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用笔和运笔的区别是什么?

长安李唐文化领域创作


学习书法用笔和运笔的区别,这个问题严格来讲知识性范围很大。

就我个人经验简单做个回答吧、学习书法每个人按个人风格学习的书体都不一样、楷书、行书、草书等等,确定个人学习书体后的用笔肯定毋庸置疑都很讲究的、楷行草用笔也不同、至于“运笔”嘛。

书法“运笔”这个知识点就深了、所谓运笔就是笔画技法、技巧、中锋用笔、侧锋用笔、笔画间的腕转停顿等等。

总而言之、书法“用笔”不过三四年可掌握、书法“运笔”就没那么简单了、正所谓“学书无日不临池”运笔技法博大精深、我们就活到老、学到老吧!

不喜勿喷!











精品書法课堂


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我认为,用笔和运笔,根本上说都是指书法的笔法层面,但用笔的涵盖范围要比运笔宽泛一些。

一、用笔包括笔法和墨法两个方面

用笔,顾名思义就是指用笔写字的方法。应该包括笔法和墨法两个方面。

一是笔法。又包括三个方面:

1、执笔方法。包括五指执笔法,也就是传统的擫、押、钩、格、抵,五指分工执笔的方法,现代书法很多 人习惯用三指执笔,即象拿铅笔一样执笔,也一样写得很流畅,但我认为还是五指执笔好。

2、行笔方法。包括中锋行笔、侧锋行笔,我们一般提倡中锋行笔,即“常令笔锋画中行”的原则。但有时可以、也有必要使用侧锋。现实中,很多人会使用偏锋,则是一种病笔了。

二是墨法。包括枯墨(也称为干墨、焦墨)法、湿墨(也称作润墨)法、宿墨法等,主要是墨汁的含水量多少问题,书写出的效果会不一样。

二、运笔包括运指、运腕和运肘三种方法

运笔方法实际是指控制毛笔运动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方法:

1、运指。一般是写小楷类2公分以下的小字,将手掌抌于纸上,只用手指的运动控制毛笔活动,这样的动作写大字是不行的。

2、运腕。一般写中楷或稍大一些的行草作品用这种方法,将手肘支于案上,或将不执笔的手抌于执笔手腕下,通过活动手腕来控制毛笔写字,这样的方法一般可以写5公分左右的字。

3、运肘。即将整个手臂悬空,通过运动整个手臂来控制毛笔写字,这样的方法一般用于写大字,可以站立写更方便。


方圆居文化


“用笔”和“运笔”是书画创作时,两个不同的专业术语。

“用笔”是指根据笔画、间架、结构关系,正确使用毛笔,按照相应的方法技巧,书写有筋骨、有象势,方圆兼备、工整美观的字体。

“运笔”是用手指、腕臂运转毛笔的行程。一般来说,手指的作用在于执笔,腕臂的作用在于运笔。书写小字时,就用五指协调行笔。书写大字体,由于运笔范围大,须要用豌臂配合,共同完成书写。

所以,二者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唐代张怀瓘著有《论用笔十法》,南宋姜夔在《续书谱》对运笔有明确释注。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是:

1、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

2、阴阳相得: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

3、鳞羽参差:谓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

4、峰峦起伏:谓起笔蹙衄,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

5、真草偏枯:谓两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须求映带,字势雄媚。

6、邪真失则:谓落笔结字分寸点画之法,须依位次。

7、迟涩飞动:谓勒锋磔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

8、射空玲珑:谓烟感识字,行草用笔,不依前后。

9、尺寸规度:谓不可长有余而短不足,须引笔至尽处,则字有凝重之态。

10、随字变转:谓如《兰亭》“岁” 字一笔,作垂露;其上“年”字,则变悬针;又其间一十八个“之”字,各别有体。

姜夔在《续书谱》上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shuizhongshi


书法用笔,可这样理解,狼亳写楷书,写手札,写小字篆书比较好。兼亳次之,羊毫写大字好用。

书家对用笔了然于胸才能写出味道,才能得心应手。

  1. 运笔是在书写中的动作,提按顿挫,推拉挚转。


2.书法运笔,粗细对比节奏明朗。

3.运笔路线严谨,是线条千变万化姿态生研。

4.运笔的过程是笔在纸面运动的痕跡。本人粗浅理解欢迎同道留言讨论。


墨耘855


用笔和运笔,是书法创作中的两点不同的概念,一个是重在“用”,这个重在“运”,两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关联的,没有运笔用笔就无法实现,不讲究用笔运笔就没有意义!用笔是一个审美范畴,就是说这个字该怎么写,是用中锋还是侧缝,是写肥点还是瘦点,是向内收还是向外展,笔画的粗细长短到达什么程度,位置在什么地方是最合适的,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它与其他字之间能发生什么关系,起到什么作用等;运笔是一个操作过程,就是写笔画时怎么用力,是用腕力还是用指调,是提还是按,是逆还是顺,是急还是缓,需要怎样的节奏,达到什么样的火候等等,才能写出自己想要的笔画效果和看出整个字的力度感!


颜还595


这是个专业学术性问题,对于初学者,只要明白什么是用笔足够了,因为从广义来讲“用笔”可以包括运笔。如果把用笔和运笔分开来说,用笔主要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露锋、藏锋,提、按、顿、挫。古人说,用笔千年不易,可见用笔在书写过程中的重要性。

运笔主要是指书写方式和过程,怎么书写,一般指笔、指、腕、臂以及笔画伸缩形态,有效合理运用用笔,会更好地彰显书写者功底。


崔世华书画


就书法而言,我本人理解 :

用笔,指对书法教程中某种书写规范、程式、法则、要领、技法……等的采取和应用。特点是既定公认,必然遵循,人人同等。

运笔,则是指在用笔过程中,其心、身、手;臂、腕、指;笔、墨、纸之间互相配合、谐调、相互作用的具体运作技巧与功力的表现。特点是因人而异,各具风格,良莠不齐。

郝陵川论书法云 : 太严则伤意,太放则伤法。

心正则气定,气定则腕活,腕活则笔端,笔端则墨注,墨注则神凝,神凝则象滋。无意则皆意,无法而皆法。


宋佳洲


卫夫人书法诀窍,点如高空坠石,坚如万岁枯藤,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而忽显等等。有点高深!书法像古代练武功,非一日之功,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写多练,博众家之长,临摹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碑林,日积月垒功到自然成,毛笔书法不可以速成!不好意思跑题了!


认识易经


书法中用笔和运笔是两个专业术语,用笔是在书写时使用的方法,而运笔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我们手指、手腕、手臂包括肩部去实现书写时的用笔 ,比如中锋用笔,侧锋用笔等等。


菜鸟2017


捻管或称转管,是书法调锋技法之一。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

捻管之法,古已有之。书圣王羲之所著的《笔法论十二章》一文中提到了“上捺下捻,终始转折,悉令和韵……”“捻”即捻,这个字说明王羲之是不反对捻管的。唐代颜真卿在记述张旭笔法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提出: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这12个字阐述了捻管的作用。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认为:“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清代书学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甚为推崇捻管之法,认为笔能随指环转,乃入阁帖。

捻管的作用和目的有两个,一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这个作用,不是捻管的主要目的。大家在这个目的上使用捻管争议不大。有争议的是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就是经常说的中锋运笔。

书法界的捻管与运腕之争由来已久。每一方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不少。捻管和运腕不是排斥的、对立的,可以肯定捻管为笔法之一,但不能作为主要笔法使用,偶尔施之亦无不可。

对于善于用腕和肘调锋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用捻管来调锋。腕和肘活动的空间更大,自由度更大,而且是立体的,其调锋效果更好!其中原因,北京砚田书院将在下一期“八面出锋”中详细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