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加香味添加劑是真的嗎?如何辨別?

我們的愛JH


說鐵觀音加香精的人可能平時不怎麼喝茶吧,因為這個說法我覺得有點離譜,你說紅茶加香精那我覺得還能能討論,但是你說自帶蘭花香的鐵觀音加香精簡直有點外行。



鐵觀音,它比較特殊,因為它的香氣和口感可以兼得的烏龍茶。


不管是內安溪還是外安溪的,就是品質再怎麼差,鐵觀音的香氣也是天然存在的。而鐵觀音的香氣來源有兩種,一種的固有的香氣,已知的大約有50多種,這種香氣的自然生長過程中形成的,主要是由於自然環境形成的,比如氣候,土壤,陽光等,還有一種是製作過程的工藝,體現在搖青過程中。
而且現在鐵觀音也是從大紅大紫到落去低谷,茶農嚐到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惡果,別說香氣,就是農殘也是格外小心了,當地早已經統一管控,畢竟茶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給鐵觀音加香精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鐵觀音做的不好的,品質差的價格低一些,放在網上賣,好一點的賣高一點,加香精,不存在的,可以看看,香精也是沒有市場的。


錦清霖


喝茶,我可算是半個專家。小時候,老爸就喝茶,我每次都喝上幾口,時間久了,我從茶葉的苦澀中竟品出了香味兒,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


我只喝兩種茶,烏龍系列的鐵觀音和金駿眉。夏季喝鐵觀音,降火;冬季喝金駿眉,暖胃。我的茶從不在茶商手裡或者是茶城購買,無論多貴多便宜都不買。已經十年有餘,我只從茶農手中買。選一家福建安溪原產地的茶農,貼心放心,茶葉質量有保證,而且價格也非常公道、便宜。


春天三四月份,喝新下來的春茶。春茶口味比較淡,味道有清香味兒,冬季病蟲害少,農藥殘留很少。秋茶味道醇厚,耐泡。


而且茶葉買到手之後,不能放在常溫下保存,那樣會氧化,特別是鐵觀音,一定放到冰箱的冷凍層儲存,保鮮層都不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新鮮度,這是我喝茶的體驗。


至於添加香精或者是香味劑,好茶壞茶我一喝就能喝出來,更別說是添加香味劑的茶葉了,真正的茶靡子是糊弄不過去的。

上述圖片就是我買茶葉產地的真實照片


二言三拍


加香精的茶我碰到過,那是密封盒裝茶。打開一聞就是香精味,用水泡也有香精味,那個茶我試了一口,噁心死苦,就倒掉了,但是有人喜歡喝這樣的,他們說這個茶很香,這種茶人他不知道是香精味,認為是茶的香味,而且是高等級茶,抱在胸懷得意洋洋滴。要說鐵觀音放香精與否,絕大多數肯定是不放的,那種真正放的,只是少數行為的。現在喝茶的人越來越多,懂得的人越來越多,再糊弄就過不了關了


腥野古樹



鐵觀音因其樹種與製作工藝,所以香氣本身就很好,但有些不良商家是會往鐵觀音裡添加香精的,因為是陳茶,原料差,甚至不是鐵觀音的樹種,這個情況在前些年鐵觀音火的時候出現多,現在少一些,不過也會出現在價格低廉的茶中。

如果您是從正規商家購買的,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如果是從不熟悉的商家購買並感覺有問題的,可以從通過下面幾點去辨別,出現這些情況,那就是香精茶。

