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扶贫路上 点滴真心换真情

山东平度:扶贫路上 点滴真心换真情

中国山东网12月12日讯“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泽山。”说这话的是平度市大泽山镇的一名普通扶贫干部崔晓坤,一双运动鞋,一个手提包,一本走访记录本,他正走在走访建档立卡脱贫户的路上。自2017年参加扶贫工作以来,他用信念和真情、担当与汗水,把政策与真心送到每一个贫困户心坎里。

话费里的浓浓真情

“喂,小崔吗?你有没有收到钱?”

“大叔,您说得是什么钱?”

“小崔,我刚才给你充了40块钱话费,你看看你收到没有?”

“啊?大叔,您给我充话费干嘛呀?”

“我看你经常给我打电话、来我家看我,每次让你在这里吃饭你也不吃,我心思你工作养家也挺不容易的,就给你充点话费吧……”

这是崔晓坤与贫困户钟福君大叔的一次通话,大叔的话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朴实的大叔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深深感动了崔晓坤。钟福君是村里保洁员,每月收入只有四百多元,他却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谢意,这是对我们扶贫工作莫大的肯定,是对我们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一种感恩之情。

钟福君家里只有他和儿子两口人,当年因老伴生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崔晓坤自2017年负责钟福君一家的脱贫工作开始,经常去他家里,很快便成了“熟人”,他对崔晓坤的称呼也从“领导”变成了亲切的“小崔”。钟福君和儿子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对扶贫的政策不了解,每次去小崔都会跟他普及一些扶贫的好政策,尤其是他的儿子钟洪民,在小崔的鼓励下学起了技术,希望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今年,钟洪民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厂子里最多的能拿到近三千元的工资收入,家里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我市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远超脱贫线,已经顺利脱贫。

真心捂化心结

“每次就会让我签字,我不签!为什么我是贫困户不给我发钱?你们不给我发钱还说什么扶贫,我不会签字的,别再来找我了!”这是小崔刚负责孙瑞花一家脱贫工作时发生的一幕。那时镇里的扶贫项目要征求贫困户的意见,孙瑞花拒绝签字,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诸多质疑,当时的她认为,扶贫就是发钱。

这样的想法让孙瑞花对小崔一直爱答不理,每次跟她讲扶贫的政策,她根本听不进去。看到这样的局面,小崔决定改变工作方法,不再给她讲政策,而是经常去她家或者打电话唠唠家常,问问她孩子的学习情况、她的工作情况,冬天生炉子时提醒她注意通风谨防煤烟中毒,寒暑假期间叮嘱孩子们谨防溺水……慢慢地,孙瑞花敞开了心扉,再去她家的时候,会邀请小崔坐下来喝水,主动唠起家常,但领不到钱依旧是她的心结。小崔并不着急,一点一滴地告诉她扶贫不是简单的资金帮扶,而是国家的精准扶贫,通过扶志扶智给予贫困户真正的脱贫能力。作为贫困户,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脱贫。目前,政府给贫困户提供了特惠保,生病住院的钱新农合报销完后,还能再报销一部分,自己承担不会超过医疗费用的5%;政府为贫困户提供了道路养护员等公益岗位,政府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水平……

一次又一次的谈心,使孙瑞花慢慢打开了心结,主动参加镇里组织的培训,还申请了公益岗位。去年春节前,市慈善会给每位贫困学生资助了1600元,孙瑞花家的两个孩子共得到了3200元资助;大女儿生病住院,小崔主动帮她联系特惠保报销事宜……现在每次去孙瑞花家,她都会感激地拉着小崔的手说:“真感谢你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你们费心了。”

从拒绝签字到感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孙瑞花的转变,是扶贫工作做真做实的工作实效,是扶真贫、真扶贫的缩影。

在崔晓坤的扶贫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是将贫困户点滴小事放在心上,关注他们的生活情况,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提供不同的帮扶措施,在任何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每次走访贫困户临走前、或者电话联系时,崔晓坤都会告诉他们: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小崔。也许,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让贫困户记住了小崔、信任了小崔。(王英俏)


分享到:


相關文章: