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高校存在什么问题?

活动中心17653708


以我的了解和接触来看,大学教育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学术造假。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称考评的压力。

第二,知名教授不能潜心研究,热衷社会活动。有的昧着良心为利益集团代言。所以,经常被拍砖。

第三,急功近利,对难出成果的基础学科重视不够。

第四,学校学习氛围恶化,学生60分万岁现象比较普遍。老师讲完课就走,忙着社会兼职。

第五,高校的发展追求大而全,上排名。对专科教育尤其是职能、技能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

第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名校名师占有资源多,科研经费大,其中不乏课题造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普通高校教师资源少,课题少,经费少,没有积极性,知识更新慢,教材脱离实际,满足做个教书匠。


双品茶叶包装


现在的大学高校问题太多了。我是大学毕业出来的,以我的经历我觉得学校还是很有问题的。

第一,学校的管理太差了,我入学的时候开始第一年都是小心翼翼从不逃课,紧跟学校老师的步伐走,而有的同学很少到教师上课,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兼职等。我觉得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学业放在第一位,虽然是大学了,我们也成人了,但是毕竟还是学生还是要接受知识完成学业的。学校作为管理者应该通过相关措施制止这种逃课行为的发生。一年下来我没看到我们辅导员几面,有时候碰见了可能都不认识,很少见的。作为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管理。第二,教学方面也是做的不到位,我那时候上课,有个老师一节课给我们上完了三分之一的书,我当时觉得这是在上课吗?说着说着就说把书翻到多少页多少页,下课后一脸懵逼。还有的老师都是照着书本读,有的老师叫我们自己看,不懂的我再讲一下,老师上课从来用不到粉笔的,PPT打开也是照着读。大学老师就是这么随意吗?当大学老师就这么轻松吗?

这也是我对大学感受最深的地方,感觉这样很不负责任的,希望大学高校重视教书学习,重视学生管理,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他们带着希望成长起来。


不负卿心36


近年来中国大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当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从学校发展角度,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谈谈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以黑龙江为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来自量两大块,一是按每个学生的地方财政拨款,目前是一个学生12000元;再就是学费收入,除艺术类专业学生外,基本在4000-6000左右。

再就是一些财政专项,比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等,这些项目需要去申请,款项数额不等,对学校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

而学校支出很大,比如人员开支基本在50%~70%左右;还有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水电、取暖、物业、保安等等支出也非常大;那么学校还要人才引进,科研支持,专业发展等等,真是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二、师资队伍建设困难,人才流失严重。

以黑龙江地方本科院校为例,近几年人才流失严重,一般流失的都是有一定学术造诣,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博士、教授及其团队。这对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遭遇前所未有之窘境。

这个人才基本流向发达地区,吸引他们的大致是待遇、地理环境、发展空间等等。由于大量流失,高水平师资力量薄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团队,付诸东流。

三、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转变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际工程专业认证的开展,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在开展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从学校到老师乃至学生都在转变观念,用工程认证的理念去武装头脑。基本从原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为工程认证理念。具体有三个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

但是还有很多老师由于思维惯性问题,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导致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讲,出勤率、抬头率普遍降低,尤其是考查课,更是如此,课堂教学场面尴尬。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在不断地更新观念,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发展去解决。在此也希望社会各界给予高校一定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大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学生培养工作。


工匠大咖


很多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而破口大骂, 甚至是大打出手,更甚至于伙同好友对对方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主要集中在厕所、校园死角等难以监管的地方),完全没有考虑后果。这种现象在我们大学校园内屡见不鲜。

二、 来自学生之间的欺诈、侵权行为。

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普遍,随之催生出了许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欺诈现象。许多学生买卖假冒伪劣学习用品,劣质日用品,欺骗同学们,损害了同学们的利益,侵害了

放学后,来自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侵害。

很多不法校外人员利用校园出入人口监管难度大的原因,偷偷潜入校园(尤其在夜间),敲诈勒索甚至殴打校内同学,给校内同学的安全、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在同学之间

四、校园吸烟,酗酒问题

吸烟、是酗酒校园中最普遍的问题,吸烟问题常见于宿舍,校园,甚至公然在教室中吸烟,不仅危害了自己的健康,也严重损害看其他人的健康。酗酒常见于校外饭店、宿舍,而且酗酒常常与寻衅滋事相伴,更增加的学生暴力、打斗行为的可能性