1、 常溫聞香:嗅聞鐵觀音幹茶香氣濃烈,蘭花香明顯,放在手裡揉搓或捏碎,手上沾有顏色和濃重刺鼻的香氣。

2、 低溫沖泡:80度的水低溫沖泡鐵觀音,香氣立馬撲面而來,湯色濃且渾濁不透亮。

3、 高溫沖泡:高溫100度水沖泡鐵觀音,香氣刺鼻,有不適感,喝起來香飄,不溶於茶湯,第二泡香氣明顯減弱,到第三、四泡香氣基本消失,不耐泡。

4、 觀察葉底:鐵觀音葉底上有附著物,放置到第二天,茶漬會出現淺綠、深綠、墨綠等顏色,或有油漬。

5、 紙巾吸附:無香紙巾與鐵觀音密封放在一起幾小時後,帶有濃烈化學香精的香味。或把茶葉放入杯中沖泡,用紙巾矇住杯口,過一會兒取下紙巾放冷,有明顯的香氣,而且持續時間長。


希望我的回答解決了您的疑惑,若有其他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關注本號可瞭解更多茶葉知識分享,視頻乾貨。


茶急送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4大烏龍茶之一(其它為武夷巖茶、鳳凰單叢、臺灣高山茶),烏龍茶最大的特點就是香氣,這個香不是靠加香精什麼的,而是通過工藝發揮出的茶葉原本的香氣。


我們拿起葉子來聞,可能只能問到一點淡淡的清香,跟我們喝的時候那個高揚的香氣很不同,主要就是靠烏龍茶工藝裡面的“做青”來體現。這個做青很特別,也很辛苦,主要由“搖青”+“晾青發酵”這兩步交替進行來實現,期間不需要加入任何添加劑。

相傳在中國武夷山,有一家茶農由於茶園離家很遠,所以採茶都把茶放在簍子裡挑回家,走很遠的山路。一路顛簸,茶葉在簍子裡相互碰撞和摩擦,到家之後茶農發現葉子香了很多,於是發現搖動之後的葉子香氣更濃,慢慢的形成了烏龍茶的工藝。安溪鐵觀音正是遵循這樣的工序製作,搖動和靜置反覆多次,讓葉片摩擦、輕度破損、激發和調和香氣,來回需要5~8次。

但香精的問題,主要是媒體曝光出一些不良商家在低檔茶裡面加香精的新聞,畫面不堪,讓大家非常謹慎,反而喝到高香的茶,就會提防是不是加了香精了。


香精茶一般要辨認,首先是根據香氣類型,它的香氣很衝,而且不自然,這個只要對比喝一下就能夠明顯喝得出來;其次是香精茶因為香味浮於表面,通常前1~2泡香氣很濃,之後斷崖式下跌,漸漸無香味,和正常鐵觀音7泡有餘香的特點差別很大。


所以安溪鐵觀音的香味是天然的,是靠工藝發揮出茶葉品種的優勢,但遇到不良商家的香精茶,我們一定要能夠辨認。



一或2015年至今,走訪22個茶葉原產地,32次深度尋茶,翻越200多座茶山,拜訪687家茶農,嚴選健康、高品質好茶。歡迎關注一或頭條號

微博:一或談


一或


安溪鐵觀音的香單純靠添加香精,是做不出來正宗的安溪鐵觀音的。因為單純添加香精,香味太濃,又非常的影響喝的口感。正宗的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

安溪鐵觀音所含的香氣成分種類最為豐富,導致安溪鐵觀音香味多。而且中、低沸點香氣組分所佔比重,明顯大於用其他品種茶樹鮮葉製成的烏龍茶。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豔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安溪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安溪鐵觀音的製作過程,緊緊圍繞著香氣開展,這也是導致香高味醇的重要原因。炒青是破壞酶反應的過程,鐵觀音屬於烏龍茶。烏龍茶是半發酵的茶,製作烏龍茶也是酶發酵反應的過程。所以綠茶是純粹的茶香,烏龍茶是化學反應的香,導致化學反應的前提是物理做功。

不過跟紅茶不一樣的是,烏龍茶控制了發酵的時間,控制的標準就是香氣,以香氣最盛階段作為停止發酵的時間依據--殺青。曬青以蒸發水分,激活酶活性為目的。伴隨水分蒸發,香氣就容易溢出。一般要曬到“低頭”(葉尖下垂),曬出香味。曬過頭會影響搖青的香氣出現,曬不足會出現生青味。搖青,破壞葉邊,使葉子邊緣部分損傷,茶多酚氧化聚合,部分香氣成分遊離出來。

