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想吃餃子,媽媽讓他和麵,5分鐘後孩子的成果讓媽媽啼笑皆非

相信很多家長提起自己的孩子,都會這樣形容"吃什麼都香,做什麼都不行。"其實這種評論有些片面。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很少讓孩子自己動手,孩子缺少動手機會,自然"吃什麼樣都香,做什麼樣都有不行。

一個媽媽和5歲的兒子,這天,兒子跟她說:"媽媽,我想吃餃子!"小巧說:"那我們要一起來做餃子噢,然後等爸爸一起回來吃,看誰做的餃子爸爸比較喜歡吃。"

兒子想吃餃子,媽媽讓他和麵,5分鐘後孩子的成果讓媽媽啼笑皆非

兒子從來沒有做過餃子,好奇心旺盛的他對包餃子很感興趣,而小巧也想趁著包餃子的時候與兒子多溝通互動。說做就做,母子倆便馬上一起去準備做餃子的材料。

媽媽想要鍛鍊一下兒子的動手能力,於是讓兒子自己去和麵,媽媽則負責準備餃子餡。5分鐘後,媽媽去看一下兒子把面和得怎麼樣了,結果讓媽媽哭笑不得。

5分鐘後,小巧想看看兒子和麵和得怎麼樣了,便悄悄來到他身後看個究竟,沒想到看到成果後,她頓時哭笑不得。原來,在和麵的過程中,兒子覺得這些面很像橡皮泥,竟玩了起來,還把麵糰捏成了一個豬頭的模樣。

兒子把面做成了"豬頭"的模樣,他仔細地給這個"豬頭"捏上了鼻子、眼睛和耳朵,看著還有真有那麼一回事。媽媽看完後,雖然哭笑不得,但也對兒子進行了一番誇獎。

兒子想吃餃子,媽媽讓他和麵,5分鐘後孩子的成果讓媽媽啼笑皆非

看著兒子那認真的勁兒,她忍不住笑出聲,但還是不忍心破壞"小豬麵糰",便笑著誇讚兒子捏的豬頭真像。然後就先去忙完自己的事情,再讓兒子把和好的面拿來做餃子皮。包餃子的時候,母子倆一直有說有笑的,互相比較誰做的餃子更好看。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通常是在一定的機會下產生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機會,讓他們能去體驗各種不同的事物,並引導孩子激發自己的興趣。

比如帶孩子看一場音樂會,或是看一場畫展,就算是帶孩子去遊樂園遊玩,孩子也可能會從其中的一些事物中得到啟發,併產生濃厚的興趣。

兒子想吃餃子,媽媽讓他和麵,5分鐘後孩子的成果讓媽媽啼笑皆非

做為父母,應該耐心而認真地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特長,才能挖掘孩子的天賦,並且培養孩子的天賦。

孩子天賦的培養和挖掘,會促進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達到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父母要正確挖掘孩子的天賦,不要讓孩子的天賦被埋沒,才會使孩子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