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是不是要开始上学了?

北京福寿堂


目前学校都在准备中,但是要真正开学,还是要根据疫情的情况,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开学的。


戴颖儿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放假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了。在学生们的眼里,每年的寒假、暑假都太短了,而假期时间转眼即逝,仿佛只有几天,还没过足瘾就又得返校上课了,可今年这个寒假却有些不同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不得不通知推迟开学时间,在刚听到假期延长的消息后,很多学生都是雀跃不已。

可是随着开学日期一次又一次的被推迟,一些渴望放假的学生们也开始着急了起来,怎么还没被通知开学?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开学,青海省教育厅发布了开学通知,当地学生们终于迎来了开学,各学段的开学时间都已明确。

幼儿园开学时间:开园时间待全省疫情全部解除后再行确定。

中小学开学时间:3月9日至13日,当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将陆续开学;3月16日至20日,当地初中学校陆续开学;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开学时间还需视疫情形势再行确定。

高校开学时间:包括高等职业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开学时间要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确定。






优质资讯


我是江苏某中学老师,昨天学校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通知:要求教师把之前预订的口罩钱交了!

有的老师在下面问:难道我们要开学了吗?

口罩是开学条件之一,因为上面要求教师和学生进入校园都要戴口罩。

口罩已经是紧俏物资了,超市、药房年前就断货了。

黑市上口罩已经炒到了10元一只,如果没有线人介绍还根本买不到。

县里为了解决师生购买口罩的问题,于是联系了厂家生产了一批口罩专供学校。

学生每人至少订购20个,教师则数量不限,有的老师一下子就订了500个,我比较中庸,也订了200个。

现在的情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口罩是上班、乘车时用纱布搭起的防火墙了。

这次疫情让大学明白了,人的生命真的好脆弱啊,人在灾难面前又是多么的恐惧!


现在口罩已经能够批量供应了,已经为开学准备了一道防火墙了。

群里面有老师问:什么时候开学?

主任回答说:学校准备从下周一,也就是3月16老师先上班,学生什么开学,估计再过定周,也就是3月25日。


今天网上许多地方虽然没有批露开学的具体日期,但都在为开学作准备,看来开学真的不远了!

说句实在话,疫情虽然让人隔离在家,缺少朋友而显得特别寂寞,光吃不动,浑身长满了膘肉,但是这种还真习惯了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真的担心开学之后的繁忙和一些急功近利的领导把星期天、暑假新账放到旧账里一起算,不眠不休,搞的师生又走路带小跑,吃饭来不及细嚼慢咽。


青衫李探花


【viki姐姐一点见解】疫情已经越来越轻,估计三月底到四月初会有很多省份开学!


青海已经在3月9号开学!

台湾省2月25号已经开学!

新疆,贵州、云南、山西四省已经发布月底开学通知!

西藏预定月底开学了,具体时间没有通知!


其他省份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公布开学时间,但也在积极准备,比如安徽蚌埠市要求开学工作,标准是随时准备开学!


现在六省确诊病例已经清零。根据各省疫情分析,三月底四月初,估计会有很多省份开学!所以家长和同学也要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学校指示,提前做好居家观察!满足时间要求!

★防疫物品准备充足,尤其是第一批开学了的高中学生!

★配合好学校工作人员的安排!防止因个人原因导致不能返校上学!

—viki小结—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希望大家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了!

viki姐姐


一则通知告诉你答案,对比一下则一目了然

茌平一中高三年级通知:

根据市教体局通知,自3月11日起,学生每天报两次体温,连续报14天身体状况(是否健康)、两类人接触情况。一份报班主任,一份自存。

入学时,学生带自己居家记录的连续14天体温记录、健康信息及两类人接触信息统计表和手写的学生及家长签字的承诺书有序入校,两表缺一不可,无体温表和承诺书不得入内。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学校复学的三个必须条件:

1、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确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

2、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

3、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我们对比一下,茌平一中的通知和教育部的复学条件。

学校通知与教育部规定比对

复学条件第一条:

教育部要求:

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确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

茌平一中通知安排:

自3月11日起,学生每天报两次体温,连续报14天身体状况(是否健康)、两类人接触情况。一份报班主任,一份自存。填报《茌平一中学生健康信息表》!开学时必须交学校!

