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學沒有學費,有的家長教育負擔卻很重呢?

海藍天長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孩子的教育負擔為何重?老穆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的日常開銷費用比較高;

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要最好的,怎能不累?

【2】有的學校收費項目也不少

有的學校還需要學生交伙食費、班費、校服費、定製牛奶費、定製資料費、研學費等,難道這些不是錢嗎?

【3】各種培訓班,怎能不花錢?

舞蹈班、圍棋班、美術班、奧數班、作文班、跆拳道班······

【4】各種學習用品及學習資料,又怎能不花錢?

【5】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要買最好的學區房,壓力怎不大?

案例分享——壓力大不大,取決於教育態度

老穆有一遠親,在農村。他家孩子上學,花錢少,成績還好。

孩子從不報補習班,也不需要什麼平板電腦來學習。孩子穿的衣服,有很多都是別人家的。

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很努力,每次都是班級第一。

家長更是不聞不問,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很明朗:“能學,就學;不能學,抓緊下來種地。”

他家孩子在小學階段,幾乎不花錢······

如此看來,小學階段,也是可以花錢少的,主要取決於大人的態度和孩子的爭氣程度。

義務教育階段取消留級制,及中考分流制,讓家長們倍感壓力。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得留級,所以不論你學得好與不好,都直接往上升,如此一來,家長都擔心孩子考不上高中。

再者,中考分流比例越來越大,必然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的壓力,從而刺激他們不停地補課!

高中與中專技校的比例大都為5:5或6:4,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高中上,所以家長們很是著急,必然會加大教育投資力度,補課費也就會只漲不停······

補課的學生越來越多,是人們教育的覺醒,還是無奈之舉?

老穆認為,主要還是家長覺得孩子的競爭壓力大,所以不得不補課。

補課,重在補方法。

老穆在此也想批評那些不良培訓機構,他們為了賺錢會套牢孩子,讓孩子“愛上”補習班!

他們往往只教孩子解題方法,而不教孩子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將變得越來越懶,對補課老師越來越具有依賴性,補課費也就嘩嘩嘩地流向培訓機構了······

【結束語】老穆認為,小學階段,家長不必多慮,放寬心態即可。少補點課,多注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這對孩子今後上初中、高中非常有利。你們覺得呢?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現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上小學不在收學費,但是現在上學,我覺得我還是寧願交學費。

同事小孩今年上小學,想上那家學校得找關係,中介費掏了兩萬多,學費掏了八千多,我想知道,啥時候教育也可以作為交易來做了,上學講究就近原則,難道自己住的地方,附近的學校去上學還不能上,這個是啥道理,那把學校建在附近是幹嘛用的,

所以現在生二胎很多人在謹慎考慮,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啊,就單單上個小學都這麼費事費錢,那初中,高中,大學呢,想想都讓人感到恐怖。





向著目標啟航


雖然現在小學的課本費免了,但是真正讓家長負擔重的是各種雜費,先按最低標準算一個學期的雜費:

校車費850(很多農村收的比較貴,都是1000以上)

校服兩套300(那種貴族學校1000一套的校服這裡就不討論了)

學校課外實踐活動和親子活動300

每期文藝匯演活動費200

課後延時服務1000

課後輔導2000

還有一些七七八八的雜費加起來一個小學生最低的雜費標準也要5000,這裡還不包括補習班,興趣班,這些興趣班是無上限,按家底,這裡就算最低的,每期必須的雜費,一年就是一萬,兩個孩子就是雙份,一年兩個孩子最少最少的是兩萬。

還有孩子的生活費,所以說現在孩子讀小學即使免課本費了,還是負擔重。 我們那個時候讀小學雖然沒有免課本費,但是也沒要求每期買新書包,每一期買兩套校服,都是自備書包,校服買一套可以穿到畢業。

而現在是開學就買,而且書包每年款式顏色都一樣,還是要買,家裡孩子讀書兩年,一櫃子相同的書包,其實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免了課本費,其他的各項費用都上來了,其實還沒有以前我們讀小學那個時候明瞭,就開學1000多的學費,加上中間200的試卷費,很少有其他雜費了。

教育的各種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真正要落實,要給家長的經濟減負還是有點難度,表面上都減了,實際上又來了很多其他必須的交費項目。

然後加上現在新增的小學科目,很多家長又不得不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 這裡我們說的是公立學校的最低雜費,私立學校的收費一直很高,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會給小學生帶來聯動效應,很多家長都是很小學就開始按高考的制度培養孩子。 只要孩子參加高考,家長的經濟負擔就不會減輕。


遇見曉C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對小學生及其家長還是比較瞭解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你滿意。現在的小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全免,按說家長該沒有什麼負擔了。可是家長們的教育負擔仍然很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教育不均衡造成的擇校貴。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孩子要上小學,而附近的村小已經沒人了,大家要麼把孩子轉到鎮上去讀書,要麼乾脆去縣城讀書。要想把孩子轉到條件好些的學校,就需要買學區房,學區房的價格一般比較貴,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很多家庭買不起房,只好通過其他途徑把孩子轉到縣城或鎮上,轉學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費用。如果轉學成功,還要面臨租房等費用。

