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战争,两个字意味着破坏、灾难、混乱,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希望战争到来,因为战争太过无情,许多孩子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妻子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人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但是有些时候战争确实是无法避免的,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想来一提到它大家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我国那段沉重而艰难的往事,那就是日本对于我国的侵华战争,一段难以遗忘的悲惨历史。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奉行法西斯主义,大肆的对外进行侵略,想要通过对外侵略来获得巨额财富为自己的国家发展储备充足资本,为了自己的野心他们破坏了无数人的家园,可以说是自私自利之极。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间则是日本所有对外侵略战争中的最长久的一次,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侵华战争,而是日本对外侵略中最为失败的一次战争,那就是对于印度的侵略战争,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印度还没有独立,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说当时日本面对的不仅仅是印度军队,还有英军,在当时日本和印度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但是最后日本却被迫撤兵,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日本撤兵的原因吧。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首先我们都知道,日本国土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是他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却不弱,为了当时实现自己的野心,日本同时参加了多个战场的战争,而印度便是其中一个,而当时日本主要精力都在我国身上,因为我国的反抗是日军也难以吃得消的,所以日本也并不想耗费太大的精力先侵占印度,他们准备等到成功侵略中国之后再对印度徐徐图之。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其次,因为他们战争的地点是在印度,更何况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大量英国士兵驻守在那里,他们有着充足的弹药库、食物供给和医疗设施,可以说英印军占据着着天和地利,而反过来看日军的情况却非常差,他们不仅面临着水土不服、气候不适、补给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最为棘手的是疾病,他们开战的时期正好遇到印度的雨季,不少日本士兵都染上了疟疾、流感等疾病,而这也使得日本士兵的战斗力迅速下降,很难与英印军形成有效的对抗,所以日本当时也不得不撤退。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而我们最后要说的是,日本当时和美国并不是同一阵营的,当时日本盟军德国要求日军在印度发动一场攻势,想要借此打乱敌军部署,获得有利的战局,而从整个世界战场的情况考虑,日本不得不听从德国的部署安排,以此来分散南方美军的进攻,但是这也消耗了日本许多的精力和财力,最后迫于形势日军不得不撤出印度。


二战期间的日军,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弃?


所以综合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日本最终放弃了对印度的战争,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足够的优势去和英印军比拼,从最后的战争结果来看,日本的侵略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不正义的侵略战争最终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