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华东及华中地区是目前养殖河蟹、小龙虾的两个主流养殖品种,很多人“跃跃欲试”,觉得只要养的产量高、规格大,养殖户们往往是“一夜暴富”!但只有真正的养殖户才会知道养殖河蟹、小龙虾管理不好,就会出现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当处理不好时,虾蟹就会出现摄食降低,生长减慢,蟹苗活动量大,爬边、上坡、上草、夹草多;蜕壳延迟,零散不集中,蜕壳不遂易死亡,严重时残肢掉爪多,爬草、上岸不下水,最终死亡,结果“不尽人意”,不仅不会“一夜暴富”,可能还会“血本无归”!

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降解亚硝酸盐的产品有很多,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非常容易“反弹”!到最后都不能彻底解决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个新方法——以菌治亚硝酸盐!菌不仅会降低亚硝酸盐,而且持久不反弹,但是不同的菌的特点不同,降解亚硝酸盐的方法也不同。那大家先跟随小编正确认识亚硝酸盐产生的源头,形成一套系统的降解亚硝酸盐的方案。

一、要想彻底的解决池塘中亚硝酸盐偏高的问题,你首先要了解池塘中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养殖过程中水体积累大量的残余饲料、含氮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氨氮再进一步转化形成亚硝酸盐。也就是说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有残饵、鱼虾排泄物和含氮肥料三个来源,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是主要来源。

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一)、不合理的投喂饲料

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颗粒饲料含蛋白较高,有一些蛋白质是无法被利用的,这些蛋白会排泄到水体中,还有投喂方法不当,造成虾蟹吃得过饱,有一些饲料来不及消化就排泄到水中,这些排泄物、残饵等等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它们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大量的氨和有毒物质,再经过亚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作用很快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后形成亚硝酸盐。

投喂时,可以搅拌添加乳酸菌投喂,促进消化,有益肠道健康,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



(二)、不合理的施肥

在不少养殖地区,仍然是采用投喂饲料和施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养殖,使用的是有机肥和碳酸氢铵等肥料,这些肥料在水体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氨态氮,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氮,进而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氮。

(三)、池底淤泥过多

养殖池塘长时间不清除池底淤泥,这些过多淤泥在养殖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发酵,消耗氧气,当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


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二、为什么用菌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呢?

根据氮循环的分析可以总结,水体溶氧不足、pH过高、碳源相对缺乏都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因此,想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要尽量增加水体尤其是底部的溶氧,适当补充碳源和控制水体pH值不要过高。水体亚硝酸盐主要来源是残饵和排泄物,因此,水体亚硝酸盐高是没有及时分解水体残饵和排泄物导致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控制水体亚硝酸盐,就是要及时的利用有益菌分解水体残饵和排泄物等。

三、送你一套正确的用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方案!

(一)、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目前我们知道的是两类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还原成N2或氮氧化合物。

  从理论上说,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是能够降低亚硝酸盐的,但是因为它们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繁殖速度慢,要20小时以上才能繁殖一代,加上菌类保存技术、投放后到水体成活率高低、水体环境等各方面影响,造成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降解亚硝酸盐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假如塘中的溶解氧不足的话反硝化作用会更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可能会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反而使亚硝酸盐在一定的时间上升,所以要慎重。


水产养殖,降亚盐总是“治标不治本”?这有一套永不反弹降解方案


(二)、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搭配使用

可选择使用芽孢杆菌+粪链球菌搭配使用,芽孢杆菌可把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质分解为中小分子有机质,粪链球菌则继续将中小分子有机质直接分解为营养盐、氨基酸、肽类等,直接供给藻类生长,真正通过“菌—菌”接力的作用,消耗掉水体中的有机质,同时又直接为单胞藻提供了营养,藻类是天然的亚硝酸盐“降解器”,是影响处理亚硝酸盐效果的因素(藻类丰富水肥,亚硝酸盐降低较快,反之较慢),可有效控制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率。
芽孢杆菌的作用已被公认。但是,我们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微生物制剂核心技术在于菌种的好坏和菌种的数量。很多养殖户误认为重量多数量就多。其实并非如此,先进的发酵技术和制剂技术可以使每克产品中的菌总数量达到500亿以上。一般的小厂家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同时菌种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杆菌是带有孢子的杆菌总称,芽孢杆菌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有的适合人类肠道,有的适合水质改良,有的适合垃圾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芽孢杆菌都适合水产养殖。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因为只有大厂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产品,同时他们也会在菌种库当中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菌种进行生产。



(三)、粪链球菌+光合细菌搭配使用

可以粪链球菌+光合细菌搭配使用,可使氨浓度降低,净化水质,对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都有较好的效果。

(四)、EM菌

em菌的本质是一种细菌,与普通的细菌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复合菌,是由多种单一的细菌组成的。比如主要组成部分酵母菌,光合菌,乳酸菌等等。通过集合这些有益菌的各种优点,在有氧环境下参与微生物的循环,将水产养殖环境拉到正常的状态。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em菌来分解发酵水体中的有机质,将其转化为氨基酸无机盐和水溶性的糖类,这个过程也减少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将这些对水生生物起副作用的物质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最终的结果是达到一种正常的生物循环,让水质恢复到正常水平。藻类丰富,溶解氧充足,透明度适中。适合鱼虾的生长。

目前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的问题一般集中在蟹蜕一壳、二壳期,小龙虾的幼虾阶段,而且危害也很大。但由于早期温度低,投料少等原因,很多养殖朋友思想松懈,管理大意,想当然的以为早期没什么问题。但是亚硝酸盐超标问题一旦发生就是养殖过程中很棘手的问题,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轻者会降低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速度,重则导致养殖养殖水产品中毒死亡。因此,养殖户们必须深刻重视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成勤测水的习惯,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规避养殖风险,降低损失,确保虾苗、蟹苗活得多、长得快,提高养殖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