城市裡的學生同校面臨擇校的難題。因為但凡同樣的學校,總會有高低之分的,那怕是細微的差別也能被家長無限放大,總是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重點小學去。有的家庭明明有住房了,但是因為學區內的學校不夠好,非要在名校旁邊再買一套,不為別的,只為孩子上小學時能進到一所理想的學校。

其次,現在家長更注重素質教育,而興趣培養是需要燒錢的。越是發達地區,人們對孩子的教育越重視,我深圳的一位朋友,在她的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報各種興趣班,而這些興趣班的收費都不低。平均一年在興趣班上的投入都要在兩萬以上。現在孩子上小學了,因為學習負擔重了,興趣班減少了,只保留了三個:鋼琴、英語、口才。即便如此,每年花費也在萬元以上。只要隨便去一所人數上千的小學,就可以看到學校附近開設有各種興趣班。

第三,校車和午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去農村孩子在村子裡上學,家離學校比較近,不需要家長接送,而且很多地區還供應免費的午餐,根本不耽誤家長幹農活。可是學生轉到縣城或鎮上,因為道路上車多人多,需要有專門的家長接送,家裡的農活被耽誤了。那些進城的農民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靠家裡其他人外出務工來貼補家用。所以這一部分的費用也都屬於家長的教育負擔。

有的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只有爺爺奶奶在家裡領孫子上學,這時候孩子又不得不坐校車。坐校車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就拿大敏所在的縣城來說吧,普通小學裡的校車也需要近兩千元一學期。家裡如果 有兩個孩子在上小學,那麼一年下來,校車費也要六七千元。如果家長中午要上班沒時間給孩子做飯,還需要給孩子報個午託,一個學期的費用也在兩千元左右。在一些大城市,午託的費用甚至達到了五千元。

第四,書費雖然免了,但是學校裡還會有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比如,小學生入學時需要訂做校服,而校服是自費的。現在書費雖然免了,但是教輔費用還是需要自費的。現在的教輔費用都不低,每門也在二十元以上。有時候老師還會讓學生去書店裡買一些學習資料,這也需要錢。有時候學平險也是學校統一徵收的。雖然這些都是小錢,但是因為項目多,所以一個學期下來,也有好幾百元的支出。對於富裕的家庭,自然不構成負擔,可是對於貧困家庭,如果孩子又多,這些支出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總之,由於以上幾方面的原因,雖然小學教育免費了,可是家長的負擔並沒有減輕,相反在很多方面還加重了。你說呢?


大敏說教育


為什麼小學沒有學費,家長教育負擔卻很重呢?我是一名小學生家長,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費用問題

現在的教育費用,不再是簡單的學費問題。而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書本試卷費。書本費每學期大約在230圓左右,其他資料費大約在80元左右,累計每年支出大約在500元左右;

2、校本課程以及其他材料費。校本課程材料(毛筆、馬克筆、彩筆、宣紙、面具等)以及文具費,每學期大約500元左右,每年累計1000元左右;

3、校服及演出服裝費。平均每年三套校服(班服),包括春秋、夏季和冬季,春季和夏季校服費每套60元左右,冬季每套180元左右。演出服“六一”、“元旦”等問體活動,每年平均要三到四套,平均每套150元,全年約600元。以上累計每年支出也要千元;

4、助學輔助園費用。每天22元,每月480元,一年以九個月算,外加降溫費和取暖費,累計需要4500元左右;

5、小記者班以及春遊、秋遊等費用。小記者班500元,春遊和秋遊短線旅遊費用1000元左右,每年安排1-2次長線旅遊,費用在3000元左右,全年需要支出近5000元;

6、校外培訓班費用。每年保持兩項以上的特長班。低年級時,舞蹈、美術、象棋類,每項3000元,累計6000元。高年級英語、記憶類培訓班,每年支出8000元以上。小學期間平均每年培訓班支出費用在7000元左右;

7、保險費用。商業險每年5000元,校內保險每年300元左右(包括醫保、意外保等);

8、其他費用,衣服、鞋子、飲食、零食、課外書等,每月支出1500~2000元左右,每年需要20000元左右。

以上合計,一名小學生年支出費用大約在5萬左右,只是小城市的普通教育方式。

二、教育時間和精力問題

1、每天接送。每名孩子早晨七點三十到校,中午十一點三十放學。下午十三點三十上課,十六時放學。這其中需要一個成年人專職接送和做飯;

2、各類作業。很多作業需要家長協助完成,比如:微課等家長監督類、手工以及主題作業家長打印複印製作類、家庭小黑板講解類、好句子、好公式家長蒐集摘抄類、作業對錯家長檢查類等,以及政策、交通、消防、衛生、文明、司法等各部門網上答題類;

3、家校聯動。護學崗、家長會、聯歡會、運動會等活動的參與。

家長教育負擔重是綜合方面的感覺,除了教育費用,更多是教育時間和精力的付出,一名學生基本要一個家長全天付出,普通家庭大多需要兩個人的工作來維持家庭的經濟。按照工資標準,每名成年人每年收入5萬元,一正一付就等於家庭每年在孩子身上需要付出十萬元左右。綜合合方面因素,小學生家長會感到教育的負擔比較重。





明理筆記


學費沒有收了,我們這兒鎮中心校從一年級開始全部要求住校,那怕你家在學校隔壁也不例外,開學時的收費目錄: 1. 生活費900元/每學期/每生(一年1800元); 2. 校訊通每月15元(一年180元) ; 3. 校服費360元(一套冬裝,一套秋裝,一套夏裝); 4. 教輔資料費200元(一年); 5. 水費80元(一年); 以上費用除1. 生活費外;其它2.3.4.5.四項開學時一次性交清! 七、八、九年級每生還需交軍訓及服裝費280元!


