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为什么会有一些看似无所事事的闲人存在?

体制内为什么会有一些看似无所事事的闲人存在?

体制内一度有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工作分配不均,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业务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老黄牛式的同事维系着,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而且随着能力的提高,工作量与日俱增。在他们日夜操劳的同时,却有一些人看上去整天游手好闲,很少干具体事,福利待遇还一点不少,整天优哉游哉地生活着,还动不动对那些忙碌的同事们指手划脚,说三道四。这种强烈的工作反差成为体制内的特色之一,历来被人们所诟病。

奇怪的是,很多领导对这种现象明明是心知肚明,洞若观火,却始终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在工作分配时更偏爱那些勤奋的同事,不断给他们加压加码,增加工作量,把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对那些看似没事干的同事,确是格外开恩,分配的工作量是微乎其微,少之又少,甚至不安排,任由他们养尊处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奇怪现象,让领导对那些看似无所事事的同事如此宽容和优待呢?

一、有些人是关系户,不敢管

众所周知,体制内鱼龙混杂,有些看似其貌不扬、不见经传的人,说不定就是某位大领导的七姑八大姨类的亲戚,被安排进来给予照顾。象这种人,基本不具备工作所需的业务能力,名义上是进来工作,实质上不过是借此消磨时光、打发时间而已。对于这些人,领导既不敢管,也不敢用,生怕一个安排不周引起不满被反映到上头去,给自己的仕途生涯带来隐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机关里可用之人甚多,多一个少一个不影响大局,基于这种考虑,领导对这些人的行为只能默认,既不鼓励,又不支持,选择性失明,任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来去自由,只要不惹出祸端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二、有些人是自己的亲属、亲信,不想管

在体制内要想站稳脚跟,除了需要上头支持外,在内部也得培植自己的力量和拥趸,以便在关键时候对自己旗帜鲜明的支持,赢得优势和胜利。对于这些支持力量,领导需要精心细致地呵护着、培养着,时不时还得小恩小惠引诱着,将其打造成铁粉。对他们,自然不想用对待外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约束他们,免得有人心生怨恨改换门庭,甚至给自己背后来一枪,这就因小失大了。所以在工作中,也是多多宽容,多多优待,能少安排就少安排些工作。

三、有些人是刺头,不服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体制内也同样如此。有对领导唯唯诺诺、甘效犬马之劳的人,也有不服使用,敢于对领导吹胡子瞪眼的人。这些人性格耿直,脾气暴躁,说话不留情面,有豁出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胆量和魄力,对领导无惧无畏,经常和领导对着干,成为单位里的刺头。对于这些人领导是又恨又怕,却又碍于体制原因,无法将其剔除。使用起来又颇为棘手,动辄给自己制造麻烦,无奈之下,只有将其冷处理,安排到闲偏部门,不分配任何业务工作,不让参加任何活动,同时待遇不减,以免让心生抱怨做出极端事情,任其在冷遇中自生自灭。

四、有些人是怪才,不需要管

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奇才、怪才,他们在很多方面一无是处,却在某一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能能人所不能,成人所不成。对于这些偏才自然不能用世俗的观念来对待他们,以免制约和禁锢了他们的能力。比如原来某单位有个奇才,特别擅长酒文化,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能把来客陪得舒舒服服的,让对方满意而归。对于这种奇才,领导自然比较宽容,平时也不安排什么工作,一到场合就带着,利用其专长,为单位发展谋取最大的好处,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