五、商店、食堂、小卖点的食品安全。

近年来校园周围的餐饮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很多小卖店与垃圾堆为邻,再加上监管力度不够,饮食的极其不卫生。相当- -部 分同学在在校外流动小食品摊买饭、就餐。小商贩绝大多数没有《卫生许可证》,而且收完钱的手直接接触食品,安全隐患极为严重。许多小店都是周围村民设立的,完全以营利为目的,丝毫不不考虑学生们的

六、 由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校园周围网吧林立,里面的人员鱼龙混杂,偷窃,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学

平常,经常会看到校园内张贴的寻物启示,校园丢窃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包括钱包、校园卡丢失,自行车丢失,甚至水瓶,校园丢失现象几乎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

宿舍乱用违禁电器,很容易早成线路短路,酿成失火的悲剧。但乱用违禁电器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为了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乱扯电线,极易

许多理化生因为对实验基本规则不了解,在试验过程中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害。更有甚者,为了进行创新性的发现,在没有老师亲临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违规实验,给自己,给学校造成极大的的损失。还有体育活动前未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扭伤等。十、课间、室外活动时行走、上下楼或违纪攀爬造成的伤害。

有些同学为追求新奇刺激,攀爬楼梯、树木,不小心很容易造成







时光机TIME


大学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广哈,本人就从个人大学和硕士的经历,说一说这个问题吧。

首先先简单说一下本人的情况吧。本人是长三角地区的一所四非院校的硕士,本科和硕士是一所学校,所以也算对学校有所了解吧,毕竟呆了快七年了,而人的一辈子有多少个七年呢。

先说说大学生活的时候。说实话,这段时间并没有感觉学校有太多的问题,可能平常也不多关注这些吧,每天就是上课、回宿舍,简单的生活。这个时候呢,觉得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氛围不浓,除了考试月,平常自习室基本看不到人,大家都在混日子的感觉。

第一次正式觉得很恶心的是大四保研的时候,其实一说呢,大家也都懂,我被挤下了名额,即使我大学三年的综合成绩比后面一名高了很多,最后还是比不过人家。所以呢,我第一次懂得了头条里面的故事,我也会遇到。

很多人说呀,这就是社会,就是现实呀。之后遇到的辅导员也是这么和我说的,可是吧我们这么努力的提高自己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让自己不遭受某些规则嘛,可是在所谓的本应该充满学术气息的大学里,我们还是逃不过某些东西,某些让我们恶心的东西。

当然这种事,当我读硕士期间就更多了,此番种种,皆是自己成熟的催化剂。

所以吧,现在好好努力吧,至少自己受过的苦,别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吧。

总结一下,本人大学存在的问题,学习氛围不浓,社会气息太重以及一些大家都懂的东西。

加油!


仓小宝cdy


谢谢提出,大家交流。

高校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 是通过老师和学生,老师和企业,老师和社会,老师和各级政府的互动实现上述四大功能的。

1、具体而言,教学中,与社会的交流尚且缺乏,因而在进口部分学生在前期小学初中教育中没有培养好兴趣,不知道为谁学习,真正要学什么?出口部分,由于中国40年啊完成了国外200年完成的工业化和初步现代化,所以学生实践机会少,有的实践能力缺乏,到了企业和社会还要回炉精炼。有的学生由于家庭基础,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实现青春的动力,我回答了,两个:远大理想和自己发现培养的兴趣。因而,为别人为社会为人类做一点事情,甚或创造社会的需求!

2、科研方面,国家层面应该更多推动本地高校多建立本地的研究院所,更好结合本地企业商业实际,这样教学科研也能更好地用上论文、专利,科研做在厂矿田野,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3、服务社会,需要有的官方机构形成服务制度,使得高校普通教师想为、有为、有位逼着教师接触社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4、文化方面,多举办类似文理交流的文化沙龙,首先在高校内部,再到高校之间、高校和研究所、高校和企业、高校和社会大众的科普。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员交流,除了朋友关系,更要官方组织,多拉郎配,有好处,通过形式促进内容。

总之,更需要强调实践!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肤浅认识,欢迎交流!