秋實173503751


對於這個問題,雖說義務教育不收費,這一出發點是好的,確實減輕了負擔,但實際上呢,學生放學後,要馬不停蹄的補課,這個補課費用,可比學校高得多。我上學時曾做過小學生的家教,除了請家教之外,我見過這個小孩的課表,作文班,英語班,畫畫班,等等,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就連週末時間,幾乎也被佔用了,而且每個班的價格都不便宜。所以就出現了越減負,負擔越重的情況。

第二,單從學校來說,公立小學不交費,但是輔導書呢,老師會列出書名讓家長購買,各種各樣的課外書,書費挺高,甚至老師上課會講上面的習題,雖說自願的,但你買還是不買。有時有一些老師,也自己弄了個課外班,別的同學報,你報還是不報呢。

第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各種各樣的費用,比如保險費、校服、餐費等等。

以上部分是公立小學的費用高,而對於無法就讀公立小學 ,只能讀私立學校的小學生來說,負擔更重了。




創業雜談交流


現在,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就讀於公立學校基本上不用交費用。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長認為教育負擔很重,可能是因為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孩子並沒有在公立學校就讀,而是在私立學校上小學。我們這裡是三線小城市,讀私立學校一年要花費大約3萬多。

二.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願望強烈,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小學階段可以報的補習班有語文,數學,英語。沒辦法理解的是個別孩子三科都在參加補習班。這樣做不僅孩子學得很累,家長也會花很多的錢。

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比如美術,舞蹈,書法,鋼琴,等等。我家孩子報了一個美術班,16節課960元。

四.給孩子報午託班,晚託班,或者參加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需要一定的費用。部分地方,父母下班時間晚,孩子放學時間早。父母沒辦法及時接孩子以及輔導作業,於是便給孩子報晚託班,或者自願參加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

五.為了提高孩子的實踐能力,讓孩子參加夏令營和各種素質拓展活動。通過參加活動可以讓學生感受一種不同於家庭和學校的生活。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義務教育階段,孩子讀書,學校基本上不收任何費用。部分家長卻認為教育負擔很重,是因為家長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孩子的要求為孩子增加了一些學習產生了費用。個人認為,孩子參加興趣班或補習班是好事,但是也不能給孩子報過多的補習班或興趣班,因為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學得很累,而且也變相的給家長增加了經濟負擔。


無憂草lucky


網上爆出的“三萬塊錢撐不了一個暑假”,值得大家反思。家長的教育負擔很重,是因為家長沒有明白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

1、不結合實際,全科輔導班。有些家長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信念教育孩子,每一學科都要給孩子報輔導班。每學科通常120元/次,每學期大概15周,四門功課一學期就是7200元,帶上寒暑假班也得5000左右,一學年就是19400元。當為了追求高分數,還有的家長不惜血本單門兩報。要明白孩子的學習成績靠輔導班是教不出來的,孩子的優秀用金錢也是堆不出來的。

2、不結合實際,盲目遊學。現在不少學校都流行遊學,以孩子學校為例。美國大概4萬,新加坡2萬。且不說能學到什麼,交的費用可是真金白銀。

3、不結合實際,發展孩子特長。家長都想讓孩子從小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但是結合孩子實際慎重選擇的不多。於是經常出現,買了四萬塊的鋼琴孩子彈了倆月不摸了,鋼琴成了家裡最貴的置物架。

4、不結合實際,選擇私立學校。有的家長認為私立學校硬件好,服務好,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卻忽略了孩子到學校的目的是什麼。為孩子負擔高昂的學費,孩子收穫卻不大。

教育負擔重也源於部分家長的“貪心”,想讓自己的孩子樣樣優秀,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這樣的思想造成孩子壓力大,家長焦慮,教育負擔重。有時“減負”還是要靠家長!


春風綠夢田


九年義務教育,沒有學費,但壓力更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小學不僅僅不是在學校的那幾個小時。

1.小學放學時間基本是下午三點半,而對於父母要上班而又沒有老人接送的小學生要怎麼辦。只能去託班,一是可以輔導家庭作業,二可以解決晚飯。家長只需六點下班後去託管班接就可以了。

2.得全方面發展,需要上一些興趣班,書法繪畫、聲樂舞蹈、口才、樂器。

3.有時還得上一些文化課的單科輔導。英語,數學,作文。

4.小學生有寒暑假,可家長沒有。又得上託管班。

這還不包含平時的生活費,衣服鞋子的添置。

所以養一個小孩的成本還是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