烏龍茶經過殺青之後,就要進行發酵。烏龍茶發酵的輕重,是影響鐵觀音茶湯濃度的關鍵,也是造成香氣風格的關鍵。我們經常說的花香、清香是輕發酵的結果。且低溫復焙火,這樣安溪鐵觀音的香氣才高昂雋永。











時間的流浪者wo


鐵觀音茶葉本身就自帶香氣,但是確實會有個別不良商家為了牟利,不擇手段,往裡面添加香精,這種做法不僅謀財,而且害命,至少是危害健康。

不過加香精的茶,與正經通過工藝製作出來的茶,有很大的差別。今天,小懂就通過一段視頻來教大家如何辨別加香精的茶(也適用於其他茶葉哦)。

這五招很簡單易學哦,一起來看看吧!小懂出鏡哦:)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本視頻。(土豪可以使用流量隨意觀看)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4243315255208545628,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621729057853669902, "thumb_neardup_id": -206816170937175467, "vid": "v020048b0000bfihar52v328v8aibumg\

懂茶帝


什麼是香精茶?

就是對低價茶,陳茶,進行翻新的時候,加入香精,讓茶葉的外形,香氣更好,這樣才能賣錢。

所以香精茶一般出現在低價市場。

這種低價茶大量出現在對茶葉需求很大的地方,特別是餐廳,賓館什麼的。


那麼,如何辨別茶葉裡是否添加了香精呢?

  1、因為鐵觀音的加工工藝,鐵觀音在幹茶時的香味並不高,如果您捧一把鐵觀音放到鼻子下聞,香氣清幽、自然那麼一般是沒有添加的,相反,如果幹茶的香味濃烈撲鼻、並且香味在鼻子裡久久不散的話,那麼就可能加入了香精。

  2、看茶湯,鐵觀音加香精多是陳茶翻新,這種茶沖泡後茶湯渾濁,湯色偏暗。

  3、用80度的水沖泡後,茶湯渾濁,或香氣很高的,那麼基本也是加入了香精的。因為鐵觀音一定要用95度以上的水沖泡,香氣和味道才會出來,而大部分香精在80度的水溫下,已經迅速溶解出香了。

  4、沖泡後,如果每一泡茶香都下降的很快,而且茶香缺乏變化,甚至沖泡到第三泡時,就沒有了茶葉的香氣,也有可能是添加了香精。

加香精的鐵觀音茶普遍是一些陳茶或殘茶加入香精和色素進行翻新,或品質較差的茶用香精提香產生的。真正的好茶,誰都不會用這樣來壞了本身的香氣和味道。

相對於添加香精而言,對人體健康更有害的是農藥殘留,幾年前環保部門檢測的18款茶葉,包括某些國內知名品牌在內無一倖免,最多一款檢測出了17種農藥殘留。

近幾年隨著國家加大茶葉市場的規範力度,以及茶農茶商的自律加強,農藥茶和香精茶在高檔品牌茶葉中已經不多見了。

與鐵觀音同屬於烏龍茶系的臺灣高山茶,因為當地政府和茶農組織長期的規範運作,相對來說很少聽說有類似的問題。不過臺灣高山茶因為產量有限,市面上也是魚龍混雜,就算是在臺灣當地茶莊購買,也很難保證是真正產自高海拔地區的好茶,這與陽澄湖大閘蟹的情況很相似,關注“我從寶島來”,一起喝好茶、喝健康茶。


寶島來客


絕大部分是不添加的,但是也有部分不良商販加入香精和色素進行陳茶或殘茶翻新,或品質較差的茶用香精提香。而且越是中高端茶葉,基本不存在香精茶,但對於很便宜的茶就不好說了。



如何分辨香精茶?