材料科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人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从小学到研究生再到教师实现无缝衔接,读了19年书,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在过去的2019年,我国有普通本专科学生790.99万人,这个数字是空前的,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在普遍增高,然而高校的扩招,也给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首先,高校的扩招不能全面保障人才的质量,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国人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高智商,但缺乏人文素养。同时对体育的教育功能忽略,大学生熬夜,打游戏,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不规律,多数学生在出校门的时候身体就垮了,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往往缺乏实践,实训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初到社会要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其次,高校的扩招,让我国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尤其是民办院校,学校的增多就需要大量的高校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出现了问题,师德难以保障,所谓师范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长此以往培养的学生就会参差不齐。

最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问题,有些专业是社会上新兴领域,高校为了生源,就开设与社会对接的专业,对专业课程的开设和专业教师的配备不科学,且学校不考虑长远,只顾眼前利益。





土哥说事儿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大学高校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是学校虽是事业单位,实则变成国家财政供养的产业机构。不仅学校、教师创收,而且导致部分学生无心专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无形中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二是大学高校教育,存在重智轻德、重理论轻实践倾向。教师为名利而教,学生为名利而学甚至变成为利己主义者。从而导致如下现象频发:

1、有的人毕业走上社会后,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即便走上工作岗位也是挑三拣四,甚至频繁跳槽、心神不定。

2、有的人无信念、无志向、无理想、无目标,做人怕苦、怕累、怕烦、怕脏,工资看高工作却出工不出力,让上司不欣赏、同仁看不惯。

3、有的人为了名利或达到个人目的,不是勤学苦练实干,而是不择手段走捷径,从而给事业、给他人、给家庭、给社会造一些不良影响。

4、有的人毕业即失业,不愿找工作做而是呆在家里啃老,喜欢时尚享乐,不尊重父母长辈好言相劝,甚至走上贪婪惰落不归之路。

三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接轨。不少大学为了吸金招财,不仅设置专业重叠,而且盲目扩大招生。导致毕业生走上社会很难找到专业对口工作,几乎有半数甚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非所用!既浪费国家高校资源,又给毕业生人生带来打击,更给工薪阶层尤其是农民工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周广容zgr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热度不断升温,也给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高等教育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坚持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1、目前我国高校全是严进宽出,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是迈进了大学校门,就鲤鱼跃龙门了,就不思进取了,混个毕业证就万事大吉了。所以造成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尽如人意,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所以要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的宽进,但一定要严出,学不好就不能毕业。

2、在专业选择当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是在学子入学前就选定了专业,等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不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但想换个专业又难上加难,造成许多学子不能乐业。所以高校应该在学生入学的头一致两年内,只学基础学科,等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3、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有接近七成的权重是放在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上。”由此可见,职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不但关系到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更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

4、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传统大学教育最大特点就是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出发,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出发点考虑课程开发,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把握,往往是有什么样的老师,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造成了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等现象,专业设置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5、高校学子的学风不正,道德水平失衡。现在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不听讲和旷课的为数不少,课后不复习,上网、玩游戏占掉了大部分时间的也大有人在。不少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四处寻求就业门路,严重影响正常学习。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学生为了推荐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制作假的学历和荣誉证书。教师的学术风气也不尽人意,有的教师为了谋取高职称、高学历,热衷于写论文 ,以致肆意抄袭他人的成果。有的年轻教师浮躁,教书不认真,搞科研又静不下心来,这些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高。 所以高校要在师资和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下些功夫。

最后一点,必须强调的是,以上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要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掌握创新的手段。因此,必须大力转变高等教育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观念性问题的理论性研究,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太极拳系统化教学


大学高校有优点,当然也有缺陷,现在简单讲几点,供大家讨论。

我国的高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扩招,现在已经有将近300所高等院校,基本满足了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更是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培育了诸多人才,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高等院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高等院校难进的问题。尽管我国多次扩招,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的缺口依然存在,很多高考重灾区省份的孩子,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同样一所学校,发达地区的孩子却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考进,而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孩子却不得不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其次,就是大学高校管理松散的问题。通过浏览网络,我们经常会感叹,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不好好读书学习,天天痴迷于游戏和恋爱,要知道,这可是你寒窗苦读多年得来的学习机会,怎么就那么不珍惜呢?

再者,就是大学专业设置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一味地求新求异,导致毕业生们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适当放宽高考准入,降低高考难度,让大部分孩子都有进入高校的机会。加大毕业考核力度,提高试题难度,让那些平时不学习的同学难以毕业。

高校还应该调整专业的设置,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种类和门类,让专业设置和市场接轨,对广大高校毕业生负责。

希望我们的高校越办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