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故事的石橋井陘天長逸仙橋,和孫中山有關

大石橋,又稱逸仙橋,位於城東北關東巷子外,飛跨於滔滔綿河之上,是天長連接綿河兩岸的重要橋樑通道,也是井陘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橋樑。

大石橋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由井陘知縣周尚親倡導,由府縣拔銀並由晉省與縣內商紳捐資。歷經三年,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修建而成。當初建成之橋,為12孔聯儀式,長109米,寬6.4米,高8米,是一座較大的石拱橋。單孔跨度6米,矢高3米,橋身與河道成正交,整個石橋顯得雄厚,給人一種安全堅實之感。橋東西兩端,各有一對高五尺的石雕獅子,橋身兩側為高三尺的青石欄板和石望柱58對。石望柱頂端分別刻有石獅 、猴、鷹等動物形象的石雕58對。欄板雕有圖案30幅。這些石雕、浮雕造型生動、神態各異,如幼獅爬在母獅頭上戲耍玩鬧;雄獅昂首怒視遠方;獼猴 靜坐,若有所思;蒼蠅飛落捕捉白兔。其雕刻風格,或粗獷或細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是清代雕刻藝術珍品。

一座有故事的石桥井陉天长逸仙桥,和孙中山有关

逸仙橋夜景

石橋建成後十四年,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河水暴漲、沖毀橋之東段數孔。清嘉慶六年1801年大水又衝毀東端數孔,前後共衝去六孔,剩餘六孔。自此後,此橋橫亙水中,形如半島,橋上失去利濟作用,只是供人登臨遊覽。至明國初白餘年間,雖經人多次倡議重修,皆因工程浩大,修葺費難以籌措,無力修建,致使兩岸交通又處不便狀態。明國17年1928年晉奉戰爭結束後,因井陘是晉奉戰爭主要戰場受害較大,為善後賑災之列。縣中各機關同仁,救照山西善後賑災條例,呈准平津衛戍 總司令閻伯川抽收煤捐三萬元,又募款若干,辦理本邑工賑,得以一萬八千元,修復大石橋。歷經年餘,民國18年1929年4月將東段補修。竣工時,邀請城關士紳商議, 大石橋竣工時,邀請城關一帶知名士紳商議給橋命名,因當年孫中山坐火車去山西,曾在當時的井陘車站停車,接見井陘地方官員和當地知名士紳,於是大家決定將此橋命名為“逸仙橋”,並鐫刻匾額嵌於橋孔之上,如今橋上已不見“逸仙橋”匾額。並鐫刻匾額嵌於橋孔之上。但新修六孔,雕獅已蕩然無存。此橋又暢通三十餘年,到1966年8月底,綿河洪水猛漲,又將東端五孔沖毀。同年10月又進行修復,將沖毀五孔改為四孔,其中兩孔採取的敞肩連拱式建造,拱洞跨度加大,以增加洩洪量,減少對橋體的沖毀,橋面之欄板多用舊城附近古墓碑改制,望柱也無石雕,已失去古城風貌。2003年,井陘天長古城保護開發列為石家莊市重點工程之一,天長黨委、政府與2005年聘請文物專家論證設計,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投資近50萬元,近一時間,更換欄板,添置大小石獅近50餘對,於2006年10月正式完工。恢復了古橋的歷史原貌。

一座有故事的石桥井陉天长逸仙桥,和孙中山有关

石橋春色

大石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仍是天長一帶溝通綿河兩岸的主要通道,保持著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特點。西部六孔為乾隆時原建築,橋面上還保存有初建時的石欄板、望柱,及動物石雕二十多對;中間留有民國間重建時的 一孔;東端四孔為1966年重修,橋上欄板、欄柱、雕獅為2006年添置,是研究井陘古代交通史及橋樑建築藝術的珍貴文物。2008年12月,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座有故事的石桥井陉天长逸仙桥,和孙中山有关

寫下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