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就在那个夏天,患有神经衰弱的作家每天都在郁愤中度日,长期的抑郁变成了对家人的不断指责,一只流浪猫闯入了这户人家,即使这家人再三驱逐,这只猫还是执着地守在这个家中,一日,百无聊赖的主人偶然看到了家中这只不速之客,便让家里人留下了这只猫,当时《杜鹃》杂志向作家约稿,作家看到家中酣睡的小猫,提笔写下了小说的开头“

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小说完成后一经发表,立即名声大噪,而这位作家也被推上了创作的巅峰,这本成就作家的书就是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在现代,人们虽然非常宠爱猫,但也仅仅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宠物,因为猫的智商相当于两三岁的孩子,所以猫只是一种没有太丰富感情,没有高深思想的生命,然而,夏目笔下的这只猫却机敏过人,有着洞察一切的能力。

故事的主人公苦沙弥是一名生活贫苦的英语教师,他那份微薄的收入既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又要支撑自己作为“文人”的需求,他学习作诗、绘画、书法,但总是半途而废,他不惜花费大量金钱买书却没看过几本书。老朋友迷亭和以前的学生寒月是家中的常客,三人经常一起讨论文学,互抒情怀,寒月迷恋上了当地大富豪金田家的小姐,金田家为了从中夺得好处四方打听寒月是否会去考博士,在苦沙弥家打听时受到了冷落,便买通苦沙弥的老同学邻居们以及一些落云馆的学生来搞破坏,苦沙弥备受折磨,但始终没有向金田家族低头,最终寒月放弃了考博士,金田小姐也另嫁他人。整个故事都以一只猫的角度来叙述。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小说中的人物主要分为两派,以苦沙弥为代表的不为追求财富,不趋炎附势,嫉恶如仇又自命清高的那些戴着文人的面具的一派,还有以金田家族为代表的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的实业家和他的一大群附庸者们。虽然假面文人们是正派,但无论是哪一方,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都极具嘲讽。

一、时代的“苦行僧”

作者用充满既幽默搞笑又夸张的笔法完成了这部作品,初读很多人都会讲其作为一部搞笑小说来读,但细看其中很多人物的经历都是一部部悲剧,小说中既有对人物的批判讽刺,更有些许怜悯。正如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苦沙弥”一样,在人世间生活,有多少人像苦行僧一般活着。

作为教师的苦沙弥担负着养活一家人的大任,他只有三十几岁,本有足够的精力去奋斗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但他却把自己活成了七八十岁的样子,在家里他生活邋遢,对妻子女儿们冷冷淡淡,在学校也从不关心学生,不谙世故的他一直保持着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他的交际圈极小。苦沙弥抱怨穿不上好的衣服,吃不起果酱,从中可以看出他也向往美好生活,但他却对未来一直持着一种畏缩的态度,本可以成为一名实业家,或者在学校兢兢业业,

但他却选择以研究学问的理由整日过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生活,这不是一种“归隐”或修心养性,而是在自相矛盾的心理中对自我的一种封闭。

迷亭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但他却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浪荡之人,三十几岁的他没有结婚,整日和苦沙弥一等人互相取笑打骂,互相讲一些故弄玄虚的笑话,作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诗。博古通今的他不将学问用在好的方面,耍小聪明,嘲弄他人成了他的日常事务。

寒月对于当地望族抛开的橄榄枝和未来的博士学位也满不在乎,正在上学的寒月和这两人相比有着大好前途,他聪明过人,有机会考上博士,又得到金田家族的青睐,但他却将大好青春都放在研究一下歪门邪论,在实验室磨玻璃球,在苦沙弥家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假面文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三个人虽然家境外貌不同,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性格——对于世间他们所要面对的都以躲避的方式去对待,研究学问、朋友间的交际只能他们为自己找的一种借口而已。

从这些自我消沉的人身上,可以看见他们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徘徊在边缘郁郁不得志的悲观心理。就像古代的竹林七贤,面对社会的动荡不安,他们共聚在一片竹林不谈国事,不论前途,他们通过酣畅淋漓的饮酒、尽情纵歌去在一片虚无中寄托情怀,排遣内心的苦闷。

二、从小人物窥见大社会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角色是一面面镜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小说描写的时代正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采取全盘西化的方式使得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给很多资本家提供了一夜暴富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当时社会地位最高的人物,虽然表面上他们提倡四民平等,实则各阶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小说中的金田家族就是这样的例子,作者刻意用金田夫人脸上那个占据了眼睛和嘴巴位置的夸张的大鼻子比喻了富人的横行霸道,他们拥有了当时的大部分财富。

社会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众多的实业家嚣张无理,社会中的下层人对这些实业家唯命是从,夹在中间的文人能就非常尴尬,他们因为文人的气节不愿意向富人靠拢,最终只能空有一身才华却“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政府滥用权力,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却反过来压榨人民,就像小说中所写“银行本来是存钱的地方,存着存着那些钱也变成了他们自己的钱”。

教育本讲究深入浅出,为国家培养人才,却变成了很多人卖弄学问的地方,只至于当时只要讲的学生听不懂都可以称之为好老师。

明治维新使得日本整体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人生存举步维艰,这些人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边缘人。

三、作者的人生经历

夏目从小曾有两次被迫离开父母父母抛弃的经历,童年的阴影使得他内心敏感,更能发现社会的阴暗面,长大后的夏目曾在英国留学,英国当时文人间也存在着一种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风气,在外国的留学期间养成了夏目的一种能够敏锐观察社会本性的写作习惯。

回国以后对于本国当时面临的这种状况夏目深恶痛绝,但是自己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时的他开始怀念英国自由的社会秩序,在学 习 院 辅 仁会 的 演 讲 中他曾说过:“那么热爱自由,而且那么秩序井然的国家,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日本毕竟无法和它相比”,夏目也是明治维新的受害者,所以包括《我是猫》在内,他的多篇作品都通过生活中一些丑恶的方面来批判明治社会的一些不足。

刚从英国伦敦回国的他在生活中也面对着各种不顺,在东京帝国大学任教期间,学生们和他关系紧张,因为他讲课学生听不懂,和妻子的关系也一直存在各种矛盾,这些使得夏目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患上了神经衰弱,而他迫切需要一种渠道来排遣内心的愤懑,《我是猫》中作者写出了自己一直以来压制在内心的东西,直至作品完稿夏目才总算走出了内心的混沌。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我是猫》这本书可以说夏目的讽刺手法被他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到了极致,就连鲁迅也评价夏目的《我是猫》“轻快洒脱,富于机智”,夏目总是善于用一段诙谐的语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切入,其效果总是出人预料,作者以猫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更能增加小说的戏剧性,猫眼里能看到人们看不到的事物,能说出人们心知肚明却说不出的真相,而这也是当时日本面对的社会矛盾。

夏目家的这只猫虽然普通,但对夏目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只猫的到来,或许夏目后半生会永远郁郁不得志,和小说一样,夏目家的猫最后也离开了人世“此下に稲妻起る宵あらん”(从此黄泉夜,炯炯若闪电),这是夏目家猫墓碑上的祭词,夏目每年都会为猫举办一次祭奠仪式。

《我是猫》里的那些假面书生们不过是社会的边缘人,时代的苦行僧

小说中猫的结局也是死亡,小说选择以猫的喝醉酒死亡来结尾,也暗示着在这样的社会下,那些没有立足之地的边缘人也会逐渐消亡在这个进程中,他们终会变成明治社会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