▌聞幹香

因為茶的特殊加工工藝,幹茶時的香味並不高,如果您捧一把幹茶放到鼻子下聞,香氣清幽、自然,那麼一般是沒有添加的;相反,如果幹茶的香味濃烈撲鼻、並且香味在鼻子裡久久不散的話,那麼加入香精的可能性就很高。


▌用手搓揉茶葉

你可以用手將茶葉進行揉搓,如果手掌中會依附上一些粉劑或顏色,那麼也是加入了一些添加劑的。



▌低溫沖泡聞香

用80度的水沖泡後,茶湯渾濁,或香氣很高的,那麼有可能加入了香精的。因為幹茶大多數都是用95度以上的水沖泡,香氣和味道才會出來,而大部分香精在80度的水溫下,已經迅速溶解出香了。


▌觀察茶香持久度

沖泡後,如果每一泡茶香都下降的很快,而且茶香缺乏變化,甚至沖泡到第三泡時,就沒有了茶葉的香氣,可能是添加了香精。



▌隔夜觀察茶漬

茶葉喝完後,先不用洗杯,隔夜之後,第二天早上你會發現茶杯裡會有一層厚厚的茶漬,如果茶漬的顏色呈淺黃、深黃、橘黃等黃橙色系的均可表示這道茶不含有任何添加劑,反之如果茶漬呈現出淺綠、深綠、墨綠等其他顏色則表示這道茶可能含有添加劑。


皇家雄鷹茶業


事實上,不僅僅是鐵觀音,在其它茶類中,比如紅茶,也曾經出現過加香味添加劑等人為添加劑,造成了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那我們來看看茶葉的安全衛生問題……

近年來,茶葉的安全問題備受茶人們的關注。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國茶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集體性審視。一方面說明了人們綠色環保健康意識的提升,另一方面茶作為農產品,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

茶葉安全問題涉及到種植、採摘、製作加工及流通等環節。任何一環節,稍不注意,都有可能讓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趁虛而入”。

首先是茶葉種植過程,安全問題多來自於農殘超標和有害重金屬超標。

關於農殘超標,義芳君在《茶葉有農殘,如何喝放心茶》已經探討過。而有害重金屬超標,主要是鉛元素。現有國標規定,茶葉含鉛量應小於2毫克/千克。茶葉中的鉛與茶葉生長的土壤、水源、空氣環境以及肥料等因素密切相關。因茶農為了提高產量,長期施用化肥,使土壤酸化,鉛就很容易被茶樹吸收。此外,由於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生活區附近的低山茶園有可能受到汽車尾氣中鉛的汙染。與農殘一樣,鉛在日常沖泡時,是幾乎不溶於茶水中,只是如果含量超標,加上長期飲用,對人體的健康存在危害風險。

▲茶葉安全無小事,各環節需注意!

其次是茶葉精加工過程,安全問題多來自於非茶異物和人為添加劑。

所謂“非茶雜物”,包括粉塵、泥沙、樹枝甚至是一些有害微生物,如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腸道感染細菌超標等等。這些主要來源於茶葉生產加工場所的環境,茶葉從曬青、萎凋、揉捻、烘乾等環節,與地板、機械設備及製茶師傅接觸較多,如果衛生環境沒有做好,極容易受到“人為汙染”。而人為添加劑,人們比較不陌生的是香精、糖精、色素等。許多無良的茶農為了提升茶葉沖泡時的香氣,茶葉的油潤度及色澤,往往在加工中偷偷加入這些添加劑。但是再狡猾的狐狸,在事實面前也會露出尾巴。含有添加劑的茶葉,其實很容易分辨,一是用手抓一把茶葉,手心有較明顯的粘感;二是沖泡幾次,香氣迅速減弱,顏色變淡的極有可能含有添加劑。

因此,作為國茶,也是民生產業。為了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茶葉從業者們都應該在種植、生產、銷售等環節恪守職業道德,為人們奉獻一杯健康暖心的茶。

▲不應該讓喝一杯健康茶成為很多茶人的“夢想”,而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