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 ◎王軍賢

風吹麥浪

◎王軍賢

“遠處蔚藍天空下,湧動著金色的麥浪。就在那裡曾是你和我,愛過的地方。當微風帶著收穫的味道,吹向我臉龐……”每到麥收時節,李健的這首《風吹麥浪》就在我耳邊響起。這首歌詮釋了在喧囂的城市中,人們對往日那份單純而美好情感的留戀,喚醒了人們記憶深處最純淨的聲音。

芒種前後,太陽一天比一天毒辣,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麥子成熟的時節,在遼闊廣袤的北方,正是大地最豐腴的時候。那些麥子,飽蘸著濃墨重彩的金黃。麥子的使命,是為人類提供生命的能量和滋養。數千年來,它們依然故我,代代傳承。

從種子到麥苗,再到出穗成熟,麥子的一生離不開陽光。是啊,我們又何嘗離得開生命之光呢?因為,我們始終與麥子站在一起,在人生風霜雨雪的路上挺立、拔節、生長;一同在充沛熾熱的陽光下守望,經歷考驗,一起享受收穫的喜悅……

布穀鳥的鳴叫,是濃郁醇厚的鄉音,它語調急切,充滿善意,催促著莊稼人龍口奪食。因為收麥時節必須爭分奪秒,必須拿捏好火候。不然不是收穫滿滿,而是損失慘重。時機往往稍縱即逝,成功與失敗,只在一念之間。

收割麥子,這種把握機會和機遇的道理,實際上與把握人生無異。很多人有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之感。但是,機遇可遇而不可求,當你意識到機遇出現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抓住它,即使困難重重,也不能輕言放棄。

麥子曬乾後,就需要儲存歸倉。它被一把木鍁高高揚起,隨著那美妙的拋物線落下,麥殼隨風而去,飽滿的麥粒各就各位——起起落落之間,像釐清一些生活中瑣碎的細節。

作家張潔說:“假如你沒在那種日子生活過,你永遠不能想象,從一粒粒丟在地裡的麥穗上,會生出什麼樣的幻想。”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忘懷麥芒紮在皮膚上的灼熱、奇癢和刺痛;無法忘懷炎炎烈日下令人絕望的炙烤;無法忘懷長時間割麥掌心打滿水泡、指頭長滿肉刺的經歷;無法忘懷淋漓的汗水把眼睛蜇得生疼……那些疼痛和煎熬,像極了成長過程中心靈的陣痛。

越成熟的麥穗,越懂得彎腰。我要說,麥子給了我磨礪,也給了我堅韌和成長,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坦然面對得失和困苦,更讓我懂得了知足和珍惜。

每到麥子成熟時節,回到故鄉或放眼他鄉的麥田,凝視那些豐收在望、隨風搖曳的麥穗,我依舊會蠢蠢欲動,口齒生香,按捺不住去田野燒烤麥穗的意念。

風吹麥浪,我心徜徉。無數次的夢裡,風吹麥浪的聲響彷彿天籟之音,那麼親切、那麼美好。是啊,隨風翻滾的麥浪,是遊子心中永遠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