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不懂的职场真理:按时完成85分,比延迟99分更受领导喜欢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19年的公开课演讲中,全面总结了微信8年。整个演讲持续了4小时,其中谈到微信起源的细节打动了我:

“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当时组织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


大多数人不懂的职场真理:按时完成85分,比延迟99分更受领导喜欢

由此可见,张小龙一开始只是把微信做出来,并没有一开始就指望做一款完美的产品。


不过这并不影响微信日后一步步更新迭代,走向成熟。截止到今日,微信登录量超过10亿,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产品。


除了钦佩张小龙对产品打磨的细腻和匠心外,他身上那种“想到就去做”的执行力其实更值得大众学习。


他自己后来也说到:“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因为只要完成,就会孕育出后面无限的可能。

大多数人不懂的职场真理:按时完成85分,比延迟99分更受领导喜欢

01.一件事如果你不设定deadline

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完成了


我们常常会因为看了一个讲座、读了一本书而心血来潮,想要做成一件事。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人的热情和思维是最活跃,想法最多的。


可是如果你没有抓住这个热度,及时去做,很可能就会拖延,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件事成了你的遗憾清单。


知乎上有位答主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和闺蜜两个人,在大学毕业后,约好要攒钱并通过考试,继续出国深造。


毕业后,她因为没钱。所以想着先工作存够10万块再申请出国。


可是在工作两年后,她发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工作中消磨殆尽。更别提考试了,她连看书都没兴趣。曾经最奢侈的梦想,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而反观她的闺蜜,虽然同样没钱,却在一毕业就给自己的梦想设定了实现的deadline,在半年内通过打N份兼职以及和亲朋好友凑钱,硬是挤够了学费和几个月的生活费就马上飞出去了。


两年后,闺蜜如今在名校读了研究生收到纽约的offer,而她只能在一家小公司拿几千块的月薪艰难度日。


曾经在一个起跑线的两个人,差距越来越大。这成了她最大的遗憾。


人的热情是有限的,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一定要逼自己设立deadline

。因为一旦你的热情耗尽,一件事拖拉着一直不完成,那这件事就永远也完成不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这些决定,拉长到人生的时间轴来看人的一生改变命运的机会,就那么几次,你可能因此而错过人生转折的机会。


不要因为拖延不完成一件件事,让他们变成年复一年的遗憾。


大多数人不懂的职场真理:按时完成85分,比延迟99分更受领导喜欢

02.时间不等人,按时完成的85分

比延迟完成的99分更有价值


时代在变,很多互联网公司将"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八个字奉为发展要诀。效率很关键的时代,时间被推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应了金庸老爷子的那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灭。


比别人快,在某种程度上,你就赢了一半。


罗永浩曾经反思过:他在做锤子手机的时候,过分追求细节的完美,导致产品上市比竞争对手晚了半年。手机这个产品,上市晚了意味着把消费者让给了对手啊,结果可想而知。


客观来说:本来罗永浩犯的这些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但回到当时的语境里,顶着‘天生骄傲’的标签,罗永浩的确很难做出平衡的选择:


平衡追求完美产品和按时发布产品之间的矛盾。对于后者,我的态度是:永远要设定deadline(最后期限)。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有句话叫「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人喜欢把“十年磨一剑”这句老话放在嘴巴,彰显自己的匠心和专业。可是时代在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把剑磨断,把自己磨灭了.


再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影后周迅主演的清宫大剧《如懿传》在口碑比不过《延禧攻略》,很大一部分程度也是因为播出比《延禧攻略》晚了,导致观众先入为主。


时间不等人,按时完成的85分,很多情境下,就是比你比延迟完成的99分更有价值。

大多数人不懂的职场真理:按时完成85分,比延迟99分更受领导喜欢

03.在完成的基础上优化

更符合人类的天性


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时,就好像是做一个陶瓷:本来摆在你面前是一滩泥,只有先大概把轮廓大概造出来,才能在粗糙的基础上精雕细琢,步步优化。


给自己设立限制其实就是强迫自己先做出“简单的1.0”版本,在此基础上再优化、修改,远远要比一开始就做到95分要容易得多。


这点我在写作上深有体会,有时候会因为想要写出一篇更高质量的文章而迟迟不肯动笔,最后导致的是,在电脑面前坐一天可能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如果做不到完美,那我就不愿意往前走一步。” 这是很多所谓“完美主义者”的通病。


可是一个人处处追求完美而不愿意走出一步,究竟是真的“完美主义”?还是这个人“脆弱”。


因为害怕自己写出来了也没人认可;因为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肤浅;因为怕写的不够好影响自己的形象……


可是,没有谁一开始能把一件事做到100分,但是只要你把它做完了,你完全可以在不完美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进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后期将它雕琢完美。


更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件事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因为战胜了自己的懒惰和拖延,还有内心对不确定事物的恐惧。


长久来看,也是职场人从菜鸟变成老鸟的必经之路。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有感悟的话,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学习。

本文作者:猎多多,关注学习更多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和职场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