复习条件第二条:

教育部要求:

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

茌平一中通知安排:

开学时必交:手写版学生及家长签字的承诺书



老杨说教育


我是英语万能王,我来回答问题。

对于你提出关于学生们是不是要开始上学了的问题,给予你一些分析建议供你参考。

从目前全国的疫情来看,除了武汉以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是零增长病例,甚至许多地方的病例都已经清零了,也就意味着国内疫情现在已基本得到稳定控制。虽然随着疫情的逐渐减弱和消失,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也会逐渐陆陆续续开学的,但目前还没有太具体的开学时间,每个省市地区规定也不大一样,最主要还是听从教育部官方给出的决定。

但目前国外部分国家例如:意大利、伊朗、韩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病毒疫情也是比较严重的,都是处于逐步上升状态,所以,有点担心地就是国外输入的病例,一旦有国外输入病例较多,势必会影响国内疫情的稳定,这一点国家政府机构也会严把关口的。

随着我国病毒疫情的稳定控制,我国大部分省市学校会于近日陆续出台开学的政策和日期。近日教育部官方刚刚发布了关于大学生“高校开学返校的40个最新消息”的内容,也就意味着大学生会于近日逐渐陆陆续续开学的。

其次,对于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基本上他们就不需要去学校上课了,所有毕业生的论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交和答辩,最终等疫情过后,他们去学校领取毕业证就可以了。据听说,今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招聘会也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对于他们来说,影响不算是太大。

但对于今年夏天即将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担忧就比较多了。因为中考和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试。中考成绩的好坏则决定学生是否可以考上重点高中,同样,高考成绩的好坏则会决定学生是否可以考上如北大、清华等985、211这类重点的大学。

所以,目前为止,最期望早点开学的学生就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同时,随着我国各大省市地区疫情的稳定控制之后,各地学校会陆续公布开学的日期,最先开学的首批学生也就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先开学,同样需要做病毒预防和防护,学生则可能还需要戴一段时间的口罩,上课班型由过去的大班变成小班。

最后,等到全国各地病毒疫情都已完全控制,同时,长时间不再发生有确诊患者,病毒已经消失后,各地区各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会陆陆续续开学的。总之,学生的安全要放在首位,只有能够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之下,开学才是大家所期盼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9236928967715486"} --}

英语万能王


第一,作为学生。

我了解了不少学生这个问题,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大多都是期望开学的。不管成绩如何的孩子基本都这样回答,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成绩好的孩子是盼望开学学习,不想耽误学习的时间,普遍反应网了学习效率低下,和老师互动不方便。薄弱生则网了听不懂,昏昏欲睡,在家里呆的又实在无聊,还不如学校里小伙伴多,又不会被家长逼着学习,对他们来说开学也算是一种解脱。

第二,作为老师

这个假期,老师彻底火了。是彻底上火了,直播课,报材料,各种手机技能爆发式提高,真不知道自己还会这般操作。

第三,作为家长。

家长分两类,一种是家长为了孩子安全考虑是不愿意开学的。另一种则是被孩子逼疯了,一首诗背两天学不会,妈妈辅导累了,爸爸继续辅导,车轮战式二对一教学也丝毫不进步呀。还有不少学生只要学习就犯困,各种理由,实在让家长无奈,所以才想开学,让野兽回笼。

其实无论何时开学,我相信伟大的中国领导人都是为了国家考虑,为了公民考虑,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愿大家生活幸福,愿孩子学习进步,愿老师们工作顺利。愿我中华国泰民安!


小白的信仰


是否达到开学条件,要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根据疫情情况来定,要做全面综合的评估。

第一.有的地区患者清零,没有新增,只能表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还要有一定的考查期。

第二.学校开学,要指定详细的开学方案,方案包括疫情应急处理方案、错峰上下学、校园消毒方案等多项方案。

第三.学校还要做好校园、餐厅、教室的全面消毒工作,全面评估合格后才能开学。

综上,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只有部分地区和部分年级出台了复学方案,现在还不能达到所有学校全部开学。


博知苑


目前看湖北要到3月底才有可能接触封禁(3月13才开始让部分区域限制性流动,武汉要等到月底了)。正常解禁后,还要近14天的隔离,也就是4月中旬才能初步恢复正常,大专生4月底才有可能复学。那中小学至少也是5月初了。倒是湖北以外的地方,有望4月底就全面复学,当然小学及幼儿园除外,应该也是会晚到5月初,甚至直接上半年的学期就不复学了


诺诺与轩轩


太理想化了。学生喝水口罩需要摘下,学生吃饭,需要摘下,住宿的更是不能一天24小时戴着。另外,突然有一个学生呕吐发烧,同班级其他学生怎么办,正常进行学习活动,等待检查结果?总之,真不是想想就能解决的,最简单的就是可以摘口罩了,就可以开学了。中高考挪到下半年,新生入学改为明年春。这学期开学时间不一样,开学后复习巩固旧知识,进行阅读,探究,等拓展训练是否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