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聽話懂事就是給他們帶來的最大回報。外人在父母面前誇讚孩子時,除了“聰明”之外,大抵也只有

“你家孩子真懂事”最為動聽。

然而,現在多數孩子的“懂事”都被披上了“被動”的外衣。有人說,其實懂事的孩子最可憐,因為他們藏著太多的心事,承受太多的委屈。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10歲孩子學聲樂,姥姥生日宴上再三被迫歌唱,忍不住爆發了。

10歲的樂樂(化名)在三年前學了聲樂,只因為一次音樂課上,樂樂唱了一首歌,被老師誇獎,後來父母接她放學時,老師也拿這個做話題。

可能只是老師無心的誇獎,而樂樂的父母卻上心了,覺得樂樂有這方面的天賦,於是就給孩子報了聲樂班。

樂樂在聲樂班的表現出色,也讓父母覺得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她後來還在一次兒童歌唱比賽中獲獎了

自此,樂樂父母每次逢人都誇自己的女兒。有些時候,朋友主動要求樂樂唱一小段歌來聽,大多時候,是父母要求的。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慢慢的,因為總是被迫要求唱歌,樂樂開始排斥了,可礙於父母的面子,以及自己“聽話、懂事、才女”的頭銜,每次也只能硬著頭皮唱歌

樂樂姥姥生日這天,父母帶她回姥姥家,原本是值得慶祝的一天,給姥姥唱首歌來慶祝,樂樂也很高興。

可到了後來,樂樂唱完一首歌,又被嬸嬸要求再來一首,按捺著性子,樂樂又唱了一首。

這時,樂樂已經感覺到嗓子不舒服了,想著休息一會,可是沒多久,叔叔又來拉著她,讓她再唱一首給大家聽。

父母更是在一旁助攻,“這可是我們今後的大明星,快來,再唱一首。”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我不要,找別人吧”樂樂的態度有些冷淡,排斥感極為強烈,她都感覺自己再這麼下去會爆發。

“快點,再來一首,人家叔叔阿姨他們都在這邊,別不懂事。”樂樂媽媽也好脾氣的說道,可語氣中也帶著些不耐煩。

“我不懂事?”樂樂聽到這句話,一下子炸毛了,“不懂事的是你們吧?你們考慮過我的意見沒有?我有說過我喜歡聲樂嗎?每次都要被迫在人前唱歌,我是你們邀功的工具嗎?”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樂樂說的話讓大家靜了下來,父母覺得臉上掛不住,便帶著女兒先回去了。

直到回家,樂樂在房間裡還能聽到,父母抱怨的話語,“養她這麼大,出息了,沒家教!”樂樂只能流著淚,在房間裡承受著這些。

“被動”的禮貌,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可仍有多數父母不懂,他們只覺得自己是教孩子融入群體社會,應付必要的社交。

被動的禮貌,不僅不會給孩子帶來幫助,還會阻礙孩子成長。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1、 被迫“喊人”

家長們帶著孩子遇到朋友時,都會給孩子介紹,這是哪位叔叔阿姨,緊接著讓孩子喊人,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接受這般做法。

有些家長甚至因為孩子沒有喊人,當著朋友的面,說自己孩子“不懂事”、“沒家教”、“沒禮貌”。

殊不知,家長的這般打擊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從而認定自己真的就是父母所說的那般模樣。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他們可能開朗外向,可能內斂安靜,可能適應新環境的速度較快,也可能要經過長期接觸才敢慢慢打開心扉。

而家長們的“一刀切”,只會澆滅孩子的興頭,也把孩子推向“深淵”。成長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需要慢慢鼓勵,等待孩子開苞,直至將來有一天,他們會

主動喊出“叔叔、阿姨好”

孩子有這幾種“被動”的禮貌,遲早得吃虧,父母沒什麼好驕傲的

2、 被迫表揚節目

樂樂的經歷就是這番,父母不僅沒有徵詢樂樂的意見,而且在此後還再而三地要求樂樂在他人面前表揚。

絲毫不顧及,女兒是否習慣,亦或者是否喜歡。甚至要求孩子表演倘若被拒絕,

父母會覺得自己家長權威被挑戰,自己丟了面子,把怒氣撒到孩子身上

在家長看來,既然提出要求了,就應當做到,好孩子就應該聽話。這就是當下衡量一個孩子是否乖巧、懂事的標準,難怪人家都說懂事的孩子可憐。

孩子不需要這種被動的禮貌,如果孩子不願意表揚,請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強迫孩子上臺,讓孩子一個人在聚光燈下緊張、不安、焦慮。

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培養,也需要鼓勵。這就意味著家長與孩子之間需要多深入探討,只有真正瞭解孩子心理在想什麼,家長才會知道,這些“被動”的禮貌,對孩子原來是一種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