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秦朝時期,秦始皇平定嶺南百越,漢朝時期,漢武帝又滅南越,只不過到了宋朝,吳權戰勝南漢軍隊的白藤江宋軍遭遇越軍的伏擊,主將侯仁寶戰死,所以宋軍被迫撤退,此時的越南主動遣使謝罪、朝貢,但恰逢此時北方契丹南下,北宋全力抵禦,於此宋朝集中精力應對作為主要威脅的契丹,所以正式冊封黎恆(越南皇帝)為交趾郡王,而這一行為,也標誌這中原不再直接管轄越南。而越南只是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但是後來蒙古滅大理,繼而南下,三次徵越南,最後卻因為水土不服,糧草不足的問題導致失敗,不過到了明朝時期,朱棣開始著手,將越南重新納入中國直接管轄的郡縣體系。不過這件事上,對於越南人而言,就像是中國大舉侵略越南一段歷史。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在越南的歷史上,越南是被稱為安南國,安南國各代實力構建的國家歷史體系,一般都是認為趙佗在秦亡後建立的南越國,其管控的範圍之大,包括了嶺南以及如今的廣東廣西,且文治武功又曾一度與漢朝抗衡,所以安南的陳朝、前黎朝均以趙佗南越國為國統,同時也作為越南的國史的開端。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只不過越南所認為的這一段歷史,在中國史學家看來,簡直就是“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首先這個南越武帝趙佗趁秦末之亂割據嶺南,建國設制,稱臣於漢的,只不過後來中原地區改朝換代,漢武帝出兵將其消滅,如果非得給其安上一個好聽第一點的名字,稱其為一方諸侯,也算是仁至義盡。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對於安南國曆代的構建,越南的官方典籍皆是以南越國作為安南國統之始,其中不妨可以參考《越史略》、《大越史記》。

而有趣的是《大越史記全書》曾有一言,曰:“五嶺之於我越者是為險塞,國之門戶。帝越趙氏一失其守,國亡統絕,土宇瓜分。而丁、黎、李、陳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復趙武之舊。”

越南人覺得:丟掉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為此感嘆了上千年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五嶺曾是他們國家的地理屏障,而丟掉了廣東廣西,致使了五嶺失守,越南的國門也為之大開,此後的千年的時間裡也將再也收不回來。

至於為何越南人會覺得丟了廣東和廣西,就像丟掉大門,基於這樣的歷史觀,也無可厚非,一方面說嫉妒也不過分,一方面不肯承認事實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