依賴脫殼。在環境適宜情況下,蝦苗30~40小時脫殼一次,體重1~5克的仔蝦約4~6天脫殼一次,15克以上的大蝦一般二週脫殼一次。有時需有時需要十幾分鍾或幾十分鐘,脫殼時是蝦最脆弱的時候,如果脫出來後殼不能及時進行硬化便會受到細菌、病毒或其它生物的攻擊。

引起南美白對蝦脫殼不遂的原因有哪些?

1、營養因素如:

水體或飼料鈣、磷缺乏。導致對蝦對鈣磷吸收不足,而影響對蝦脫殼後硬化從而軟殼,特別是在一些淡水或低鹽度養殖池容易發生,並且這些物質缺乏時也往往影響對蝦脫殼的順利進行,導致脫殼不遂。

2、養殖環境惡化:

如底質水質差,氨氮,亞硝酸等過高,pH值異常,缺氧等。在外部環境不良的情況下,對蝦往往停止脫殼或延長蛻殼週期,導致對蝦蛻殼不遂,或者導致脫殼期的對蝦死亡,出現軟殼偷死的情況,如亞硝酸鹽超標的池塘,往往我們可發現大量軟殼的對蝦。

3、細菌的感染:

如當對蝦出現甲殼潰瘍時,由於甲殼潰瘍處與對蝦體表相互粘連,很容易導致對蝦外殼脫不下來,從而出現脫殼不遂,又如對對蝦紅體發病期間,往往出現大量對蝦軟殼的情況。

4、纖毛蟲的寄生:

纖毛蟲在對蝦體表的寄生,一方面是增大對蝦蛻殼時的負擔,在蛻殼的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讓對蝦脫殼不遂,一方面影響對蝦呼吸,導致脫殼期間對蝦缺氧而死亡。

5、異常脫殼:

如惡劣天氣、倒藻等環境突變導致應激性脫殼,這種情況下對蝦各種蛻殼的準備都還未能做好,對蝦營養積累不足,體內鈣磷的儲備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強行蛻殼後,很容易導致甲殼遲遲硬不起來,從而出現軟殼的情況。

南美白對蝦軟殼或脫殼不遂的原理及解決方法

對蝦脫殼不遂的症狀及流行情況

蛻殼不遂的症狀及觀察。常見的觀察方法及症狀有以下幾點:

1. 大脫殼期(初一、十五前後)水體表面和料臺看不到蝦殼。

2. 蝦體外殼發黑(綠),不透明。正常蝦為玻璃色。

3. 頭胸甲很硬而尾部蝦殼很軟,前後不一致,即尾部已蛻殼,而頭胸甲沒有。

4. 雙層殼:即剝開外層蝦殼可發現裡面還有一層軟殼。

5. 蝦體表面粘稠,不光滑,對蝦生長速度很慢,可能是蛻殼不遂導致。

南美白對蝦軟殼或脫殼不遂的原理及解決方法

白對蝦脫殼不遂改善方法

實際上軟殼和蛻殼不遂都是靠前期的飼養管理、水質控制、有害菌控制完成。事情不大,發生了還真不易恢復。就像我們經常說的“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

1、調水:

調水的目的在於恢復水體環境的“營養循環”正常。例如,利於磷的釋放等。採用高效的微生物製劑,抑制水體中有害菌,建立有益菌菌群優勢環境,形成藻相、菌相良好的水環境;

南美白對蝦軟殼或脫殼不遂的原理及解決方法

2、解毒:

通過去除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使水體重新形成有利於動物健康的環境。特別是無鹽度的池塘,這一點更為重要。注意化學改底與水體有益菌補充相結合。

3、補鈣:

補鈣是我們必須進行操作的一個流程,而不是等到池塘出現大量的蝦殼才開始急急忙忙的大量補鈣。(陰曆每月的初一及十五是對蝦蛻殼的高峰期),在蛻殼的高峰期,我們需要及時的補充鈣元素及調好水體的微量元素。

4、保護肝胰腺:

對蝦在蛻殼期,對溶解氧的要求特別高,所以必須保證有充足的溶解氧,防止缺氧而死亡。投餵營養全面、配方科學的飼料,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增強蝦的肝臟功能、提高蝦的免疫力保證蛻殼期的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